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農合創團隊”是1949年以來運作歷史最久的、以社會力量為主體的鄉村建設項目運作組織。30年來持續研討和組織中國後發展地區實施鄉村建設及農民合作創業項目。已發展成為全國性的、為國家扶貧和鄉村建設事業作有益補充的、組織運作比較規範的、項目內容比較廣泛的、作業面積覆蓋較大的一支社會化專業團隊。作為新興的以鄉村建設為己任的社會企業集群,在國內鄉村建設的多個領域,處於運作理念、技術水平、投資效益和管理方式領先的地位。其完成設計論證進入實施的項目覆蓋乳業、畜牧業、種植業、加工業、林(草)業、旅遊業、健康產業、再生資源、生態環境工程、有機農業等十大類計20種標準化項目產品,惠及300個以上縣級單位3000萬以上農村人口。
團隊研創的《中農合創大型功能性鄉村社區建設與運營模型》,是對中國鄉村建設路徑的長期探索的結晶。
基本介紹
- 中文名:中農合創團隊
- 外文名:CRCC
- 時間:1949年
- 主題:社會企業集群
- 對象:鄉村建設
目 錄,團隊發展歷程,項目運作模式,政府社會支持,持續發展目標——大型功能性鄉村社區建設,
目 錄
團隊發展歷程
項目運作模式
政府社會支持
持續發展目標——大型功能性鄉村社區建設
團隊發展歷程
“中農合創”全稱為“中國後發展地區農業合作創業項目總部”。是中國大陸1949年以來鄉村建設項目運作歷史最久、運作範圍最廣泛的以社會力量為主的鄉村建設和農業合作創業項目運作管理組織。
其前身是二十世紀八十年代登記於中國國家民政部的“中國西部開發研究中心”。該中心繫由原國務院農村發展研究中心、國家體改委經濟體制改革研究所、中信國際研究所、康華戰略研究所等機構聯合創立。作為中國研究東西部關係和國家西部開發最早的學術研究集體,雲集了當時中國西北、西南十一省區和集結於京、滬、渝等地的優秀中青年專家學者,成為中國改革開放初期專業學術力量最雄厚的學術理論研究團隊之一。以西部中心團隊為人力資源基礎的中農合創團隊由二十世紀八十年代初參與中國經濟體制改革的優秀中青年專家組成,30多年來持續研討和組織在中國後發展地區特別是貧困地區實施的鄉村建設項目。
1994年,中國西部開發研究中心理事會召集北京、四川、貴州、廣西、青海、內蒙、陝西、雲南、甘肅各省的學術骨幹20餘人,在國務院扶貧辦直接領導下,設計和論證“晉陝蒙三省(區)交界貧困地區煤炭外運與綜合開發”國家級大型扶貧項目,形成緊密型的工作集體。展開了對中國貧困地區產業化項目的試驗和推進。
2000年,團隊總領隊王蘇波組織眾多學科專家參與,將中國西部中心團隊二十年的學術研究成果歸納為以五個理論支點、七大項目特點、二十七步項目運作程式、四個階段風險流程控制方案、五種合作經濟組織形式示範樣本、三種組織行政優勢有效嫁接、外生型農民信用合作組織、多方合作搭建的農村產業化項目投融資信用結構等主要組成部分構成的《中國後發展地區農業合作創業項目運作模型》(簡稱“中農合創模型”),選擇川、渝、藏、蒙、冀、豫、滇、晉、黔、湘、魯等省區展開模型指導下的項目技術內容效果試驗,將總項目運作目標首先鎖定在中國600個貧困縣中的三區合一者(即同時為貧困地區、生態脆弱地區、為中華人民共和國的創立和建設做出過重大貢獻的地區),將總項目定義為“中國後發展地區農業合作創業項目”。
2002年開始,團隊選擇位於全國18個連片貧困地區中人口最多、耕地面積最大、貧困縣數最多、同時為長江中上游水土保持重點區域的秦巴山地片區為第一個地區級行政區域的示範項目實施地,在川東北以南充市為中心的多個貧困縣(市、區)展開試點,得到了國務院扶貧辦、四川省人民政府、當地政府和大面積農戶的支持與歡迎,取得了良好的進展。此後,項目數量、品種、範圍和規模一直穩定發展。
