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文化的前途和使命》是2017年6月中華書局出版的圖書,作者是許嘉璐。
基本介紹
- 書名:中華文化的前途和使命
- 作者:許嘉璐 著
- 出版社:中華書局
- 出版時間:2017年6月
- ISBN:978-7-101-12613-6
內容簡介,目 錄,作者簡介,
內容簡介
該書匯集了許嘉璐先生十餘年來研究中華文化成果的精華,全書分為十六個部分,全面分析和總結了中華文化的主要內容和特質以及作為中華文化基本因子的儒學、佛學、道教等的基本精神,指出了當前文化建設面臨的問題和癥結所在,以及中華文化所肩負的歷史使命、發展方向。主要內容有:一、中華文化的一般內涵,二、中華文化的特質,三、了解中華文化的途徑和方法,四、中華文化的主要組成部分:儒、釋、道的當代價值和意義,五、中華文化與“文化強國”的關係,六、當代文化建設的困惑和癥結應戒嫌,七、中華文化的前途和使命。書稿的構成:神秘—生疏——中華文化解讀;文化的多元和中華文化特質;中華文化與跨文化交際漫說;訓詁學與經學、文化;關於儒學若干鞏己謎故問題的辨識;禪宗——中外文化相融之範例;道教經典的時代性闡釋及其意義;中華文化重任在肩;中國傳統文化在中國當今社會的價值和意義;漫談“文化強國”戰略;文化建設的困惑和我見;當前文化問題的癥結在哪裡;對於中華文化和新文化建設的思考等。
目 錄
前言:世界格局巨變與中華文化擔當
第一講 當前文化問題的癥結在哪裡
一、我不得不去思考文化問題/
二、什麼是文化,什麼不是文化/
三、要把握文化,首先要將它條理化/
四、文化三個層級間的關係/
五、文化的層級和系統間相互糾葛,“你中有我,我中有你”/
六、文化發展的五大規律/
七、當前文化問題的癥結/
八、幾點對策/
第二講 中華文化源流(上)
引子/
一、自然—人群—文化/
二、家庭—家族—國家/
三、宗教—禮制—習俗/
四、封建—郡縣;帝王—政府/
第三講 中華文化源流(下)
五、庶士—世族—士臣/
六、百家—儒家;道學—理學/
七、中華文化與其他文化的比較/
八、中華文化衰敗的原因/
余說/
第四講 文化的多元和中華文化特質
一、文化的本質是多元的/
二、文化是各個民族的文化,有本質不同的交往方式/
三、文化的多元性受到空前重視/
四、多元文化對話的核心是信仰和宗教/
五、中華文化的特質/
六、中華文化的哲學特質在己身內部的表現/
第五講 中華文化與跨文化交際
一、什麼是中華文化/
二、如何把握、觀察文化/
三、中華文化的底蘊/
四、中西文化的櫻龍同異/
五、中外文化交際的原則/
第六講 認識一下儒家經典
一、儒家與世界著名宗教/
二、概說《十三經》/
三、儒家的終極問題/
四、破除神秘感/
第七講 訓詁學與經學、文化
一、問題的提出/
二、訓詁學與經學/
三、訓詁學與文化灶乎乃/
四、訓詁學與詮釋學/
五、訓詁學的工具、範圍、目的與目標/
六、現狀與展望/
第八講 關於儒學若干問題的辨識
一、關於儒家是否保守的問題/
二、關於儒學能婚拒歡否引領中國走向現代化的問題/
三、關於儒家對利和義、法和德關係的認識/
第九講 禪宗——中外文化相融之範例
一、佛您酷設捆教要義/
二、佛教傳入中國之過程/
三、佛教與中華文化之相融/
四、禪宗之一統/
五、範例之啟示/
第十講 中華文化重任在肩
第十一講 中華文化的過去、現在和未來
一、文化的層次和類別/
二、中華文化形成的環境和條件/
三、中華文化的成長和細密化過程/
四、歷史趨勢的逆轉/
五、文化自覺與文化建設/
第十二講 中國傳統文化在中國當今社會的價值和意義
一、文化的發生、發展及其層級/
二、中華文化的形成與定型/
三、中華文化與西方文化的對比/
