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愛國英雄傳

中華愛國英雄傳

張鈺編著的《中華愛國英雄傳》所謳歌的那些熱愛本民族。熱愛祖國的仁人志士,其中有大家所熟知的英雄,也有大家不太熟悉的愛國者,旨在通過這些愛國主義人物故事,讓人們,特別是廣大青少年從中得到啟示,受到教育,繼承和發揚中華民族悠久的愛國主義傳統,為振興中華民族,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實現中國夢而自強不息,奮鬥拼搏! 中華民族上下五千年,愛國之士何止千千萬萬。《中華愛國英雄傳》編選的僅是他們中的代表,且迄於清代,辛亥革命以來的愛國英雄人物,將另冊編選。

基本介紹

  • 書名:中華愛國英雄傳
  • 出版社:甘肅人民出版社
  • 頁數:311頁
  • 開本:32
  • 作者:張鈺
  • 出版日期:2012年12月1日
  • 語種:簡體中文
  • ISBN:7226044056
內容簡介,圖書目錄,文摘,

內容簡介

張鈺編著的《中華愛國英雄傳》內容介紹:在中華民族發展的進程中,無數愛國的仁人志士,用自己的忠心和赤膽,智慧和力量,鮮血和生命,譜寫出了一曲曲驚天地、泣鬼神的愛國主義壯歌;培育、弘揚、發展了中華民族的愛國主義傳統。“弦高退敵”、“臥薪嘗膽”、“蘇武牧羊”、“封狼居胥”、“中流擊楫”、“精忠報國”、“收復台灣”、“虎門銷煙”等耳熟能詳的愛國故事,千百年來一直為人們所傳誦,並陶冶著人們的情操,成為推動中華民族歷史發展的巨大精神動力。

圖書目錄

許穆夫人千里救國
兩智士救鄭國
晏嬰無畏捍國格
勾踐臥薪嘗膽
田單恢復齊國
屈原憂國沉汨羅
藺相如智斗秦王
李牧首破匈奴
荊軻刺秦王
張騫通西域
卜式獻產紓國難
塞上千城飛將軍
衛青七擊匈奴
霍去病大破匈奴
蘇武北海牧羊
趙充國屯田
班超投筆從戎
王導締造東晉
祖逖中流擊楫
冼夫人安定嶺南
李靖大漠破敵
唐僧西天取經
文成公主遠嫁吐蕃
郭子儀挽唐危亡
杜甫憂國鑄詩史
楊業絕食殉節
大宋脊樑范仲淹
岳飛精忠報國
洪皓羈金不屈節
生死憂國一放翁
劍膽詞心辛棄疾
文天祥捨生取義
鄭和七下西洋
于謙大敗瓦刺
戚繼光抗擊倭寇
草原英後三娘子
袁崇煥破後金
鄭成功收復台灣
薩布素兩奪雅克薩
渥巴錫率部東歸
林則徐虎門銷煙
關天培捐軀國門
裕謙鎮海殉國
陳化成血戰吳淞
左宗棠收復新疆
曾紀澤舌戰沙俄
馮子材抗法衛國
劉銘傳保衛台灣
劉永福抗法拒日
鄧世昌浴血黃海

