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本《中國功夫》(作者關永禮)是“中華文化叢書”系列中的一冊。 《中國功夫》包括了武術的起源:生產與勞動;厚積薄發的文化底蘊;持久不衰的賡續傳承;廣泛深厚的民眾基礎;十八般武藝;刀、槍、劍、戟、棍等內容。
基本介紹
- 書名:中華文化叢書:中國功夫
- 出版社:百花洲文藝出版社
- 頁數:149頁
- 開本:16
- 作者:關永禮
- 出版日期:2012年10月1日
- 語種:簡體中文
- ISBN:755000370X, 9787550003705
內容簡介,圖書目錄,文摘,序言,
內容簡介
為了展示中華民族的優秀文化,促進中華文化與世界各國文化之間的交流,編者策劃、編撰了這套“中華文化叢書”。整套叢書用中文、英文、法文、日文、德文、西班習二文,向中外讀者展現了中華文化的豐富內涵。
這本《中國功夫》(作者關永禮)是其中一冊。
這本《中國功夫》(作者關永禮)是其中一冊。
圖書目錄
引言
發展歷程
武術的起源:生產與勞動
厚積薄發的文化底蘊
持久不衰的賡續傳承
廣泛深厚的民眾基礎
武器流衍
十八般武藝
刀、槍、劍、戟、棍
擂颱風雲
武林掇英
少林拳
武當拳
太極拳
峨眉拳
南拳
形意拳
八卦拳
武術與文化
武術與武德
武術與養生
武術典籍舉要
武術與文學
武術與電影
發展歷程
武術的起源:生產與勞動
厚積薄發的文化底蘊
持久不衰的賡續傳承
廣泛深厚的民眾基礎
武器流衍
十八般武藝
刀、槍、劍、戟、棍
擂颱風雲
武林掇英
少林拳
武當拳
太極拳
峨眉拳
南拳
形意拳
八卦拳
武術與文化
武術與武德
武術與養生
武術典籍舉要
武術與文學
武術與電影
文摘
中國武術是世界上獨一無二的一種武文化,在持器和徒手兩類技擊武術中,持器類有“十八般武藝”之說。十八般武藝,泛指各種不同武術器械的功夫與技能,對武將中的武藝高強者常用“十八般兵器樣樣精通”來形容。有關十八種兵器,歷代說法不盡相同,一般是指刀、槍、劍、戟、棍、斧、鉞、鞭、鐧、錘、叉、鈀、鎬(撾)、鏟、弓、弩、矛等。這些武器有長有短,有單有雙,有近有遠,有明有暗,有硬有軟,打、殺、擊、射、擋各式器械齊備,可謂形式多樣。隨著時代的演進,許多器型幾經變化,有的已經消亡。
歷史上最負盛名的奠如三國時關羽使用的青龍偃月刀,後世稱為關刀。特別是經過《三國演義》的渲染,關羽使用八十二斤重的青龍偃月刀,跨日行千里的赤兔馬,溫酒斬華雄,白馬坡前斬顏良、誅文丑,千里走單騎,過五關斬六將,其神勇無敵、威震華夏的故事深入人心。關羽單刀赴會被關漢卿編寫成元雜劇《關大王獨赴單刀會》。歷代王朝對關羽屢加褒封,以其“忠孝節義”教化臣民,奉之為“武聖”,武廟遍天下。道教更奉之為關聖帝君,將其神化。民間有“關老爺磨刀捉妖”的傳說。京劇就有一出紅淨戲《青石山》,表演關羽擒拿青石山下惑亂世人的九尾狐的故事。在民間,關羽一手持刀、一手捋髯的形象幾乎成了“關老爺”的標準像。
《水滸傳》中有個青面獸楊志賣刀的故事。楊志有一口吹毛斷髮、削鐵如泥的家傳寶刀,因遭變故,他被迫將珍愛的寶刀出賣。
