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浸會神學院特刊》1949年創刊於上海,刊期不詳,屬於宗教刊物,英文並列刊名為China Baptist Theologigal Seminary,由中華浸會神學院特刊編輯委員會出版,現僅館藏1949年發行的特刊。
基本介紹
- 中文名:中華浸會神學院特刊
- 語種:中文
- 創刊時間:1949年
《中華浸會神學院特刊》1949年創刊於上海,刊期不詳,屬於宗教刊物,英文並列刊名為China Baptist Theologigal Seminary,由中華浸會神學院特刊編輯委員會出版,現僅館藏1949年發行的特刊。
《中華浸會神學院特刊》1949年創刊於上海,刊期不詳,屬於宗教刊物,英文並列刊名為China Baptist Theologigal Seminary,由中華浸會神學院特刊編輯委員會出版,現僅館藏1949年發行的特刊。欄...
“浸會訊息”一欄主要刊登各地浸會的情況,如刊載江蘇浸禮會議開展情況,法華浸會懷本堂的訊息,抗戰勝利後美國的十幾位南浸會傳教士再次回到中國進行傳教活動以及中華浸會神學院在上海開學等等。該刊較為關注女子教育問題,如刊載蘇州慧靈女中的情況和晏摩氏女中遷往原址上課情況。“女傳道會訊息”多為刊載各地女傳道會...
50年代前後,原在大陸浸會宣教士和信徒紛紛遷台。因此浸信會在台事工以當時軍公教背景居多的大陸省籍族群為主要對象,也因而被以為系純「國語系」教派。1954年7月5日成立「台灣浸信會聯會」,1972年 更名為「中華基督教浸信會聯會」沿用至今。第一任主席為宣教士同時也是浸信會神學院創校院長的柯理培牧師,...
中華基督教循理會書局創立於1946年5月,地址在開封宋門關循理會院內,隸屬北美基督教循理會差會,由夏約翰牧師負責。這是當時河南省唯一的一個教會書局。於1948年春移交給中華循理會年議會。書局經銷工作由陳守儀負責,每月將營業收入開支情況向主管部門報告財務報表。經銷範圍主要是基督教各書局出版的各種圖書,其中...
獲得美國山福大學榮譽神學博士學位。1958年,出任台灣東海大學校董事會董事長。現擔任有台灣世界展望會董事長和亞洲浸會神學院院長之職。曾為蔣介石、宋美齡之“御用牧師”,並主持過趙四小姐追思會,為李登輝牧師。周聯華牧師2016年8月6日傍晚因心臟不適,送往振興醫院急救1小時仍因心臟衰竭,最終不治,享壽96歲。
張雲濤,湖北漢川人,哲學博士,現為武漢大學哲學學院外國哲學教研室副教授。人物經歷 武漢大學哲學博士。先後獲資助訪學於中國香港漢語基督教文化研究所、美國費城西敏寺神學院、中國香港浸會大學、中國香港中文大學、英國牛津大學。現為武漢大學哲學學院外國哲學教研室副教授,歐美宗教文化研究所研究員。研究方向 德國古典...
〈聖典的傳承與文化──厄卜德‧剌勞('Abdal-Ra'uf)對《古蘭經》的釋義〉。《建道學刊》。香港:建道神學院,2010。〈初探可拉列治的符號觀:教會為基督的身體〉。《山道期刊第十九期:教會的隱喻》。香港:香港浸會神學院,2007。《基督徒的婚姻觀》。真理毅行者叢書。香港:播道神學院,2007。〈基督的...
1947年,戚慶才作為中華全國浸會聯合大會主席,去美國出席世界浸聯會的大會,會後獲美國德克薩斯州東德大學授予榮譽神學博士學位。回國後,他重視神學教育工作,曾創辦懷恩業餘神學院,並任基督教浸信會懷恩堂牧師。他還先後任甘氏聖經學校副校長、中華浸會神學院副院長、上海靈修神學院副院長及金陵協和神學院董事等職,...
鄒仁鴻 鄒仁鴻是浸信會恩惠堂主任牧師,畢業於台灣浸信會神學院,自1986年起牧會,1987年按立為牧師。專長於聖經及以品格為主題的講道,曾獲邀至大陸、菲律賓、日本、香港與韓國的友會分享。2002年至2003年間擔任中華基督教浸信會聯會國內傳道部部長,推動台灣浸會的合作與互助。2004年起擔任浸聯會主席。
一、中央神學院 二、中華浸會神學院 三、中華神學院 四、伯特利神學院 五、上海靈修神學院 六、中國基督教傳道人修養院 七、上海聖經學社 八、上海泰東聖經學院 九、甘氏聖經學院 十、浸會女子神學院 十一、懷恩業餘神學院 十二、松江男子聖經學校 十三、松江女子聖經學校 第二節華東神學院 附:華東神學院章程 第...