團隊執行機構2003年按照國家民辦非企業單位登記條例重新登記。法定代表人、中心主任由王蘇波擔任。
團隊發展的第一個十年(1981-1990),是按照非營利的全國性社會團體的組織形式——中國西部開發研究中心為平台起步。當時集中了中國西部陝、甘、寧、青、新、藏、雲、貴、川、黔十個省區和計畫單列市重慶、大面積國土在西部的內蒙等地的中青年學者。主要的項目都是公益性的和政策研究性的研究。如:《中國西部發展白皮書》、《中國西部國防工業和國防科技體系“軍轉民”規劃性論證》、《中國西部地區國防戰備力量軍民兼容發展道路的政策研究》、《西部地區城鄉二元結構的歷史形成與調整》、《中國西部地區邊境貿易的發展戰略》、《雲南德宏邊境自由貿易區方案和體制設計》等。經費來源主要靠籌集資助款和承接國家、行業、地方社會科學研究課題。
團隊發展的第二個十年(1991—2000),團隊主要成員利用國內外項目合作機會,分別組建了一些以項目諮詢、投資管理、品牌服務為主要業務的企業,為團隊的項目試驗和人員發展提供了重要的經濟條件。此間完成的項目主要有《招商局蛇口工業區發展戰略和產業規劃論證》、《深圳發展銀行戰略規劃和投資銀行業務顧問》、《中國光大證券有限公司投資銀行業務顧問》、《青海省超常規發展的戰略規劃——國有企業控股機制設計和操作》、《雲南菸草公司全國衛星通信交易系統建設方案設計和實施》、《國家旅遊局中國天馬全國高星級飯店衛星預訂系統建設和運營》、《晉陝蒙交界貧困地區煤炭陸海聯合運輸系統設計、論證和股份制運作》、《重慶貧困地區“綠色山川”國家級生態旅遊區項目設計和規劃》、《廣西北海、防城外向型港口城市體系規劃和建設顧問》、《雲南貧困地區紅酒(雲南紅)產業項目設計和高成長性企業運作》、《國家貧困地區優質農產品進京聯合物流與配送系統設計運營》、《西藏昌都地區有機食品原料基地建設規劃論證》等。這一階段企業運作的項目中,諮詢和顧問收入直接轉化為相關貧困地區產業化項目的開發試驗的成本。其中團隊控股和團隊成員領導的中國天馬旅遊酒店管理和全球預定系統、中盛信達投資、雲南英茂菸草通信、招商局投資顧問等企業為團隊的持續發展做出了重要貢獻。這一階段團隊骨幹企業的努力和支持,為“中農合創”模型的最終建立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團隊發展的第三個十年(2001-2010年)中,按下列三層組織體系建立起自身的發展序列:
第一層:非營利的民辦非企業機構即團隊項目運行管理體系。團隊根據項目總體發展的需要,先後在北京、四川、貴州、河南、湖南、山東、新疆、內蒙、江西、黑龍江、雲南等地創辦了多個省區項目的運行管理分中心。各農業合作創業中心均為獨立法人,是所在省(直轄市、自治區)項目的開發、設計和組織單位,也即項目合作委員會領導下的全權運行管理機構。各中心均按國務院1998年所頒《民辦非企業單位登記條例》的規定,經當地政府批准,在當地民政機關登記。各中心以“中農合創模型”的推廣和項目策劃、設計、論證、管理為主要業務,以非營利的社會獨立法人身份代表各地項目合作委員會行使項目的業主管理權,協調政府及合作各方的關係,組織中農合創項目運行,控制成本費用,經辦政策及法律事務,按照約定的經營管理目標主持項目實施。
各合作創業中心均由中農合創團隊總部即中農合創項目總體設計與運行管理模型智慧財產權所有機構——北京農業合作創業中心出資創辦,並承擔各中心的登記和開辦事務,墊付開辦費用,派任法定代表人和常住專職管理人員,領導其業務的發展。