文摘

許穆夫人千里救國
奪志遠嫁
周武王推翻商朝以後,便大封諸侯。那時候天下大大小小有幾百個諸侯國,都歸周天子管轄。周平王遷都洛陽以後,出現了諸侯之間兼併或爭霸的混戰局面。周王室此時已經衰落,天子威權盡喪,只能眼睜睜看著天下大亂。這一時期被稱為春秋時代。
還在周王室分封諸侯的時候,周公的同母弟康叔被封為衛侯(今河南鶴壁一帶),都邑便是原來商朝的首都朝歌。衛國東面是強大的齊國,北面和西面一直處於強悍的戎、狄部族的威脅之中。
許穆夫人出生在衛國,她姓姬,是衛國國君的妹妹。許穆夫人美貌多才,擅詩能歌,少女時代就聽說戎、狄侵掠成性,他的國家多次被戎、狄襲擾,為此她一直為國家的安全擔憂。到出嫁的年齡後,齊國和許國都派使者來衛國求婚。國君答應了許國的求婚,而退回了齊國的聘禮,因為齊衛兩國以前結過怨。古代國與國之間聯姻,往往有政治因素在內,常常被看作親善和結盟的象徵。許穆夫人當時想,如果能與強大的近鄰齊國結親,一旦衛國有事,就可以得到齊國的援助,自己也能通過婚姻為祖國做一些貢獻。而許國(今河南許昌一帶)是一個非常弱小的國家,離衛國又遠,自顧不暇,哪裡還有能力去援助別人。兄長(國君)為什麼要捨近求遠,舍強求弱,結怨齊國呢?她把自己的想法通過母親宣姜向國君提出,沒想到國君對她的遠見卓識竟嗤之以鼻,最後還是固執地堅持把她嫁給了許穆公,所以歷史上稱她為許穆夫人。夫人遠嫁許國以後,依然心繫衛國安危。
勇赴國難
公元前660年冬,狄人進攻衛國。衛國當時在位的就是那個歷史上鼎鼎大名的愛鶴勝過愛國的衛懿公。他在位九年,不理朝政,專事遊樂,尤喜愛養鶴。上有所好,下必甚焉。舉國上下都向朝廷獻鶴取寵,王宮都成了養鶴的場所。衛懿公所喜愛的鶴,都有官爵俸祿,什麼“鶴大夫”、“鶴將軍”,衛懿公還讓這些鶴乘著華麗的軒車招搖過市,荒唐之極,搞得民怨沸騰。
狄人瞅準了這個空子,於是來攻打衛國。衛懿公召集文臣武將,讓他們去抵抗狄人,得到的回答是:“國君喜歡鶴,還是讓‘鶴大夫’、‘鶴將軍’去退敵吧!”就這樣,衛國大敗,朝歌陷落,衛懿公也被狄人殺死了。幸虧許穆夫人的姊夫宋桓公帶兵前來,幫助衛國潰散的軍民渡過黃河,在漕地(今河南滑縣以東)暫時安頓下來,衛懿公的共、滕兩地人民來投,擁立公子申為戴公。戴公多病,剛繼位便亡故,軍民又擁立從齊國流亡歸來的公子毀為文公。
得知國破家亡,悲痛欲絕的許穆夫人,請求許穆公去援助衛國,而膽小怕事,目光短淺的許穆公及大臣們怕得罪狄人,只派了使者去衛國弔唁。夫人義憤填膺,卻也無可奈何,便決定只身前往衛國,這時,有幾個隨夫人一同嫁到許國的姬姓姐妹也願和夫人共赴國難。沒想到遭到許國君臣的刁難。有的說:“你已是許國的人了,回去招惹狄人,這不是把戰火往許國引嗎?”有的說:“你主僕幾個,皆是女流,去無疑是飛蛾撲火,於事何補?”有的說:“你就算不為許國著想,也得為家庭、兒女想一想呀!”最大的輕蔑是無言。夫人懶得理他們,帶著幾個姬姓姐妹,駕車朝衛國急馳而去。這下可嚇壞了許國君臣,竟然也駕車追趕上來,企圖攔住夫人。面對許國君臣的這種可悲行為。夫人怒不可遏,義正詞嚴地說:“你們見死不救也就罷了,我們作為衛國的女兒,現在祖國正處在危難之中,能袖手旁觀嗎?為了祖國,我也顧不得許多了,即使付出生命也在所不惜!”夫人大義凜然的話,讓許國君臣無言以對,便灰溜溜地回去了。
重整家邦
許穆夫人衝破重重阻撓,星夜兼程,趕回衛國。夫人一到漕地,不顧旅途勞累,立即深人到難民中去,用帶來的物品救濟難民,幫助百姓安家謀業,開展生產自救。同時,許穆夫人號召百姓起來自衛,動員了四千多人重新組織起一支軍隊。她向衛文公提出了許多有益的建議,並請求衛文公向齊國求救。齊桓公聽衛國使者講述許穆夫人事跡後大為感動,爽快地答應了衛國的請求,派出精兵三千,還帶來了大批物資,幫助衛國重建家園。狄人被趕走,失地收復,國家轉危為安後,衛文公在楚丘(今河南滑縣境內)建立了新都城。衛文公注意休養生息,修好睦鄰,衛國得以復興,又延續了四百多年。衛國抗狄復國所以取得勝利,許穆夫人的影響和作用是巨大的。許穆夫人回到許國以後,受到了隆重的歡迎,得到許國人民的愛戴。
許穆夫人還是我國古代一位很有影響的女詩人。《詩經》的民歌部分“國風”里就收有她的《載馳》、《泉水》(邶風)、《竹竿》(衛風)等。這些詩篇,在寄託思念祖國,思念親人之情時,也抒發了愛國主義思想情感。如《載馳》就是夫人從許國遠赴國難時途中所作:“載馳載驅,歸言衛侯。驅馬悠悠,言至於漕。大夫跋涉,我心則憂。既不我嘉,不能旋反。視爾不臧,我思不遠。既不我嘉,不能旋濟。視爾不臧,我思不圈……”這段詩的大意是說,快馬加鞭,晝夜兼程,儘快趕到漕邑去弔唁衛侯,幫助衛國抗擊侵略,重建家園。許國大夫在後面追趕,讓人感到既生氣又煩憂。儘管你們都說我不好,我也不會因此回頭。我覺得我的舉動是正義的,選擇是正確的。你們的存心不好,為什麼要千方百計阻攔我去救援我的祖國呢?