1880年,紀好弼在廣州五仙門買地購屋,作為其培訓中國傳道人之所在,這就是中國浸會神學院的搖籃。隨著學生人數逐漸增多,講授的範圍日漸廣泛,紀好弼神學院初具規模。1890年,神學院遷往廣州一所浸信會禮拜堂上課。1905年,海外傳道部撥款5000美元,為神學院修建新校舍。1907年,新校舍落成,那時適逢紀好弼博士來華...
1999年底離開歐洲工場,轉到美國聖路易市定居,擔任聖路易中華福音教會(長兄張子華牧師神學畢業後第一個事奉工場)主任牧師,至2003年底退休。退休後繼續熱心傳道,在北美洲及世界各地主領宣教和培靈聚會,並任聖路易基督教華人社區服務中心董事局主席。2006年4月1日起出任基督工人神學院代院長。家庭生活 張牧師已婚,與...
〈略論孫思邈的養生觀─以《千金方‧養性篇》為例〉,《中國中醫典籍學報》第一期,(台北:中華中醫典籍學會,1998年12月),頁74-84。〈近年來有關「台灣婦女史」學位論文之研究討論(1990─1997)〉,《近代中國婦女史研究》第七期(台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1999年10月),頁193-209。《專業、權力與教育...
2011年11月7日,應台灣浸信會神學院邀請,以“加爾文與浸會精神”為主旨進行為期一周的系列演講,並應邀在中原大學和政治大學宗教研究所做專題演講。2011年12月5日,參加在華東師範大學舉辦的“基督教與社會公共領域”學術研討會,演講題為“基督教教制:秩序、法律與倫理--- 基督教與社會管理之教會神學思考”。20...
1.加拿大不列顛哥倫比亞大學 維真學院 RegentCollege, The University of BritishColumbia, Canada 2.香港浸會大學 宗教學/哲學系 Philosophy/Religion Department, Hong Kong Baptist University 3. 香港 中國神學院 China Bible Seminary HongKong 社會兼職 1.十一屆山東省政協“民族和宗教委員會”特聘專家。2.《基督教...
陳國權牧師畢業於浸會學院社會學系,他曾任中學教師及社會工作者。一九八二年入讀信義宗神學院,獲宗教教育碩士及神學碩士學位,並於基督教香港信義會天恩堂侍奉,一九八八年按立為牧師。一九九零年赴美進修,在Wartburg Theological Seminary取得神學碩士學位。一九九二年返港繼續在信義會侍奉,擔任信義守神學院院牧,並...
溫和派在南浸會的神學院內基礎一向較為雄厚,因而保守派加強了對神學院的控制。他們利用多種方式強化對神學觀點的信條上籤字。持異議的教員往往面臨被解僱的危險。為強化對地方教會的控制,1988年的南浸會通過一項“關於平信徒皆為祭司”的決議,意在個別信徒可堅持自己的保守觀點,並聲稱這一原則與牧師的責任和權威並...
林學家、林業教育家,中國林業事業先驅者之一,中華林學會的創辦者之一。1914年畢業於上海滬江大學理科。1919年獲美國俄亥俄州旦尼生大學科學碩士。1921年獲耶魯大學林學碩士學位。1928年當選為中華林學會首屆理事會理事長。歷任江蘇省第一農業學校林科主任、國立東南大學農科教授。1955—1958年任南京林學院教授。他主張以...
《聖保羅書院校董會法團條例》言明該校宗旨:秉承英語聖公會所宣認並現由中華聖公會所繼續的具改革特色和傳揚福音精神的基督教宗旨,向華人青少年提供以英語進行的現代通才教育。學校校訓為:寅畏上主是為智之本(箴言 9:10)。一般以為,英籍的創辦人特別採用中文校訓,旨在凸顯這所華人英語學校作中西橋樑的角色。學...