團隊此期間集結了一批長期從事國際國內金融、科技、農業、管理業務的資深人士,其中在大中型金融機構擔任過高管、受薪顧問、中層以上管理職務者約占1/4人數。截止2016年底,中農合創項目運行管理組織擁有專家團隊80餘人,管理團隊60餘人,項目運作管理人員百餘人,受託規劃設計和主持運行管理的中農合創項目合作資金總規模超過35億元, “十·五”至“十三·五”期間,同時承擔了國務院扶貧辦、國家發展與改革委員會、農業部、科技部、國家標準化管理委員會等機構下達的多個扶貧及鄉村建設深化改革類國家項目。
第二層:有限盈利的社會企業即團隊項目投融資體系。1994年開始,團隊通過自身積蓄的條件和外部合作,陸續建立起一個符合國家現行法規要求、擁有良好成長性的核心企業、能夠自負盈虧地運作鄉村建設項目的投融資社會企業集群。通過二十多年的重組和發展,至2017年,團隊核心企業和主要成員全資或控股有十多家投資型、管理型、生產型企業。這些企業按照社會企業的法律意義和社會要求創辦與運作,並執行下列管理目標和要求:
——以國內外社會人士和社會力量為基本組織資源;
——以組織建設大型功能性鄉村社區為基本發展路徑;
——以國家認定的貧困及後發展地區的鄉村建設為主要經營業務;
——以縣以下貧困和低收入鄉村社會人口為主要施助對象;
——以引領受助鄉村人口有組織的自主創業為基本運作形式;
——以企業自籌的當量社會資本和商業資本為項目核心投入;
——以參與項目合作創業農戶的解困增收為最終運作目標;
——以項目運行產生的有限約定收益為可持續發展的基金。
團隊上述社會企業通過對項目地社會資源的開發利用、合作機構和組織資源的整合,逐步壯大了資產規模,形成了一定的投融資能力。近十年來,團隊企業在合作金融機構及當地政府、金融監管機構的支持下,陸續開發出安全、簡便的項目金融產品,先後在國家農村金融領域首創和實現了認養物(種豬、種羊、奶牛等優質動產)所有權貨幣化保證、契約應收農戶認養金債權質押、財政資金有償合作配套、貧困農戶信用合作組織互舉互保、政府行政保障與組織增信、合作組織生產設施與動產財產保險賠付受益權質押等多種信用合作方法,為農村合作創業項目獲得了生產性流動資金貸款。團隊領隊作為高級顧問,2007年初擔當了在國家級貧困縣創辦的中國第一家村鎮銀行——四川儀隴惠民村鎮銀行的創立和運行管理顧問。團隊通過積極參與國家農村金融改革活動,改善和推進金融試點,為社會資本和商業資金、信貸資金順利進入貧困地區“三農”領域並能安全、有效益地退出,探索出了一些可行的方法及運作程式。為此,團隊核心成員2003年以來先後成為中央智力支邊扶貧協調小組所屬專家顧問組、國家發改委委託組織的新農村建設專家委員會、國務院扶貧辦主持的國家貧困地區農村金融合作項目評審委員會等重要政府組織中唯一的民間組織機構成員,參與了國家鄉村建設的重要決策諮詢活動。
第三層:贏利性的項目企業合作推廣體系。團隊為滿足日益增加的創業扶貧項目的投融資業務需求,自2006年開始擴大項目合作半徑,整合社會性的參與力量,加大項目的推廣力度,在優質生豬養殖、草食畜牧業繁育基地建設、植物纖維開發利用、中藥保健品基地建設、用材林木開發、高端蜂產品開發、有機農業基地建設、鄉村生產生活廢棄物資源化利用、土壤微生態環境改良、鄉村田園旅遊、鄉村頤養社區、物理農業綜合技術、功能性鄉村社區建設軍隊食品安全供應和保障等項目領域全面展開了股權投資形式的合作,根據項目發展的需要建立了團隊商業合作的項目推廣體系。
