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鹼淤土

中鹼淤土是一種潮土土種,分布在安徽蕭縣、安徽碭山、安徽太和、安徽亳州。

基本介紹

  • 中文名:中鹼淤土
  • 土種編號:10481
  • 土壤類型:潮土
  • 土壤亞類:鹼化潮土
  • 土類(二普):潮土
  • 亞類(二普):鹼化潮土
  • 母質:黃泛沖積物
  • 剖面構型:A11n—A12n—Cn—Cu
  • 面積(公頃):5067
特徵描述,主要性狀,生產性能,歸屬分布,

特徵描述

典型剖面
采自碭山縣劉暗樓鄉馬良村西400m,緩坡低洼地,海拔44.0m,地下水位2.4m,黃泛沖積母質。年均溫為24℃,年降水量774.3mm,無霜期199天,≥10℃積溫4615℃,麥—棉套作。 結皮層: 淡灰色(乾,5Y 7/1),硬殼,表面平滑光亮,薄片狀結構,極緊實,強石灰反應,pH8.6。 A11n層: 0—10cm,淡黃色(乾,2.5Y 7/1),粉砂質粘土,碎塊狀結構,稍疏鬆, 中量根系,石灰反應強,pH9.2。 A12n層: 0—19cm,濁黃色(乾,2.5Y 6/4),粉砂質粘土,塊狀結構,稍緊, 少量根系,石灰反應強,pH9.7。 Cn層: 19—30cm,橙色(乾,7.5YR 7/6),粉砂質粘土,塊狀結構,緊實,少量根系,石灰反應強,pH9.5。 Cu1層: 30—86cm,灰棕色(乾,7.5YR 5/2),粘壤土,碎塊狀結構,稍緊,60cm下有銹紋銹斑,石灰反應強,pH9.3。 Cu2層: 86—119cm,濁黃色(乾,2.5Y 6/4),粉粘質粘壤土,小塊狀結構,緊實,有少量銹斑,石灰反應強,pH8.8。

主要性狀

該土種母質為黃泛沖積物,剖面為A11n—A12n—Cn—Cu型。 地下水位1.5—2.5m,雨季1.0m左右,礦化度1.0g/L或略高,屬HCO-3—Cl-—Ca2+—Mg2+(Na+)型水。耕作層為粉砂質粘土至壤粘土,30cm以下質地相對較輕,為粘壤土或粉砂質粘壤土。耕層鹽分含量不超過0.25%,但鹼化度較高,達25—30%,隨剖面加深,兩者均明顯降低。土壤鹽分組成陰離子以HCO-3和CO2-3為主,陽離子以K++Na+為主,全剖面均有蘇打積累。耕層鹼斑多呈灰白色,地表鹼結皮光滑平整,無鹽霜。土體石灰反應強,碳酸鈣含量7 —12%,呈鹼性,pH8.5—9.5。保肥力中等,陽離子交換量10—15me/100g土。有機質、全氮及速效磷極缺,速效鉀中等,據5個樣品分析:有機質含量0.79%,全氮0.055% , 速效磷7ppm,速效鉀123ppm。

生產性能

該土種耕層粘重緊實,耕性差,乾時開裂,濕時泥濘, 適耕期短,僅3—5天。因含有較高的交換性鈉,土粒高度分散,乾後堅硬,有結殼,不利作物出苗,雨後表層板實,造成悶種,難以全苗。作物早期常黃苗死苗,立苗率6—8成。目前以種植小麥、大豆、綠豆、玉米、棉花等作物為主,多一年一熟,部分兩年三熟,一般畝施土雜肥2000kg,碳銨50kg,過磷酸鈣30—40kg,年畝產小麥100—150kg,玉米200—300kg,棉花50kg左右。今後利用改良上應①深耕深翻,增加土壤庫容,以利鹽鹼下淋;②增施有機肥,秸稈還田,擴種綠肥,合理配施化肥,以培肥土壤;③平整土地,開溝排水,降低地下水位,排除鹽鹼,有水源條件的可發展水旱輪作,種稻洗鹽淋鹼。亳州市李集鄉幾十年來,通過種植田菁,挖台田,增施有機肥等措施,鹼土面積不斷減少,小麥畝產也由50—60kg增至160kg,種植辣椒,年畝收入可達300餘元,著名的李集辣椒產於此。

歸屬分布

中鹼淤土,屬鹼化潮土亞類鹼潮粘土土屬。 主要分布在皖北黃泛區的蕭縣、碭山、太和、毫州等縣市,地處低洼淤土區的較高部位。面積7.6萬畝。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