清末大刀王五的故事更具傳奇色彩。王五原名王正誼(公元1854~1900年),河北滄州人。他出身世代習武之家,從師學藝,拳法精熟,擅使大刀,名震江湖,人稱“大刀王五”。後來他在北京開設“源順”鏢局,廣交武林英傑,與著名維新派人物譚嗣同結交,成為譚嗣同的武術老師,授以刀法。戊戌政變前,王五趕到譚嗣同的住所,準備保護他逃離。譚嗣同已下定必死決心,反勸王五趕快離開,免被牽連。譚嗣同被捕下獄後,王五曾籌劃劫法場,後因譚嗣同等“戊戌六君子”未經審判而被西太后下令迅速處死而未果。後來,王五在協助義和團抗擊八國聯軍時被殺害。
槍,在諸多兵器中有“百器之王”的地位,別名“肩二”,又稱“一丈威”,是武術長器械之一,以攔、拿、扎的槍法為主,輔以各種步法、身法,運動起來翻轉自如,步法輕靈,靈活多變,勢如游龍,有“搶扎一條線”、“去如箭,來如線,槍如游龍”等說法。由於活動範圍大,要做到“開步如風,偷步如釘”。練習槍法可增加臂力、腰力和握力,素為武術家所重,是十八般兵器中難度較大、不易掌握的一種。
三國時張飛的丈八蛇矛頗為有名,《三國演義》中描寫他手執丈八蛇矛,叱吒風雲,馳騁戰陣,神勇異常。戲詞中形容他使槍(矛)的厲害:“丈八蛇矛貫取咽喉。”因張飛被封桓侯,以至後世有“桓侯槍”槍法傳世。
桓侯槍,又稱老八槍、三十六槍。相傳張飛託夢將其槍法傳與他的一個禹姓外甥,禹家將張飛的槍法家傳世繼,歷時千年不衰。清代河南汜水人萇乃周從禹讓處學得張飛槍法,槍技出眾,在乾隆朝奪得武考第三名,人稱“萇三”。後來萇乃周又將萇家槍法傳與高足柴如桂,柴如掛號稱“槍法無敵”。
宋代,民間槍術已有派別之分。《水滸傳》中描寫了金槍手徐寧以鉤鐮槍大破連環馬。而楊家“梨花槍”更是享有盛譽。南宋時山東濰州女傑楊四娘善楊家槍法。因楊家槍舞動時如梨花搖曳,又稱梨花槍。她以“二十年梨花槍天下無敵手”而馳騁大江南北。
到了明代,武術家更重槍法,槍被尊為“藝中之王”。明代名將戚繼光對楊家梨花槍備加推崇,並對其槍法糾偏補弊,加以發展變化,廣泛用於軍事訓練,在抗擊倭寇侵擾中發揮了極大的作用。 劍,素有“百刃之君”之譽,別稱“三尺”。漢高祖劉邦自稱:“吾以布衣提三尺,取天下。”作為短兵器,劍以劈、刺、點、崩、撩、掛等多種劍法進行搏擊,配以各種步法、腿法構成套路,手腕靈活,身法敏捷多變,姿態瀟灑優美,具有剛柔相濟、吞吐自如、氣勢連貫等特點,有‘‘刀如猛虎,劍似飛鳳”之喻。
中國古代有佩劍之風,上層社會的貴族士人以佩劍作為身份地位的一種標誌。春秋時,吳越兩國的鑄劍術十分發達,著名的鑄劍師有干將、奠邪。相傳這對夫婦冶煉鑄造的劍鋒利無比,受到世人青睞。《搜神記》中曾記錄了一則有關干將、奠邪為楚王鑄劍被殺的故事。1965年湖北江陵望山一號楚墓出土了一柄越王勾踐劍,此劍通長55,7N米,柄長8,4N米,身寬4,6厘米,劍身滿飾菱形紋,劍格兩面以藍色琉璃鑲嵌花紋。劍身靠近劍格處鐫有“越王勾踐自作用劍”的八字鳥篆銘文。這柄製作精良的劍跨越兩千餘年,保存完好,鋒鍔依然犀利,堪稱絕世珍品。
唐代有尚武任俠之風,唐詩中多有摹寫劍客、舞劍之作。盛唐大詩人李白雅好劍術,他仗劍遠遊,心雄萬夫,曾在長安市上手刃數人。賈島的《劍客》詩“十年磨一劍,霜刃未曾試。今日把示君,誰有不平事”,寥寥二十個字,一個仗劍行俠的形象躍然紙上。最著名的是大詩人杜甫的《觀公孫大娘弟子舞劍器行》,詩中記述了唐代開元盛世時著名女舞蹈家公孫大娘與其弟子李十二娘舞劍器表演時觀者如堵的盛況,酣暢淋漓地表現出其颯爽英姿。p15-22