2001年來,團隊在理論與實踐結合地探索的同時,運用上述三層合作創業體系的獨特組織結構,將上世紀80年代初期以中國西部開發研究中心為基礎的一個學術社團,逐步改造成為全國性的、為國家後發展地區扶貧事業和鄉村建設事業作有益補充的、組織運作比較規範的、項目內容比較廣泛的、作業面積覆蓋較大的一支社會企業集群。在國內多個以鄉村人口和鄉村經濟為平台的合作創業領域,處於運作理念、技術水平、投資效益和管理方式領先的地位。
項目運作模式
在項目運作比較集中的2001-2010年間,團隊相繼在國家貧困和後發展地區展開合作項目或前期工作,主要有:
中農合創國家貧困地區外血緣雜交肉牛養殖示範項目(河南、內蒙古)
中農合創西部岩溶貧困地區畜牧業示範項目(國家開發扶貧生態建設試驗區貴州畢節地區)
中農合創優質奶源基地建設示範項目(黑龍江、新疆、陝西)
中農合創西部沙化貧困地區家庭生態牧場建設示範項目(內蒙古、四川、河北)
中農合創林紙一體化造紙原料基地示範項目(湖南、江西)
中農合創魯南出口創匯型生豬產業發展項目(山東)
中農合創甘肅畜產品基地及解困助學示範項目(甘肅)
中農合創外血緣雜交肉羊繁育連程標準化養殖示範項目(內蒙古、河北、新疆)
中農合創優質生豬繁育連程大型養殖合作社示範項目(四川、黑龍江、新疆、重慶)
中農合創植物纖維生產加工基地建設示範項目(四川、重慶、江西、雲南、江蘇)
中農合創貧困地區鄉村旅遊合作示範項目(陝西、重慶、江蘇)
中農合創優質國藥原料種植基地建設項目(遼寧、四川、雲南)
中農合創貧困山區有機蜂產品生產加工基地建設示範項目(黑龍江,新疆、雲南)
中農合創有機蔬菜產業鏈建設項目(河北、江蘇、新疆、陝西、廣東)
中農合創優質奶山羊有機產業基地建設項目(陝西、江蘇)
中農合創西部乾旱地區草原生態恢復項目(內蒙古、寧夏、青海、西藏、甘肅)
中農合創有機茶葉出口加工基地建設項目(雲南、湖南、貴州)
中農合創淮海有機農產品精加工產業鏈發展項目(江蘇、安徽、河南)
中農合創草食畜牧產業基地建設項目(新疆、內蒙古、四川、河南)
中農合創有機果蔬精深加工產業技術集成示範區建設項目(河南)
中農合創國家中獸藥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建設項目(四川、河南)
中農合創大型頤養功能鄉村社區建設項目(北京、哈爾濱、武漢)
中農合創大型軍供食品保障功能性鄉村社區建設項目(青島、湖北、廣東、新疆)
中農合創團隊通過長期的理論探索和項目實踐,在下列六個方面建立起探索和創新模式:
1、以外生型農民合作組織形式,建立新型“合作組織平台”,創新鄉村建設項目的組織機制。中農合創組織實施的項目,其實施主體都是由社會企業或其他組織綜合運用從外部引入的智力、觀念、資金、管理、市場、信息等要素,運用項目管理與服務的形式配置給新生的農民專業合作組織,以適應項目內容所具有的標準化的、新技術的、高效率的要求。項目將分散農戶的個體生產方式改變為集約產業化生產方式,對原本分散的農戶家庭生產按高端產品市場的要求實行集約化、規範化、制度化管理,儘可能地在項目實施期內催生貧困後發展鄉村蘊涵的農業產業化的基礎條件,在很難大幅提高農村單戶生產規模的條件下,通過項目合作的組織形式,提高合作地域內農產品總量、規模和質量,將分散和粗放型生產的農戶通過合作項目的組織平台與集約化的資本市場、高端產品市場兩端對接,突破瓶頸。
