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立主義

一國奉行的不與任何國家或國家集團結成針對第三方的安全、防禦或軍事同盟,不參加、不捲入對立的國家或國家集團之間的衝突和戰爭的政策。

一國奉行的不與任何國家或國家集團結成針對第三方的安全、防禦或軍事同盟,不參加、不捲入對立的國家或國家集團之間的衝突和戰爭的政策。中立主義認為,與他國或國家集團聯盟將不可避免地失去根據自身需要靈活制定對外政策的自主性,採取不結盟的中立外交政策,則可以使獨立的民族國家獲得更多的戰略空間,並藉此影響他國的態度與行為,從而增加外交影響力。中立主義思想源自近代早期瑞士政治家尼古拉・馮・弗呂。他勸誡統治者說:“不要將你們的籬笆向外推移得太遠,不要卷進別人的事務中去。”當時,歐洲戰亂頻繁,尤其是三十年戰爭(1618~1648)使德意志成為主戰場,瑞士因為其所持的中立主義政策得以避開戰爭的巨大破壞。1674年,瑞士聯邦國會向歐洲正式宣布成為中立國,不以任何方式參加一般的戰爭。此後,在1814~1815年維也納會議和1919年巴黎和會上,歐洲主要大國簽署了關於瑞士中立的宣言。瑞士永久中立的地位最終得到普遍的正式承認。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後,為避免捲入美蘇兩個超級大國全球爭霸的旋渦,大批新獨立的亞、非國家採取了中立主義政策:不加入任何軍事集團、不允許外國在本國建立軍事基地。這一政策增加了亞、非新興國家處理外交事務時的靈活度和選擇性,提高了它們的國際地位和聲譽,為20世紀60年代不結盟運動的興起和發展創造了條件,同時也為上述國家的發展贏得了和平穩定的外部環境和一定的經濟援助。在現代國際關係中,中立主義對維護地區與世界和平、建立公正合理的國際新秩序發揮了一定的積極作用。奉行中立主義的國家一般具備以下條件:①在實力上要具備確保獨立和領土完整的防禦能力,以抵抗那些無視本國中立的國家的進犯或武力威脅。②在地理上遠離主要國際衝突的熱點和大國爭奪的勢力範圍。如一國不具備上述條件,則往往難以保持長期的中立主義政策和立場。如埃及和印度曾是不結盟運動的主要倡導者,但後來由於國際爭端的驅動和自身戰略的需要捲入大國爭霸,曾與美、蘇靠攏甚至結成準同盟,使得不結盟形式的中立主義名存實亡。中立主義分為平時與戰時兩種。平時中立主義指一國在和平時期不參與軍事同盟,拒絕在本國領土設定外國軍事基地、駐紮外國軍隊等;戰時中立主義指一國在戰時不參與戰爭,對交戰國採取不偏不倚的態度。冷戰結束後,經濟全球化進程加快,世界各國相互依存程度加深,任何一國難以超脫於重大國際事務之外。這些變化限制了中立主義的發展,使其進入一個相對低潮的時期。
發布者:中國軍事百科全書編審室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