歷史上最負盛名的奠如三國時關羽使用的青龍偃月刀,後世稱為關刀。特別是經過《三國演義》的渲染,關羽使用八十二斤重的青龍偃月刀,跨日行千里的赤兔馬,溫酒斬華雄,白馬坡前斬顏良、誅文丑,千里走單騎,過五關斬六將,其神勇無敵、威震華夏的故事深入人心。關羽單刀赴會被關漢卿編寫成元雜劇《關大王獨赴單刀會》。歷代王朝對關羽屢加褒封,以其“忠孝節義”教化臣民,奉之為“武聖”,武廟遍天下。道教更奉之為關聖帝君,將其神化。民間有“關老爺磨刀捉妖”的傳說。京劇就有一出紅淨戲《青石山》,表演關羽擒拿青石山下惑亂世人的九尾狐的故事。在民間,關羽一手持刀、一手捋髯的形象幾乎成了“關老爺”的標準像。
《水滸傳》中有個青面獸楊志賣刀的故事。楊志有一口吹毛斷髮、削鐵如泥的家傳寶刀,因遭變故,他被迫將珍愛的寶刀出賣。
清末大刀王五的故事更具傳奇色彩。王五原名王正誼(公元1854~1900年),河北滄州人。他出身世代習武之家,從師學藝,拳法精熟,擅使大刀,名震江湖,人稱“大刀王五”。後來他在北京開設“源順”鏢局,廣交武林英傑,與著名維新派人物譚嗣同結交,成為譚嗣同的武術老師,授以刀法。戊戌政變前,王五趕到譚嗣同的住所,準備保護他逃離。譚嗣同已下定必死決心,反勸王五趕快離開,免被牽連。譚嗣同被捕下獄後,王五曾籌劃劫法場,後因譚嗣同等“戊戌六君子”未經審判而被西太后下令迅速處死而未果。後來,王五在協助義和團抗擊八國聯軍時被殺害。
槍,在諸多兵器中有“百器之王”的地位,別名“肩二”,又稱“一丈威”,是武術長器械之一,以攔、拿、扎的槍法為主,輔以各種步法、身法,運動起來翻轉自如,步法輕靈,靈活多變,勢如游龍,有“搶扎一條線”、“去如箭,來如線,槍如游龍”等說法。由於活動範圍大,要做到“開步如風,偷步如釘”。練習槍法可增加臂力、腰力和握力,素為武術家所重,是十八般兵器中難度較大、不易掌握的一種。
三國時張飛的丈八蛇矛頗為有名,《三國演義》中描寫他手執丈八蛇矛,叱吒風雲,馳騁戰陣,神勇異常。戲詞中形容他使槍(矛)的厲害:“丈八蛇矛貫取咽喉。”因張飛被封桓侯,以至後世有“桓侯槍”槍法傳世。
桓侯槍,又稱老八槍、三十六槍。相傳張飛託夢將其槍法傳與他的一個禹姓外甥,禹家將張飛的槍法家傳世繼,歷時千年不衰。清代河南汜水人萇乃周從禹讓處學得張飛槍法,槍技出眾,在乾隆朝奪得武考第三名,人稱“萇三”。後來萇乃周又將萇家槍法傳與高足柴如桂,柴如掛號稱“槍法無敵”。
宋代,民間槍術已有派別之分。《水滸傳》中描寫了金槍手徐寧以鉤鐮槍大破連環馬。而楊家“梨花槍”更是享有盛譽。南宋時山東濰州女傑楊四娘善楊家槍法。因楊家槍舞動時如梨花搖曳,又稱梨花槍。她以“二十年梨花槍天下無敵手”而馳騁大江南北。
到了明代,武術家更重槍法,槍被尊為“藝中之王”。明代名將戚繼光對楊家梨花槍備加推崇,並對其槍法糾偏補弊,加以發展變化,廣泛用於軍事訓練,在抗擊倭寇侵擾中發揮了極大的作用。 劍,素有“百刃之君”之譽,別稱“三尺”。漢高祖劉邦自稱:“吾以布衣提三尺,取天下。”作為短兵器,劍以劈、刺、點、崩、撩、掛等多種劍法進行搏擊,配以各種步法、腿法構成套路,手腕靈活,身法敏捷多變,姿態瀟灑優美,具有剛柔相濟、吞吐自如、氣勢連貫等特點,有‘‘刀如猛虎,劍似飛鳳”之喻。
中國古代有佩劍之風,上層社會的貴族士人以佩劍作為身份地位的一種標誌。春秋時,吳越兩國的鑄劍術十分發達,著名的鑄劍師有干將、奠邪。相傳這對夫婦冶煉鑄造的劍鋒利無比,受到世人青睞。《搜神記》中曾記錄了一則有關干將、奠邪為楚王鑄劍被殺的故事。1965年湖北江陵望山一號楚墓出土了一柄越王勾踐劍,此劍通長55,7N米,柄長8,4N米,身寬4,6厘米,劍身滿飾菱形紋,劍格兩面以藍色琉璃鑲嵌花紋。劍身靠近劍格處鐫有“越王勾踐自作用劍”的八字鳥篆銘文。這柄製作精良的劍跨越兩千餘年,保存完好,鋒鍔依然犀利,堪稱絕世珍品。
