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藥科學研究

中醫藥科學研究

中醫藥科學研究scientific researches in TCM,是指探討中醫藥學術知識的科學實踐。主要是從中醫藥學的理論和實踐出發,探索生命和疾病過程的規律,提高中醫藥防治疾病的療效。一方面要對傳統的中醫藥學理論和實踐進行系統的整理,另一方面要在探索中獲得創新和突破。目前,它已從古代散在的、自發的、沿用傳統方法的研究,發展到設有眾多專門研究機構,集中大批科研人員,採用現代研究方法和手段的科研體系。近40年來,中醫藥科學研究發展較快,取得了一批重大成果,在防治疾病和衛生保健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

基本介紹

  • 中文名:中醫藥科學研究
  • 外文名:scientific researches in TCM
  • 簡介:探討中醫藥學術知識
  • 用途:對防治疾病和衛生保健起重要作用
主要內容,簡史,特徵,以中醫藥學體系為對象,研究模式多元化,採用多學科、多途徑的方法,主要成就,基礎理論研究,臨床研究,中藥研究,醫史文獻研究,國際交流,

主要內容

中醫藥科學研究在總體上可分為醫學研究和藥學研究兩大門類;根據研究性質又可分為臨床研究(套用研究)、基礎理論研究和開發研究三類。具體內容有:
①各科臨床研究。包括對內、外、骨傷、婦產、兒、眼、耳鼻喉、口腔、皮膚、腫瘤、肛腸等科的各種病證辨證論治規律的研究。
②著名中醫師臨床經驗的整理研究及對民間療法的繼承、發掘和整理研究。
③基礎理論的繼承和發展研究。包括對臟腑、經絡、氣血、營衛、津液、四診八綱、五運六氣等的研究。
④治則和治法的原理及套用研究。
⑤臨床辨證施護的研究。
⑥藥物基礎理論及套用的整理與提高研究。如中藥藥性理論、中藥種植、採獵、加工、炮製、中藥實驗藥理學及中藥資源、栽培、鑑定的研究等。
⑦方劑學的基礎理論及套用研究。如方劑配伍原理、劑型改革及製劑工藝的研究,藥品質量控制檢測原理研究等。
⑧中西醫結合防治疾病的臨床套用和基礎理論研究。
⑨中國醫學史研究。
⑩歷代醫學流派學術理論研究。a.醫藥文獻與古籍整理研究。b.醫藥情報信息研究。c.養生學及康復醫學研究。d.醫學工程學研究。如診斷、治療儀器的研究及電子計算機在中醫學的套用研究。e.計畫生育及優生優育的中醫藥研究。f.傳統醫學的衛生事業管理的研究。

簡史

歷代醫家長期以來都以傳統的方式進行中醫藥學的理論和套用方面的研究。理論研究的方式主要是對經典著作的注釋,在註疏中發微新見。圍繞《內經》、《難經》、 《神農本草經》、 《傷寒論》、《金匱要略》、《脈經》、《針灸甲乙經》等經典著作,不斷發展理論外延。
套用方面的研究主要是總結臨床經驗,通過整理醫案和編著方書、藥書,把臨床新技術、新發現和研製的新方新藥著述傳世。在古代中醫藥研究中這些注釋和經驗總結主要由醫家散在自發地進行。如明代李時珍,以個人之力,歷時27年,三易其稿,完成了科學巨著《本草綱目》。但也有些大型項目是由政府組織實施的。如唐代,政府採納蘇敬的建議,組織當時富有才學的醫藥學家、科學家、藝術家共22人,對藥物學進行了一次承先啟後、繼往開來的整理研究工作,歷時兩年,於659年編成《新修本草》並頒行全國,成為第一部由政府頒定的藥典性本草。宋太宗時,政府曾主持編撰《太平聖惠方》(100卷);宋徽宗時政府主持編撰《聖濟總錄》(200卷);宋仁宗時更成立了“校正醫書局”,由掌禹錫、林億、 高保衡、孫兆等主持其事,先後校正刊行了《素問》、 《靈樞》、 《傷寒論》、《金匱玉函經》、《脈經》、《針灸甲乙經》、《千金要方》、《外台秘要》等醫書。
大規模的中醫藥科學研究是在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開展起來的。1952年衛生部委託北京醫學院辦了一個中央衛生部中醫藥專門研究人員學習班(五年制)。1955年直屬衛生部的中醫研究院正式成立,並同時舉辦了第一屆西醫學習中醫研究班。1956年國家在北京、上海、四川、廣東成立了4所中醫學院,1959年中醫藥科技工作列入國家十二年科學發展遠景規劃。1982年把發展傳統醫藥列入憲法,使中醫藥事業有了法律保障。1986年“國家中醫管理局”正式成立,1988年擴建為“國家中醫藥管理局”,設科技司負責中醫藥科學研究工作,並明確提出“依靠科技進步,提高學術水平,是發展中醫藥事業的關鍵”。1978年中醫院校和研究機構開始招收研究生。至1990年底,全國有地市級以上中醫藥研究院(所)170個,高等中醫院校29所,高等民族醫藥院校3所,專職科研人員 17500餘人。
中醫藥科學研究已經成為國家醫藥科技事業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

