丹貝拉

丹貝拉

《丹貝拉》是印度尼西亞宋塔尼著長篇歷史小說,於1948年首次出版。

小說故事發生在班達群島,盛產香料豆蔻,17世紀初荷蘭商船來到了這裡,他們以“提倡友誼”和送禮品為誘餌,騙取了當地居民的信任,租貨了海灘,蓋起了城堡。接著他們掌握了島上的經濟大權,當土著民反抗時,他們派來了軍隊鎮壓,將該島變成了殖民地。土著民丹貝拉羨慕白人生活,甘願做殖民者的奴僕,背叛了自己的民族。小說藝術地再現了荷蘭人對印尼的侵略歷史,描述了印尼人民早期反殖民主義的鬥爭。

基本介紹

  • 作品名稱:丹貝拉
  • 外文名:Tambera
  • 作者:宋塔尼
  • 文學體裁:長篇小說
  • 首版時間:1948年
  • 字數:187000
內容簡介,作品目錄,創作背景,人物介紹,作品鑑賞,主題內容,藝術特色,出版信息,作者簡介,

內容簡介

《丹貝拉》的故事發生於1599年6月。丹貝拉是班達(倫托爾)群島上村長音柏打的兒子,他的舅舅蘇瓦明和表妹娃德勒借住在他家中。音柏打熱衷於與英國人威靈頓做香料買賣,蘇瓦明對此不滿,兩人經常發生爭吵。
一天,蘇瓦明終於帶著娃德勒離開了音柏打家。丹貝拉失去了朝夕相處的表妹,深感寂寞。這時,荷蘭人到了班達群島,為了獲得豆蔻香料,他們給班達居民帶來了許多禮物,收買人心,並且留下了長駐代表樊斯布爾特。早就來島的英國人威靈頓一直想購買音柏打的豆蔻園,音柏打也有做此買賣之意,但荷蘭人的到來,特別是樊·斯布爾特的甜言蜜語,使音柏打改變了主意。威靈頓大為喪氣。他帶著養子維諾隆離開村子,去了鄰近小島。維諾隆是西班牙人和本地居民的混血兒,他的父親已死,母親改嫁蘇瓦明不久也死了。他看不起本地居民,但對同母異父的妹妹娃德勒還是很有感情。威靈頓收養了維諾隆,由此也占有了維諾隆所繼承的遺產。本地人馬魯科利用此中關係,以娃德勒的名義從威靈頓處找便宜。馬魯科之子卡威土達對此很反感。
三年後,樊·斯布爾特接來了侄女克拉拉。丹貝拉愛上了克拉拉,但民族的差異,地位的懸殊使他苦惱。丹貝拉的母親見他迷上了荷蘭少女,十分不安。請求巫神相助,又苦口婆心勸說。丹貝拉一度也想不再與克拉拉交往,但眷戀之情難捨,還是常去找克拉拉,由此而遭到樊·斯布爾特的羞辱。樊·斯布爾特在島上的勢力不斷擴大,他引來了荷蘭貨幣,改變了島上物物交換的經濟流通形式,也由此而控制了島上的貿易。
這時,荷蘭與西班牙、葡萄牙關係緊張,樊·斯布爾特藉此機會要求島上居民為荷蘭人修築城堡,說這樣做的目的是為了保護大家。音柏打同意,卡威士達堅決反對。他向修築城堡的人曉以利害,戳穿荷蘭人的陰謀,不少人開始醒悟。同時,他又要父親馬魯科去找威靈頓,利用威靈頓和樊·斯布爾特在收買豆蔻上的矛盾,爭取支援。威靈頓從趕走荷蘭人,獨霸班達群島香料的目的出發,送給卡威士達一大箱炸藥。樊·斯布爾特聞訊,搬來荷蘭軍隊,逮捕了馬魯科,逼迫音柏打繼續召集居民修築城堡。在嚴酷的事實面前,島上居民開始醒悟,紛紛抵制。但丹貝拉仍然眷戀著克拉拉,他聽從克拉拉的話,進入城堡在軍營里作雜役。
卡威士達設計,企圖梆架克拉拉,逼迫荷蘭人離島,但未成功,反被荷蘭軍包圍。經過激烈戰鬥,卡威士達被捕,流放他處,從此下落不明。樊·斯布爾特強迫居民簽訂契約,以最低價格收購豆蔻香料,並在島上長駐軍隊。對荷蘭人一直抱有幻想,為他們賣力的村長音柏打,被村民們所唾棄,羞愧難忍。他的妻子在臨終前想見見兒子丹貝拉,可是丹貝拉卻懾於樊·斯布爾特的淫威,不敢在母親病床前久留,也不敢來參加母親的葬禮。他認為母親的死,父親地位的低落,以及卡威士達的被放逐,都因為他們不動腦子;荷蘭人的勝利是因為他們使用了思想。他,丹貝拉也要使用腦子觀察事物。他一面為荷蘭軍人洗著髒衣服,一面看著克拉拉的窗子,幻想著將來能得到幸福,不知不覺中被黑夜所吞噬。

作品目錄

1 音柏打家族
2 西方人
3 準備
4 進步協定
5 秘密協定
6 履行協定
7 相識
8 飄搖
9 失落
10 生財之道
11 痊癒
12 上峰的命令
13 建築城堡
14 侵擾
15 買賣契約
16 離家
17 工作
18 援助
19 母親
20 風暴
21 投降
22 平靜