唐代有尚武任俠之風,唐詩中多有摹寫劍客、舞劍之作。盛唐大詩人李白雅好劍術,他仗劍遠遊,心雄萬夫,曾在長安市上手刃數人。賈島的《劍客》詩“十年磨一劍,霜刃未曾試。今日把示君,誰有不平事”,寥寥二十個字,一個仗劍行俠的形象躍然紙上。最著名的是大詩人杜甫的《觀公孫大娘弟子舞劍器行》,詩中記述了唐代開元盛世時著名女舞蹈家公孫大娘與其弟子李十二娘舞劍器表演時觀者如堵的盛況,酣暢淋漓地表現出其颯爽英姿。p15-22
序言
中華文化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化之一,也是中華民族智慧的結晶。它豐富的內涵,不儀充分表現出以華夏文化為中心的統一性,而且有著非常明顯的多民族特點。中華文化的統—性,在中國歷史上的任何時刻,即使是在多次的政治紛亂、社會動盪中,都未曾被分裂和瓦解過;它的民族性則表現在中國廣袤疆域上所形成的多元化的區域文化和民族文化。而在悠久的歷史長河中,隨著中外文化交流的頻繁,中華文化又吸收了許多外來的優秀文化。它的輝煌體現在哲學、宗教、文學、藝術里,它的魅力體現在中醫、飲食、民俗、建築中。數千年來,它不僅滋養著炎黃子孫,而且對世界其他地區的歷史與文化產生了重要的影響。
在進入21世紀的今天,越來越多的人對中華文化產生了濃厚的興趣。許多國家興起了學漢語熱,來中國的外國留學生也以每年近萬人的速度遞增。近年來,一些國家還相繼舉辦了“中國文化節”,更多的外國朋友願意了解、認識古老而又現代的中國。
為了展示中華民族的優秀文化,促進中華文化與世界各國文化之間的交流,我們策劃、編撰了這套“中華文化叢書”(外文版名稱為“龍文化:走近中國”)。整套叢書用中文、英文、法文、日文、德文、西班習二文,向中外讀者展現了中華文化的豐富內涵。在來自不同領域的百餘位專家、學者的筆下,這些絢麗的中華文化元素得到了更細膩、更生動、更詳盡、更有趣的詮釋。
整套叢書共分36冊,從《華夏文明五千年》述說中國悠久的歷史開始,通過《孔子》、《孫子的戰爭智慧》、《中國古代哲學》、《科舉與書院》、《中國佛教與道教》,闡述中華民族精神文化的不同基因與思想、哲學發展的脈絡。通過《中國神話與傳說》、《漢字與書法藝術》、
《古典小說》、《古代詩歌》、《京劇的魅力》,品味中國文學從遠古走來一路閃爍的藝術與光芒;通過《中國繪畫》、《中國陶瓷》、《玉石珍寶》、《多彩服飾》、《中國古錢幣》,展示中國古代藝術的絢爛與多姿;通過《長城》、《古民居》、《古典園林》、《寺·塔·亭》、《中國古橋》,回眸中國古代建築史上的璀璨與輝煌;通過《民俗風韻》、《中國姓氏文化》、《中國家族文化》、《玩具與民間工藝》、《中華節日》,追溯中國傳統禮儀、民俗文化的起源與發展;通過《中醫中藥》、《神奇的中醫外治》、《中華養生》、《中醫針灸》,領略中國傳統醫學的博大與精深;通過《中國酒文化》、《中華茶道》、《中國功夫》、《飲食與文化》,解讀中國人“治未病”的思想與延年益壽的養生方法;通過《發明與發現》、《中外文化交流》,介紹中國科技發展的淵源與國際交流合作之路。