特徵

當代中醫藥科學研究具有以下特徵:

以中醫藥學體系為對象

例如,臨床研究以探討辨證論治規律為主,從理、法、方、藥的不同層面或單獨、或綜合地進行;藥物研究則著重於藥性、 功效、 炮製、配伍等。

研究模式多元化

大致可概括為傳統內容的挖掘和深化、中醫現代化研究和中西醫結合三種類型。

採用多學科、多途徑的方法

既採用傳統研究方法,也套用現代科學方法。常用的研究方法有臨床觀察方法、動物模型及實驗方法、流行病學調查方法、文獻學方法、邏輯學方法、數理統計學方法、電子計算機方法以及科學抽象和建立假說等方法。
近年來,更重視吸收現代科學技術和方法。例如,用分子生物學方法研究中藥或方劑的作用機制,用血液流變學方法研究瘀血和活血化瘀,用放射性核素研究經絡,等等。

主要成就

近40餘年來,中醫藥科學研究取得較大的成績,已獲得國家及部級科研成果350項,有些成果,如針刺鎮痛機理、骨折治療、急腹症治療處於國際領先地位。

基礎理論研究

有關腎虛、脾虛的研究,活血化瘀、扶正培本、通里攻下、清熱解毒等治則的研究,舌診和脈診的研究等方面,均已取得成果。在經絡研究方面肯定了經絡感傳現象的存在,總結出感傳規律,針刺鎮痛得到了有力的科學論證。

