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 中文名:中醫傳統製劑方法(仙遊青靛提煉技藝)
- 批准時間:2011年12月14日
- 遺產級別:省級
- 遺產類別:傳統醫藥
- 申報地區:福建省莆田市仙遊縣
- 保護單位:仙遊縣食品藥品檢驗檢測中心
- 項目編號:Ⅸ-7
歷史淵源,工藝特徵,工藝流程,傳承保護,傳承價值,保護措施,社會影響,
歷史淵源
仙遊栽培馬藍、生產建青黛的歷史已達八百多年,且歷經了制碇染青為主、醫療套用為主及現代規範化生產、經營、套用的三個鼎盛時期。據《中國藥材學》記載,“福建所產青黛品質最佳,稱建青黛”。仙遊縣是建青黛的主產區,早在宋代,當地人種植加工用作染料;民國時發現其藥用價值後大規模生產,主產地在“青黛之鄉”書峰村、四黃村、百松村、錦峰村等村。仙遊建青黛傳統炮製技法是仙遊縣一代又一代藥農在800多年的生產實踐中形成的一整套比較完善、獨具特色、能較大限度地保留建青黛有效成分的經典炮製技法,是提取建青黛成分的有效方法。
青黛的原植物中含有單吲哚苷類的菘藍苷或靛苷,要把這些成分從原植物中提取出來,古今都是用加入殼灰或石灰的方法進行炮製,關於這點,《齊民要術》《本草綱目》《三山志》乃至《莆田發展簡史》《國家藥典中藥實用手冊》等古今典籍中均有記載。至1977年,書峰鄉書峰村藥農林文喜在其父林啟敬的倡導與指導下,成功地進行了用石灰制“澱”的實驗,成為使用石灰制“澱”的首創者,至此結束了用殼灰制“澱”的繁瑣歷史,提高了建青黛的產品質量,在建青黛炮製上作出了重要的進步性改革,而其傳承已有八代以上。
工藝特徵
青黛是一味套用時間長達千年以上、療效顯著的中藥,具有清熱解毒、涼血、定驚、抗菌消炎等功效,已製成上百種不同劑型的中成藥。
青靛又稱靛藍,是製造青黛時的沉澱物,也是青黛中的主要藥物有效成分。仙遊青靛提煉技藝的基本內容包括對建青黛原植物馬藍的品質與質量的掌握控制、浸泡製“澱”以及精深加工等。在植物採集上,其往往追求藥物有效成分(靛玉紅、靛藍)的含量高峰期與產量高峰期的基本一致,依據傳統經驗採收法與科學試驗,確立適宜採收期;在浸泡製“澱”(“澱”是馬藍葉或莖葉經浸泡後的沉澱物)上,將馬藍葉或莖葉置於浸泡池中,浸泡時間為:夏天1至2天,冬天5至8天,浸泡液加石灰量為馬藍莖葉重量的8%至11%;而精深加工則是將“澱”與水按1∶10的比例在適宜的容器中進行水飛5至7次,之後進行烘乾、粉碎。
工藝流程
仙遊青靛提煉技藝是將已收割的馬藍葉或莖葉置於浸泡池內,用清水浸泡2~3晝夜,至馬藍莖葉完全腐爛、池液呈污綠色為止,撈去莖稈殘渣與粗纖維。之後,投入適量的殼灰乳,充分攪拌,至池液呈深藍色且液面出現大量的紫紅色泡沫時,用紗網篩撈起、曬乾,即為“大沫”,這個過程也叫初次水飛。
等浸泡液泡沫減少時,可靜置沉澱4小時左右,將沉澱物篩去碎渣,移至小池,加水攪拌洗滌,即再次水飛,取沉澱物,制“澱”(又稱粗靛或藍靛)即告完成。之後,將“澱”與水按一定比例放置在適宜的容器中進行數次水飛精深加工,曬乾或烘乾、研細,即為建青黛飲片。
傳承保護
傳承價值
仙遊建青黛是用產自仙遊縣境內海拔在300~500米地區的藥用植物馬藍的葉或莖葉,經加工製得的乾燥粉末或團塊,為福建“四大建字號”名優地道藥材之一,具有較高的藥用價值。
仙遊建青黛得益於一套完善而獨特的提煉手法,而傳統提煉技法有800多年的歷史,其使用設備簡單,實用簡便,並能較大限度地保留其有效成分,是一項傳承有序而又具有實用價值的傳統技藝。
保護措施
為了做大做強青黛種植、加工產業,仙遊縣當地政府積極探索,採取“建龍頭、擴基地、真扶持”的思路,推廣套用“科研+基地+公司+農戶+貿易”“科研+公司+農戶+貿易”“科研+農民專業合作社+藥廠”等多種符合當地特色的仙遊建青黛運營模式。指導成立了馬藍種植農業專業合作社,探索採用土地租賃、流轉等多種形式,大規模、集約化使用農田;組織果間套種馬藍的立體種植業,較大限度提高有限的農田利用率;邀請帶頭人分享經驗,指導規範加工工藝流程,引進中藥生產企業,構建起規模化、集約化、標準化、規範化的從生產到行銷的鏈式發展模式,將其打造為生態富民的特色產業。
社會影響
展示活動
2020年,在北京人民大會堂舉行的“文脈頌中華”2020青少年學習傳承非物質文化遺產研學展演現場,福建省莆田市仙遊縣書峰鄉聯合仙遊睿聲音樂排練的《黛鄉馬蘭開》上演。此次非遺研學活動中展示了仙遊青靛提煉技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