這套叢書真實地展現了中華文化的方方面面,作者以通俗生動的語言,在不長的篇幅內,圖文並茂地講述了豐富的歷史、故事、傳說、趣聞,突出知識性、可讀性和趣味性,兼顧多國讀者的閱讀習慣,很適合對中華文化有興趣的中外大眾讀者閱讀。
參加本套叢書外文版翻譯工作的人士,大都是多年生活在海外的華人學者,校譯者多為各國的相關學者。在本套叢書出版之際,謹向這些熱心參與本項工作的中外人士致以崇高的敬意和感謝。
本套叢書由中國山東教育出版社、中國百花洲文藝出版社和中國湖南科學技術出版社聯合出版。2009年9月,中國將作為主賓國,參加在德國法蘭克福舉辦的國際書展。我們真誠地希望,這份凝聚著中國出版人心血的厚重禮物能夠得到全世界讀者的喜愛。
盧祥之
2009年1月15日
在進入21世紀的今天,越來越多的人對中華文化產生了濃厚的興趣。許多國家興起了學漢語熱,來中國的外國留學生也以每年近萬人的速度遞增。近年來,一些國家還相繼舉辦了“中國文化節”,更多的外國朋友願意了解、認識古老而又現代的中國。
為了展示中華民族的優秀文化,促進中華文化與世界各國文化之間的交流,我們策劃、編撰了這套“中華文化叢書”(外文版名稱為“龍文化:走近中國”)。整套叢書用中文、英文、法文、日文、德文、西班習二文,向中外讀者展現了中華文化的豐富內涵。在來自不同領域的百餘位專家、學者的筆下,這些絢麗的中華文化元素得到了更細膩、更生動、更詳盡、更有趣的詮釋。
整套叢書共分36冊,從《華夏文明五千年》述說中國悠久的歷史開始,通過《孔子》、《孫子的戰爭智慧》、《中國古代哲學》、《科舉與書院》、《中國佛教與道教》,闡述中華民族精神文化的不同基因與思想、哲學發展的脈絡。通過《中國神話與傳說》、《漢字與書法藝術》、
《古典小說》、《古代詩歌》、《京劇的魅力》,品味中國文學從遠古走來一路閃爍的藝術與光芒;通過《中國繪畫》、《中國陶瓷》、《玉石珍寶》、《多彩服飾》、《中國古錢幣》,展示中國古代藝術的絢爛與多姿;通過《長城》、《古民居》、《古典園林》、《寺·塔·亭》、《中國古橋》,回眸中國古代建築史上的璀璨與輝煌;通過《民俗風韻》、《中國姓氏文化》、《中國家族文化》、《玩具與民間工藝》、《中華節日》,追溯中國傳統禮儀、民俗文化的起源與發展;通過《中醫中藥》、《神奇的中醫外治》、《中華養生》、《中醫針灸》,領略中國傳統醫學的博大與精深;通過《中國酒文化》、《中華茶道》、《中國功夫》、《飲食與文化》,解讀中國人“治未病”的思想與延年益壽的養生方法;通過《發明與發現》、《中外文化交流》,介紹中國科技發展的淵源與國際交流合作之路。
這套叢書真實地展現了中華文化的方方面面,作者以通俗生動的語言,在不長的篇幅內,圖文並茂地講述了豐富的歷史、故事、傳說、趣聞,突出知識性、可讀性和趣味性,兼顧多國讀者的閱讀習慣,很適合對中華文化有興趣的中外大眾讀者閱讀。
參加本套叢書外文版翻譯工作的人士,大都是多年生活在海外的華人學者,校譯者多為各國的相關學者。在本套叢書出版之際,謹向這些熱心參與本項工作的中外人士致以崇高的敬意和感謝。
本套叢書由中國山東教育出版社、中國百花洲文藝出版社和中國湖南科學技術出版社聯合出版。2009年9月,中國將作為主賓國,參加在德國法蘭克福舉辦的國際書展。我們真誠地希望,這份凝聚著中國出版人心血的厚重禮物能夠得到全世界讀者的喜愛。
盧祥之
2009年1月1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