臨床研究

在臨床上,辨證分型的方法被普遍套用,防治常見病、多發病及危急重症的療效不斷提高,並總結出一些新的治療方法和經驗。以中藥補腎為主治療慢性再生障礙性貧血,有效率為85.4%,緩解率為40%~50%,明顯優於單純用雄性激素治療的效果(有效率為46.7%)。中西醫結合治療系統性紅斑狼瘡的有效率為78.9%~90%,而單純激素治療的有效率為54.5%。對惡性腫瘤尤其是晚期患者,採用中醫藥或中西醫結合治療可以延長患者的生存期,明顯減少了化學藥物療法和放射療法的毒副作用。對Ⅲ期胃癌術後採用健脾和胃、益腎填髓的健脾益腎沖劑合併化學藥物療法,其五年生存率為51.65%,較單純手術切除及術後化學藥物療法者五年生存率11.7~31.2%為高。新生兒ABO溶血過去一直缺乏有效的防治方法,據93名婦女共275次妊娠統計,嬰兒存活者僅11例,其中6例有後遺症。採用養血活血法對此93例婦女進行治療,於再妊娠後投藥,結果足月順產者87人,無一例嬰兒異常。用活血化瘀法治療全身性硬皮病、瘢痕疙瘩等結締組織增生性病也取得良好療效,從而打破了“結締組織增生不可逆轉”的傳統觀念。用中醫藥治療心腦血管病、脈管炎、糖尿病、肝炎、慢性萎縮性胃炎、 消化道潰瘍、關節炎、 白癜風、銀屑病等都取得較好療效。根據 “動靜結合” 的原則,運用手法復位和小夾板固定並配合中藥治療某些骨折的方法,使骨折的癒合時間較單純西醫療法縮短三分之一,全療程縮短二分之一;骨折不癒合率由過去平均5%~7%降至0.04%。運用 “六腑以通為用” 的理論和“通里攻下”方藥治療某些急腹症也取得較好的療效。
據統計,在16733例急性闌尾炎中,非手術治癒者占 69.9%;在4225例闌尾炎性腹膜炎中,非手術治癒者占86.9%;在1571例胃、十二指腸急性穿孔中,非手術治癒者占75.8%,中轉手術率為6.7%;在1200例宮外妊娠中,非手術治癒者占90%,有的治療後還能正常妊娠。用中西醫結合療法治療急性出血性壞死性胰腺炎的病死率為6.89%,明顯低於西醫治療的病死率(20%~40%)。在運用中醫、中西醫結合治療內科急症重症方面,也取得重大進展。用大黃醇提片、血寧沖劑治療急性上消化道出血和中藥結腸灌注液 1號治療急性腎功能衰竭的研究均獲1985年衛生部科研成果獎。對1127例野鼠型流行性出血熱的療效統計表明,中西醫結合組治療的病死率為1.11%,西醫對照組為5.08%。以益氣活血法為主中西醫結合治療急性心肌梗塞的病死率為 6.5%,明顯低於西醫治療組(14.9%)。以血府逐瘀湯為主方中西醫結合治療瀰漫性血管內凝血400餘例的治癒率為92%,療效優於西醫治療。臨床研究表明:針灸對300多種疾病有療效,其中150多種疾病單用針灸治療即可獲得顯著效果。針灸治療細菌性痢疾、冠心病、甲狀腺機能亢進、中風、膽結石、泌尿繫結石、乳腺增生、胎位不正等,研究得比較深入,通過實驗初步闡明了作用機制。針灸抗休克、抗炎症的研究也取得較滿意的結果。針刺鎮痛沒有藥物麻醉的一些副作用,手術中患者處於清醒狀態,生理干擾少,術後恢復快,被用於100多種手術,積累病例達200多萬,尤以用於前顱窩手術、甲狀腺摘除術、全喉截除術、肺切除術、輸卵管結紮、子宮全切除術、剖腹產、頸椎前路手術等成功率較高,已被一些醫院列為常規麻醉方法之一。

中藥研究

重點是運用現代科學技術並結合臨床及藥材生產開展工作,在中藥資源的普查、開發和保護,中藥炮製和製劑研究,中藥藥理學、 藥物化學研究等方面均取得重大進展。據統計,已經鑑定而有學名的中藥品種達5000種以上。在此基礎上, 編寫出版了《中藥志》、《全國中草藥彙編》、《中藥大辭典》等中藥學巨著。通過本草考證、分類學研究,化學和組織學鑑定等,基本上弄清了800餘種常用中藥的動植物資源,澄清了900餘個混亂品種,積累了500餘種藥材的組織結構特徵,初步做到正本清源,保證了臨床用藥的準確性。
在中藥材的人工培植和飼養研究方面,已有150餘種野生植物藥材成功地進行了人工栽培,通過對藥用動物的飼養研究,已實現人工養鹿取茸、人工養麝取香。以往靠進口的60種南藥,也已成功地引進 20種。
全國已對500多種常用中藥的不同炮製技術和各地現行的炮製經驗進行了全面系統的整理。通過對傳統炮製工藝的改進研究,提出了“真空加溫軟化”、“少泡多悶”、“熱壓”、“冷壓浸潤”、“減壓冷浸”和“酶處理”等方法,減少了有效成分的損失,提高了飲片質量。通過對中藥炮製前後化學成分和藥理作用改變的深入研究,初步闡明了藥物經過炮製處理而製毒、增強療效的機理,也為中藥炮製工藝的改進、建立中藥飲片質量標準提供了科學依據。
在新劑型研究方面,除了丸、 散、 膏、丹、酒、露、茶等製劑外,新發展了膠囊、口服安瓿、袋泡、氣霧、乳劑、注射、含服液、膜、滴丸、栓劑等40餘種劑型。
在中藥藥理學、中藥化學研究方面,已對150餘種常用中藥進行研究,從中分離出活性單體500餘種,發現一批活性強的新結構成分,如青蒿素、棉酚、鶴草酚、靛玉紅、丹參酮、聯苯雙脂等。其中,從中藥青蒿中提取的青蒿素,是抗瘧藥物史上繼喹啉類藥物後的一項重大突破,它對抗喹啉型瘧疾、腦型瘧疾的治療已達到國際先進水平。按國際標準進行研究的青蒿素栓、注射用青蒿琥酯、蒿甲醚注射液,具有高效、速效、低毒、與氯喹無交叉抗藥性以及使用方便的特點。作為一類新藥已分別於1986和1987年通過國家新藥審批,其臨床研究達到了世界衛生組織 (WHO)對抗瘧新藥的臨床研究技術要求。
自1956年以來,圍繞著常見病、多發病、難治性疾病的臨床需要廣泛開展了對中藥複方的藥效學實驗研究,所涉及的方劑已有650多個。運用同位素、電子顯微鏡、生物化學、免疫、細胞培養等技術,從整體、器官、組織乃至細胞、亞細胞和分子水平探討和闡明了生脈散等一批覆方的作用原理。通過補中益氣湯、正柴胡飲等方劑的拆方和配伍研究,在一定程度上說明了藥物間的 “七情”和 “調動”作用,初步揭示了方劑組成的嚴謹性和科學性。複方研究推動了中成藥生產的發展,目前經常供應市場的中成藥品種已達4000餘種。