這種新型的合作組織的特點是:以自願參加的比較貧困合作農戶為項目合作組織的成員主體;根據後發展地區農村知識水平、生產基礎、信用能力、法律水平、信息渠道等多方面的實際情況,為保證項目合作經濟組織的順利組建和長期有效運行,在項目實施的全過程中,由社會企業或其他鄉村建設社會組織承擔項目全權管理責任,聯合當地政府的行政專家、行業技術專家、社會金融專家等,以項目職業服務機構的身份,在合作組織內部管理和外部資源配置方面發揮至關重要的作用。他們在項目運行全過程中,負責設計實施方案,組織可行性研究,制定生產經營計畫,發動與組織農戶,商洽金融機構和吸引其它商業資本出資人,投入自身的能力和信用,運用各種成功的經驗和模式(包括智慧財產權),保證項目成功。這種形式,提高了後發展地區分散農戶在現代農業生產體系中的組織化程度和產業化經營的水平,明顯降低了大面積低收入農村生產者的投融資難度和風險,強化了合作農戶通過合作組織共同分擔信用責任、共同創造收益的能力。
2、以合作創業投資方式,建立新型“投資融資平台”,創新鄉村建設項目的投入機制。中農合創項目以合作創業基金方式,用財政資金、商業資金、信貸資金、專項資金等共同構建項目的投融資平台,特別是以短期內能完成可永續傳承的生產、生活積累及可預見的良好效益前景拉動農民的家庭生產性投入,使農民逐步成為項目扶持的農業產業化基地的合作投資主體。
以往的國家支農資金特別是扶貧項目使用的無償撥付的公共財政資金,沒有回收和增殖要求。這種性質的財政施助,雖然對廣大鄉村和貧困農戶具有實際的補貼、救濟、扶持意義,但很容易使被施助者走向政府和社會期待的反面——從起初對財政的依靠逐步演變成對財政的依賴,影響了公共財政提供的國家支農專項資金的使用效果和安全。中農合創項目設計的原則是:以原本無償、一次性支付的財政專項支農資金通過在合作創業項目中的配套使用和定期回收,實現循環投入和使用。項目以有限的財政扶持性資金為引導,將商業資本和分散的農戶家庭生產性投入,相對集中地向優勢項目和有產業化背景的規模生產;財政無償撥付的少量支農專項資金可以作為社會企業承接的合作創業項目的政府配套合作資金,用於項目組織統一的、市場化的、專業化的運作,形成政府購買社會化專業服務的健康形態。在這種新的合作創業投入機制中,財政投入的合作資金既不是股權投資,也不是無償投入,而是循環使用,發揮出明顯的槓桿作用。
3、以標準化推廣良種良法,建立行之有效的“項目管理平台”,創新鄉村建設項目的運行管理機制。中農合創團隊積20餘年對農業產業化項目內容、技術、市場等方面的研究和實驗積累,已經先後研發出一批比較適合大部分鄉村地區發展需要的農業產業化項目,擁有適用於生豬、肉羊、肉牛、奶牛、蔬菜、速生豐產林、竹資源開發、果樹種植、資源再生、藥材生產、花卉種植、鄉村旅遊、觀光農業、城鄉頤養等各色產業的項目設計基礎模型,也初步編制出生豬、肉牛、肉羊等養殖業和經濟林木、有機蔬菜、糧食加工等國內大面積農戶生產相對比較嚴格的運行管理制度性檔案和項目實施指南,能夠對不同地區、不同產業、不同條件的項目合作農戶實施全程標準化技術規範管理:統一品種質量、統一設施建設、統一病害防治、統一養殖(種植)方法,統一生產管理、統一技術培訓、統一產品標準、統一市場開發。以此為項目開發和管理工具,用接近整齊劃一的現代企業管理方式培養服務鄉村的規範化的、職業化的項目管理隊伍,使每個項目都具備有良好的管理制度,幫助當地農戶和技術人員形成普遍的遵守技術規範和制度的習慣,有利於鄉村建設項目良種良法的長期推廣和傳承。