創作背景

小說故事發生於班達群島。班達(倫托爾)群島是地處印度尼西亞邊遠地區的一群小島嶼,那裡盛產豆蔻和丁香,素以“香料群島”著稱於世。在16、17世紀,歐洲商船頻繁前來,西班牙人、英國人以及荷蘭人,以武力和欺騙強行收購一切貨物。這種海盜式的掠奪使班達群島上的居民很快陷於貧困、破產的境地。宋塔尼根據史實,創作了長篇歷史小說《丹貝拉》。

人物介紹

丹貝拉:小說的主人公,村長音拍打的兒子,故事開始時,只不過十二歲。丹貝拉羨慕白人生活,竟自動進入荷蘭人的城堡充當僕役,背叛了自己的民族,甚至在母親臨死時,也不願在家裡等待送終。
卡威土達:一個敢於維護自己民族利益的青年,他組織反抗荷蘭殖民者的暴動,但因為本民族的分裂和敵人的強大,暴動失敗了,他也被流放孤島。從此,荷蘭人就成為這個群島的血腥統治者。
音柏打:班達(倫托爾)群島上村長,貪謀財物的念頭驅趕著他一再落入殖民者設計的陷阱,給全島居民帶來了災難。他對荷蘭人一直抱有幻想,為他們賣力,被村民們所唾棄,羞愧難忍。
樊·斯布爾特:荷蘭人,以“提倡友誼”和贈送禮物為誘餌,騙取了村長音拍打和土著居民的信任,租賃了海灘,蓋起了住房和城堡,簽訂了收購契約。
威靈頓:英國人,威靈頓一直想購買音柏打的豆蔻園,音柏打也有做此買賣之意,但荷蘭人的到來,特別是樊·斯布爾特的甜言蜜語,使音柏打改變了主意。威靈頓大為喪氣。他帶著養子維諾隆離開村子,去了鄰近小島。

作品鑑賞

主題內容

《丹貝拉》記述了16、17世紀相交年代,荷蘭殖民主義者入侵印度尼西亞的血腥罪行和印度尼西亞人民反抗侵略者的鬥爭業績。在班達人和荷蘭人,荷蘭人和英國人,以及班達人內部的諸多錯綜複雜矛盾衝突中,小說突出了班達人和荷蘭人之間的民族矛盾,再現了印度尼西亞人民從受殖民者愚弄,欺騙到覺醒、反抗的全過程,散發著反殖民主義的革命精神。
小說藝術地再現了印尼人民早期反殖民主義的鬥爭,揭露了荷蘭人殘酷、野蠻的入侵史。根據史實記載,在這個群島上,班達人因為不願把豆蔻賣給荷蘭人,以致遭到荷蘭人的血腥屠殺,一萬多居民被殺死,八百多人被強迫為奴,土地則全部被殖民者所強占。貫穿在這部作品中的反殖民主義精神,是符合歷史的真實的。同時,作者也鞭撻了丹貝拉之類民族敗類的醜惡靈魂。

藝術特色

小說主人公丹貝拉是個性格懦弱,耽於幻想的青年。他羨慕西方人的生活,想入非非地眷戀著荷蘭少女克拉拉,使他逐漸走上了背離父母,背離本民族人民,投入荷蘭殖民者懷抱的可恥道路。雖然小說沒有明寫丹貝拉的結局,但從克拉拉和樊·斯布爾特對他的態度上,可以預見他的可悲下場。作者譴責了丹貝拉這種在民族危亡時刻背叛民族、人民的卑鄙行徑。
與丹貝拉性格相反的是青年卡威士達,他剛毅,勇敢,具有叛逆精神。在殖民者的花言巧語面前,他始終保持著清醒的頭腦,敢於起來揭穿敵人的陰謀,拿起武器領導反殖民主義的暴動。他又不失機智多謀,巧妙地利用荷、英人矛盾進行鬥爭。卡威士達雖然失敗了,被殖民者流放他地,但作為印度尼西亞人民早期自發抗擊殖民主義入侵的典型代表,卻給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小說中描寫的較成功的人物是村長音柏打。貪謀財物的念頭驅趕著他一再落入殖民者設計的陷阱,給全島居民帶來了災難,但他又不是個全然不顧本地居民利益的敗類,這種對殖民者失去戒心,貪利上當,釀成大禍的情況正是那個時期許多地方首領常見的毛病。另外,作者對荷蘭殖民者樊·斯布爾特的刻劃也入骨三分,早期殖民者的狡詐和殘忍通過這個形象躍然紙上。作者正是通過這些栩栩如生的人物反映了印度尼西亞這個重要歷史時期的全貌。

出版信息

《丹貝拉》於1948年首次出版,受到印度尼西亞文壇矚目。1959年中國人民文學出版社出版了黃之煥的漢譯本。

作者簡介

宋塔尼(1920—1979),1920年出生在剪玉(西爪哇),家境貧困。他在萬隆的“成人學園”畢業後,沒有繼續升學。但從學生時代起他就愛好文藝,畢業後更加努力學習,發憤創作。作品經常發表在萬隆的報紙上。1959年加入人民文協,擔任理事,並任印度尼西亞文學協會副理事長。1965年起長期居住國外。宋塔尼以歷史小說《丹貝拉》步入文壇,以後著有大量的劇本和短篇小說。他創作的劇本有《飯館之花》《阿瓦爾與米拉》《可惜有別人》《笛子》《桑古里昂》等。宋塔尼的作品大多反映印度尼西亞獨立革命鬥爭,具有反帝反殖的進步色彩。1957年,宋塔尼曾應中國作家協會的邀請,來華訪問,為增進中印人民的友誼作出了貢獻。1979年,宋塔尼在莫斯科去世。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