四、中華傳統文化在當今時代的價值與意義/
第十三講 漫談“文刪拔喇化強國”戰略
一、制定和實施“文化強國”戰略,既是中國自身的需要,也是世界未來的需要/
二、思考文化戰略必須遵循文化發生、發展、壯大以及由興而衰、由衰而興的規律/
三、一旦中華文化能夠大踏步地“走出去”了,就意味著中華文化之身已經強健了/
第十四講 對於中華文化和新文化建設的思考
一、文化在人類社會中的地位和作用/
二、當前文化建設的緊迫性/
三、怎樣建設社會主義新文化/
作者簡介
許嘉璐,1937年生,字若石,江蘇淮安人。曾任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中國民主促進會中央委員會主席;北京師範大學教授,漢語文化學院院長;中國著名語言學家、教育家、社會活動家,漢語史、套用語言學兩個研究方向的博士生導師;兼任山東大學儒學高等研究院院長兼理事會理事長。多年從事語言學與研究工作,主持多個國家重大科研項目。著有《未輟集》《未成集》《未了集》、語言文字學及其套用研究等多部專著及大量學術論文。在古代漢語、訓詁學、音韻學、《說文》學、古代文化學等方面有深入研究。撰寫了《古代文體常識》《中國古代衣食住行》《古語趣談》等著作。主編了《中國傳統語言學辭典》《中國古代禮俗辭典》《古代漢語》《語言文字套用研究叢書》和《古今字彙釋》等。主持《文白對照十三經》《文白對照諸子集成》《二十四史全譯》等大型文化工程。
一、關於儒家是否保守的問題/
二、關於儒學能否引領中國走向現代化的問題/
三、關於儒家對利和義、法和德關係的認識/
第九講 禪宗——中外文化相融之範例
一、佛教要義/
二、佛教傳入中國之過程/
三、佛教與中華文化之相融/
四、禪宗之一統/
五、範例之啟示/
第十講 中華文化重任在肩
第十一講 中華文化的過去、現在和未來
一、文化的層次和類別/
二、中華文化形成的環境和條件/
三、中華文化的成長和細密化過程/
四、歷史趨勢的逆轉/
五、文化自覺與文化建設/
第十二講 中國傳統文化在中國當今社會的價值和意義
一、文化的發生、發展及其層級/
二、中華文化的形成與定型/
三、中華文化與西方文化的對比/
四、中華傳統文化在當今時代的價值與意義/
第十三講 漫談“文化強國”戰略
一、制定和實施“文化強國”戰略,既是中國自身的需要,也是世界未來的需要/
二、思考文化戰略必須遵循文化發生、發展、壯大以及由興而衰、由衰而興的規律/
三、一旦中華文化能夠大踏步地“走出去”了,就意味著中華文化之身已經強健了/
第十四講 對於中華文化和新文化建設的思考
一、文化在人類社會中的地位和作用/
二、當前文化建設的緊迫性/
三、怎樣建設社會主義新文化/
許嘉璐,1937年生,字若石,江蘇淮安人。曾任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中國民主促進會中央委員會主席;北京師範大學教授,漢語文化學院院長;中國著名語言學家、教育家、社會活動家,漢語史、套用語言學兩個研究方向的博士生導師;兼任山東大學儒學高等研究院院長兼理事會理事長。多年從事語言學與研究工作,主持多個國家重大科研項目。著有《未輟集》《未成集》《未了集》、語言文字學及其套用研究等多部專著及大量學術論文。在古代漢語、訓詁學、音韻學、《說文》學、古代文化學等方面有深入研究。撰寫了《古代文體常識》《中國古代衣食住行》《古語趣談》等著作。主編了《中國傳統語言學辭典》《中國古代禮俗辭典》《古代漢語》《語言文字套用研究叢書》和《古今字彙釋》等。主持《文白對照十三經》《文白對照諸子集成》《二十四史全譯》等大型文化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