兩智士救鄭國
燭之武智退秦師
弱肉強食
公元前630年秋,晉國聯合秦國發兵攻打鄭國,晉秦聯軍包圍了鄭國的國都新鄭(今河南新鄭)。前不久,晉國剛剛打敗了強大的楚國,晉文公繼齊桓公之後當上了新霸主,國勢和軍力極其強盛。就連非常強大的秦國也看起了晉國的眼色,這次當晉文公向秦穆公提出兩國聯合討伐鄭國時,秦穆公不敢怠慢,立即親自率軍前來。兩個大國、強國聯合起來進攻一個小國、弱國,鄭國的命運也就可想而知了。
他們這次出兵的藉口是,鄭國“無禮於晉,且貳於楚也”。這裡提到的兩件事:一是指七年前晉文公逃難路過鄭國時,鄭文公沒有接待:另一件是兩年前晉國和楚國打仗時,鄭國又和楚國是聯盟,對抗晉國。實際上這次晉、秦攻鄭各懷鬼胎:鄭與晉接壤,晉國覬覦鄭國已久;鄭處於中原交通要道,為兵家必爭之地,秦也一直對鄭國垂涎三尺。
晉、秦聯軍從鄭國的西北部壓過來,晉軍在距鄭國國都新鄭不到二十里的函陵(今河南新鄭北)駐紮,秦軍則在汜南(今河南中牟南)安營,與晉軍形成鉗擊之勢。消滅鄭國,看來只是時間問題了。
說秦退兵
這時,鄭國的朝臣們已慌作一團。鄭文公更是急得像熱鍋上的螞蟻。大夫佚之狐請求鄭文公馬上起用老臣燭之武,說他足智多謀,一定有退兵之策。鄭文公立即召見燭之武,問當下有什麼好辦法可解鄭國之危。燭之武告訴鄭文公唯有說秦退兵。鄭文公便請燭之武出使秦營去見秦文公。燭之武說:“臣風華正茂的時候,尚且沒有別人伶俐,現在年邁體衰,恐難完成大王的使命。”鄭文公此時十分後悔未能早重用燭之武,燭之武發發牢騷也是應該的,便十分誠懇地說:“過去種種,都是寡人的過錯,追悔莫及。然而鄭國滅亡,對你又有什麼好處呢?”燭之武對祖國向來是一往情深,怎么會在國家生死存亡的關頭,還去計較個人得失呢?他有些慚愧。便答應立即動身冒險去見秦穆公。
這天夜裡,燭之武顧不得年事已高,被人用繩子從新鄭城牆上縋下去,好不容易見到了秦穆公。燭之武對秦穆公說:“以你們秦、晉如此強大的兩個國家合兵進攻弱小的鄭國,鄭國還能存在下去嗎?如果鄭國滅亡了,對你們秦國有好處的話,你們遠道勞師還是划得來的。可是不然。就算是鄭國滅亡了,你們秦國要穿越晉國來統治鄭國,使鄭國成為你們秦國版圖的一部分,這裡面有多少困難,想大王一定胸中有數。”燭之武進一步分析道,鄭國滅亡後,無論何種形式,必然由晉國占有,所以晉國是這次戰爭的最大受益者,秦國最終只能是空手而歸。燭之武一針見血地指出:“焉用亡鄭以陪鄰?鄰之厚,君之薄也。”他問秦穆公,秦國為什麼要幫著滅掉鄭國來增強鄰國晉國的實力呢?晉國實力增強,便是對秦國的削弱。經過燭之武有理有據地分析,秦穆公陷入沉思。
燭之武見秦穆公心有所動,便進一步向秦穆公曉以利害,說與其滅亡鄭國,而使晉國強大,還不如保存鄭國。鄭國存在,以後秦國要是有事到東邊去,鄭國還能作為東道主接待你們,這不是對秦國有好處嗎?接著,燭之武又提醒秦穆公,應對晉國有所警惕。燭之武列舉了好多晉國背信棄義,算計秦國的事實,勸秦穆公不要沉醉於“秦晉之好”,晉國對秦國遲早要翻臉的。燭之武看到秦穆公的臉由冷峻變得和顏悅色了,覺察到他已經心動了,便趁熱打鐵說:“夫晉,何厭之有?既東封鄭,又欲肆其西封,不闕秦,將焉取之?”燭之武認為晉國對領土的擴張是貪得無厭,沒有止境的,如果吞併鄭國以後,下一個進攻的目標便是你們秦國了,而你們還被蒙在鼓裡。
秦穆公對燭之武的才幹和能言善辯早有耳聞,在鄭國危急關頭,燭之武出使秦營,秦穆公知道他是來當說客的,所以在思想上早有戒備。可是,當他聽了燭之武剛才一番話以後,不得不承認燭之武講的都是事實,這次秦國確實是被晉國利用了。於是秦穆公當即答應從鄭國退兵,並與鄭國締結盟約,還留下三位將軍和一部分兵丁幫助鄭國守城。
燭之武這次之所以智退秦師,關鍵在於他知己知彼,了解秦穆公的性格,也對秦晉兩國往日宿怨了如指掌,所以論事有據,說詞有力,一切都是為了說秦退兵,但聽起來似乎處處都在為秦國著想,一時迷惑了秦穆公,不僅使鄭國得以保全,還拆散了“秦晉之好”。
當晉文公得知秦國退兵的訊息以後,也命令退兵。有些大將認為晉國單獨也可以拿下鄭國,豈可退兵以助長秦國呢。晉文公權衡再三,沒有採納將軍們的建議。
燭之武懷著一顆赤誠的愛國之心,置生死於度外,以超人的膽略和智慧,發揮高超的外交才能,挽救鄭國於危亡之中。P1-6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