4、以先予後取、多予少取的原則,建立公平合理的“收益分配平台”,創新鄉村建設項目的效益分配機制。長期以來的無償財政資金的撥付和項目投入機制,無需也無法建立扶貧和支農項目的真實實施效果考核指標體系。中農合創團隊運作的項目由於引入商業資本、信貸資本和其它社會資金參加項目合作,就使扶貧、支農項目回到它的本來要求——真正面對社會生產效益和推廣實效的考驗。因此項目設計在首先保證合作農戶獲得很高的中長期收益的同時,還必須保證商業資本也獲得安全和優良回報,甚至財政資金投入也必須按約、按期回收。項目設計首先保證了參與合作的貧困低收入農戶群體儘可能地享受了公共財政和社會力量共同支持下的農業先進科學技術的推動,同時還保證其經濟效益處在合作各方的首位,在落實了項目扶貧、支農公益性的同時,開發了項目的經濟性;項目合作資金中的商業資本獲得預先約定的收益後適時退出,使得商業公平及可持續原則能夠實現,合作各方能和諧共處,項目效果長期延續。
5、以社會化的項目全程技術指導與管理,建立“技術保障平台”,創新鄉村建設的技術保障機制。中農合創項目強調建立社會化的第三方項目技術保障體系,幫助農戶建立長期生產所需的技術和條件,支持項目的推廣與發展。項目設有北京項目運行管理總部、地區分項目技術服務中心、縣級項目技術管理站,鄉鎮專管員、聘用技術員五級技術保障與服務體系,為合作農戶提供全面及時的技術諮詢服務,做到知識有人傳授、技術有人管理、問題有人諮詢、生產有人指導、病害有人防治。為項目技術推廣的有效性、長期性提供服務。
6、 以嚴密的商業契約形式,建立合作契約基礎上的“法制保障平台”,創新鄉村建設項目的風險控制機制。農業項目的風險主要有自然風險、道德風險、市場風險。中農合創團隊在此方面經歷了嚴重的教訓,也下了很大的氣力,擁有國內大面積農村生產合作項目比較嚴謹、比較專業的法律契約體系,一方面嚴格約束合作農戶的生產行為,另一方面又以契約條款明確規定了項目投入方對非合作農戶原因造成的損失承擔更換和補償責任。項目還為農戶參加合作的集約化養殖物、種植物、生產設施購買農業保險,依靠社會化的現代金融服務體系基本排除了合作農戶的生產風險。也由於如此,項目才有可能規避少數農戶的道德性違約和多數農戶容易發生的因非農戶原因而導致的非惡意違約風險,保證財政專項資金、信貸資金和其它合作資金出資人的安全。項目與市場的良好對接,也可以通過社會企業和組織的優勢實現。
政府社會支持
2007年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調查組在《中農合創南充項目專題調查報告》中對中農合創項目在全國地推廣做了如下論斷:“視察組認為,在目前這種普遍存在急功盡利心態的社會環境裡,一些類似於志願者的團隊,一些民辦事業性機構或企業,一些利用個人資本和少量信貸資金組成的項目投資平台,能夠執著和有效地進行三農問題的長期探索和實踐,實屬不易。他們在貧窮落後的地方遇到懷疑、冷遇、嘲諷、阻撓、干擾和其他不利情況是不可避免的。視察中當地政府幹部和農戶反映,他們非常希望中農合創在當地成功,更希望這種成功能持續、廣泛和發展。中農合創項目在實施過程中對撞了體制的弊病,暴露了長期以來我國農村投融資、技術開發與推廣、社會服務、基層建設、幹部素質、農民生存與發展待遇等多方面的必須改革的問題。項目實施中遇到的很多問題,實際上都是各級政府應當管理和解決的政策性、制度性問題。……一個民辦機構不可能在項目運行管理中,短期內為農民一攬子解決上述諸多問題。各級政府和有關部門,應當正確認識我國有限財政支付能力條件下非公有制機構、社會中間組織、商業資金參與國家貧困地區三農問題解決的重大歷史意義和社會價值,積極支持,主動配合,盡職盡責地提供服務和保障,儘可能地避免項目商業資本和合作農戶擔負過重的技術風險與產業構造責任。只有這樣,項目才可能健康發展,當地政府也才能提高公信力,以當地良好的信用和項目效果吸引更多的投資和人才、機會、市場參與合作,長期穩定發展。”