醫史文獻研究

中醫藥學在2000多年的歷史發展中積累了浩如煙海的中醫藥學文獻。據國內 115個圖書館統計,現存古籍共1萬餘種,有3萬多個版本,是一個容量巨大的科技文獻庫。中醫藥現代文獻也極為豐富,國內現有中醫藥期刊資料400餘種,國外約有200餘種,每年累積中醫藥論文約 2萬餘篇。
自50年代開始,全國各地已先後成立中醫藥文獻研究機構40個,培養了一支專業文獻研究隊伍,擁有研究人員 400多名,主要從事對中醫藥文獻的收集、貯存、整理、研究、傳播和對醫史文物的考證、鑑別。已有中醫藥文獻檢索性期刊《中國醫學文摘──中醫》和《國外醫學中醫中藥分冊》,還有全國20多個單位參加編寫的《建國以來中醫藥科技文獻累積索引》。在醫學史研究方面也取得了長足進展,在醫史理論、通史、專科史、疾病史、斷代史、醫史人物、中外醫學交流史等方面皆有大量論著問世,僅發表的論文就達18000篇,《中國醫學史略》榮獲1978年全國科學大會獎,整理的藏醫名著《四部醫典》以及出土醫書《五十二病方》、《武威漢代醫簡》的研究分別獲得國家級、部級成果獎,《中國骨科技術史》獲衛生部乙級成果獎,《中國醫學百科全書·醫學史》、《中醫人物辭典》已經問世,大型醫史著作《中國醫學通史》、大型本草文獻《中華本草》正在編撰中。現已出版600多種醫籍,並出版當代名老中醫的醫案、醫論、醫話140餘部。此外,全國已相繼研製了數十個名中醫診治疾病的電子計算機“專家系統軟體”,並套用於臨床。

國際交流

中醫藥科學研究所取得的成果極大地豐富了中醫藥學的學術內容,提高了中醫防治疾病的能力,擴大了中醫醫療服務的領域,對保障人民健康做出了重要貢獻。
近年來,中醫藥研究的國際學術交流日益活躍,中醫藥科學研究的一些成果受到了國際科技界的重視,如1987年青蒿素和中醫藥治療泌尿道結石兩項成果同時獲得阿爾伯特·愛因斯坦科學獎狀,“消痔靈”注射液於1986年分別獲得南斯拉夫薩格勒布國際博覽會和比利時尤里卡世界發明博覽會金質獎狀和一級騎士勳章。自70年代初期以來,以針灸和針刺麻醉等科技成果為先導的中國針灸學已經逐步從亞洲傳播到世界 128個國家和地區。世界衛生組織(WHO)在中國建立了7個傳統醫學合作中心。1987年11月和1989年10月,世界針灸學會聯合會和國際醫學氣功學會在北京正式成立,並同時舉行首屆學術交流會,這些都標誌著中醫藥學已經成為世界醫學的重要組成部分。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