其成員包括聖公會、循道宗,路德宗和蘇格蘭長老會等,教會成員達20萬人;但在巴基斯坦最大的新教教派聯合長老會並未加入。傳入巴基斯坦的其他教派還包括浸會、弟兄會、五旬節派教會等。有12所新教、6所天主教神學院以及聖經學校,其中著名的有古傑蘭瓦拉的聯合聖經訓練中心以及超宗派差會神學院等。
植豐園:位於揭西金和金坑的植豐園是民國時期香港金融企業家和教育家林子豐的故居,揭陽市市政府將其2009年8月列入市第五批文物保護單位 曾任公職 九龍城浸信會執事 香港中華基督教青年會會長 香港浸信聯會主席 世界浸聯會大會副會長(1960年)香港潮州商會會長(1937年—1939年)香港浸會學院校長(1956年—1971年)
《基督宗教研究(第11輯)》主要內容:為了比較深入和系統地探討基督宗教與公共價值的關係問題,由中國社會科學院基督教研究中心主辦,加拿大維真學院、香港中文大學崇基學院神學院、香港中文大學天主教研究中心、香港浸會大學中華基督宗教研究中心、香港漢語基督教文化研究所以及德國漢堡NMZ贊助合辦的“基督宗教與公共價值”...
上海懷恩堂,基督教堂,創建於1910年,位於上海市陝西北路375號。原址在溧陽路四川北路,後屢次遷移,1942年遷今址。現有一座二層紅磚樓房,禮堂有1700個座位,樓東南側有鐘樓。1947年與中華浸會合作創辦懷思業餘神學院,1955年該院併入中國靈修神學院。教堂占地面積2200平方米,建築面積1840平方米,由美國南浸會派宣教...
畢業後,進入神學院深造。1858年海雅西23歲時,被按立為牧師。同年7月,美南浸會海外傳道部差派他去中國宣教,也因此了卻父母多年來的夙願。原來海雅西的父母就有志於前往異邦傳福音,只是一直未能如願,故不得不寄希望於下一代。在他們尚未有兒女之前,就常常為此懇切地祈禱,因他們深信在神沒有難成的事。結果...
《基督宗教研究第十一輯》是2008年宗教文化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卓新平,許志偉。內容簡介 為了比較深入和系統地探討基督宗教與公共價值的關係問題,由中國社會科學院基督教研究中心主辦,加拿大維真學院、香港中文大學崇基學院神學院、香港中文大學天主教研究中心、香港浸會大學中華基督宗教研究中心、香港漢語基督教文化...
曾 任 教 於 香 港 大 學 、 香 港 公 開 大 學 及 香 港 浸 會 學 院 , 現 任 香 港 大 學 專 業 進 修 附 屬 學 院 講 師 及 播 道 神 學 院 客 席 講 師 。 高 中 時 開 始 在 報 章 雜 志 發 表 作 品 , 創 作 包 括 新 詩 、 散 文 、 小 說 及 藝 ...
先後就讀於南京中央大學、南京大學(1948-1951,肄業),杭州中國神學院、金陵協和神學院(1951-1955,畢業)。一九五五至一九五六年鎮江浸會傳道,一九五七至五八年南京《聖光》編輯。一九五八至七九年,於「反右」、「文革」運動中受衝擊,後期在工廠中勞動八年。一九七九年,調至南京大學宗教研究所。一九八一年南京...
1913年,在中華基督教會年鑑第十三期上面,鮑哲慶發表了一篇題為"浙滬浸禮議會"的專文,介紹該議會的沿革、宗旨、做法與經驗,最後指明:"議會乃由各地浸禮公會組織而成,中心在於教會,議會不過一服務機關,辦理布道、教育、醫藥等事業,以實行基督為人服役之旨而已"。除美北浸禮會教務工作外,鮑哲慶亦熱心於各宗派...
獲香港中文大學哲學博士 (宗教與神學)、香港中文大學哲學碩士 (宗教學,哲學)、香港浸會大學文學士 (宗教研究)。學術興趣 近代當代基督教思想、歐陸宗教哲學、宗教與環境倫理學、宗教與動物倫理、蒂利希研究。出版圖書 學術職稱 1.《道風:基督教文化評論》 學術編輯委員 (2002-2009)2. 香港中文大學崇基學院宗教與...
謝氏為“崇基學報”、“景風”季刊(基督教中國宗教研究社 Christian Study Centre on Chinese Religion and Culture)的撰述員,並為馬雅各牧師所辦《光與鹽》雜誌的編輯顧問,為《青年之友》月刊撰中國文史稿一篇,在《人生》雜誌連載《中華基督教初論》。1958年8月,謝氏應紐約之金陵神學院託事部主持的邀請,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