2003年9月,中共中央統戰部、國務院扶貧辦、聯合國開發計畫署(UNDP)等機構在北京聯合召開的中國扶貧事業國際研討會及其成就展示展覽會上,中農合創團隊核心成員受到中共中央常委的接見。團隊的學術觀點和項目運作實踐20年來首次向媒體和國內外公眾宣傳。與會國家領導人在大會主報告中評價道:“中國後發展地區農業合作創業模型(中農合創)的研創和實踐,開始了一種致力於在西部地區具有普遍意義的扶貧模式的探索”。“‘中農合創模型’採取以合作創業基金方式啟動貧困地區縣域經濟優勢傳統產業項目,以創新運作模型吸引商業資本和民間資本注入農業合作領域,以先進適用的資源配置理論指導農戶在短期內完成用資源換資料、用資料換生產、用生產換積累、用積累換投入、用投入換效益的方式,將分散的農戶用適宜的形式發動起來,形成能夠與集約化的資本和市場對接的項目組織,與政府對話和接受政府的指導,從而走上集體脫貧的發展道路。……從其示範項目的初步效果看,這種運作方式能夠對極度短缺的中國後發展地區的農業產業發展投資帶來有益的補充,能拉動更多的國內外信貸資金和商業資本投向貧困地區。”
2004年11月,根據全國人大常委會的安排,時任全國人大常委會委員、全國工商聯黨組書記、中共中央統戰部副部長胡德平率全國人大視察組並邀請國務院扶貧辦、農業部、中央統戰部、四川省等方面的專家參組,歷時11天,行程近千公里,專程視察了中農合創在四川省四個縣正在實施的鄉村農民創業示範項目,向全國人大常委會提交了《專題視察報告》,對項目的效果和社會意義作出很高的評價。
2004年底,中農合創作為該年度“三農”領域的創新成就,被專題寫入中國社會科學院專家集體撰寫的《2004-2005中國社會發展藍皮書》、人民日報出版社出版的《中國“三農問題”的理論與實踐》年鑑等著作。
2004年8月,時任中共中央總書記胡錦濤在中共中央辦公廳、中央農村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中共四川省委負責人陪同下視察了四川省南充市及中農合創南充示範項目試點縣南部縣、西充縣、嘉陵區的鄉村建設。
2005年3月8日全國人大、全國政協開幕期間,《農民日報》以通版專欄報導形式,再次將中農合創團隊和其項目運作模式作為當屆“兩會”三農問題的典型實效經驗,重點推出。
2006年9月24日晚,中央電視台在黃金時間播出了由中宣部、國家發改委、財政部、農業部、國家科技部、國務院扶貧辦等部委聯合製作的、時任國務院總理溫家寶題寫片名的大型專題記錄片《傾注三農》第11集“信用生財”,報導和宣傳了中農合創團隊四年來在國家重點貧困縣開展的農民信用組織合作創業項目的試點歷程和對全國農村金融改革的探索意義。各地電視台均予以轉播、重播。
2007年夏,全國政協副主席黃孟復出席了中農合創團隊與四川巴中貧困地區創業合作示範項目的簽約儀式。
2007年11月,中農合創四川項目管理團隊作為唯一的農村創業扶貧典型的代表,登上“國家首屆創業扶貧論壇”的講壇,被到會領導人評價為“新時期扶貧開發的創新模式”,受到與會國內外機構和專家們的高度評價。
2008年,團隊核心成員6人先後受聘國務院扶貧辦與國家政策性銀行聯合主持的國家金融扶貧合作項目評審專家委員會,並擔任評審專家組組長。
2009年,團隊總領隊在中央常委主持的世界華商大會上,當選世界華商聯合會鄉村建設聯盟主席。
2010年,團隊主要專家應邀參加了國務院扶貧辦組織的國家十二五扶貧開發規劃性調研工作,為制定十二五期間連片貧困地區的扶貧開發模式提供了重要的諮詢和政策建議。
2011年,團隊總領隊應邀出任海峽兩岸農業發展促進會大陸創會會長。
2012年,團隊總領隊受聘請中國太平洋經濟合作全國委員會工商委副理事長,參與國家絲綢之路戰略運籌。
2013年,團隊專家集體協助國務院台辦、台盟中央成功舉辦了海峽兩岸現代農業項目交流對接大型活動。
2014年,團隊專家參與起草的關於國家動物源性食品安全保障體系建立、國家城鎮化建設頂層設計的政策建議分別以中國工程院《院士建議》等形式上報國務院主要領導人,受到鼓勵。
2016年,團隊應邀承擔中央深化改革領導小組等部門主持的國家鄉村建設深化改革路徑探索任務。
2017年,團隊編制和提交的《培育和依託社會企業集群,打造大型功能性鄉村社區》(中國鄉村建設深化改革路徑試點計畫書),經有關部門呈報中央最高領導層,受到認可和鼓勵。
長期以來,中農合創團隊作為中國大陸社會力量參與國家扶貧開發和鄉村建設事業的重要組織資源之一和必要補充,持續從事著全世界上規模最大、運作難度最高、扶助人口最多的中國扶貧開發和鄉村建設路徑探索,因此而得到中央政府和社會各界的信任與支持。
持續發展目標——大型功能性鄉村社區建設
團隊自2011年開始執行第四個十年的發展目標。包括:
在國家長期戰略和全面深化改革的政策引領下,運用團隊30多年探索和實踐的成果,發揮中農合創鄉村建設規劃設計研究院、中農合創有限公司兩大平台的整合作用,在全國範圍內推廣《中農合創大型功能性鄉村社區建設與運營模型》,堅持以鄉村社會的永續發展、鄉村人口的永久利益為目標,運用創新的鄉村集體資產經營合作機制,進行鄉村空間和生態資源與城市經濟發展要素的合理、公平、均衡配置,提升鄉村集體存量資產(主要是經濟效益、適用效率不高的集體建設用地和集體經營性用地)在城鄉經濟合作中的交換價值,保護鄉村人口的財產權利,構造人口互動、產業互依、城鄉共存、社會共榮的新型城鄉關係,讓廣大鄉村人口平等參與現代化進程、共同分享現代化成果。
團隊於2012年以來陸續在北京、江蘇、山東、內蒙、湖南、河南、廣東、廣西、雲南、四川、河北、湖北、新疆、黑龍江等地,承接了特大型央企、政府、企業、集體組織委託的十多項大型鄉村社區建設項目,提供從規劃論證到投融資支持、建設運營管理全流程的專業化服務,規劃區域面積超過2000平方公里,項目預算投資規模合計超過160億元。推動一批具備城鎮化特徵,城鄉經濟和社會發展統籌聯動,以社區內生的現代農業和經濟條件為支撐,社區人口就近就地安居樂業的大型鄉村社區的建設。
按照團隊模型指導下的規劃設計,上述各鄉村社區同時具備了土地集約、產業支撐、人口安居、老齡頤養、社區自治五大功能。原住村民沒有失去承包責任田和集體土地(林地、水面等)的所有權、用益物權,不用遠離祖輩開拓和耕耘出的鄉土,主要通過城鄉資源合理配置和鄉村內生條件的精準開發,分享項目建設業主和商業資本對當地土地提升性投資的效益,還獲得生產勞動崗位就業的優先權,在增加勞務性收入的同時,增加了資產性收入(承包土地和林地等經營權折價入股所帶來的有機農業經營性收益分配)。更重要的是還額外增加了資本性收入(集體建設用地折價入股社區經營項目可世代傳承的非農產業長期投資性收入)。再加上城鄉身份的轉換,養老、醫療及其他社會保障的落實,鄉村人口能夠完全擺脫對傳統的土地經營方式和低效益農業生產的依附,平穩地跨過現代社會可持續幸福、有尊嚴的生活的門檻。
至2020年底,團隊將以其在中國鄉村建設領域的新的業績,進入團隊成立第5個十年的快速發展軌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