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日論壇

《中日論壇》1936年5月創刊於上海地區[ 王奇生著《留學與救國 抗戰時期海外學人群像》,桂林: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 1995.12,第65頁。],半月刊,每月十五日、三十日出版一期,屬於抗日宣傳刊物,文森編輯,上海中日論壇社出版發行,社址位於上海海格路大勝胡同。後因遭禁而停刊,具體停刊時間不詳,館藏最後一期為1936年6月出版的第3期。

基本介紹

  • 中文名:中日論壇
  • 語種:中文
  • 創刊時間:1936年
  • 出版周期:半月刊
欄目方向
該刊是一種專門談中日問題的刊物,自稱是“對中日問題有正確分析,對救國運動指出正確的途徑”的刊物,致力於揭露日軍的侵華野心,介紹世界青年學生的反戰運動和中國學生投身救亡工作的情形,報導東北義勇軍的戰況,以及討論救國統一戰線等問題。另外該刊中還介紹了蘇聯的建設情況以及朝鮮的民族解放運動。
《中日論壇》中欄目較多,包括有短評、專論、讀者園地、介紹、通訊、社論、特載等等。該刊高舉抗日救國的旗幟,刊登了社會知名人士,如馮玉祥、馬相伯、沈鈞儒等的文章,主張建立救國統一戰線。
“社論”欄目中的內容主要是評論當時的社會形勢、國內外政局;“短評”一欄的內容與“社會”有所雷同,篇幅上相對較短一些,主要在於表達抗日救國的言論分析當時的抗戰形勢。“專論”一欄以刊登一些討論救國統一戰線、國內局勢問題的研究論文,比如《防共協定是什麼》、《日本增兵華北所造成的新局勢》等文章,既有該刊編輯所撰寫的評論,同時也有翻譯自國外的翻譯文章。同時,在“介紹”、“特載”等欄目中,該刊分別刊登介紹了國外的重要政策和宣言等重要檔案。
為了加強編者與讀者之間的溝通與交流,該刊設定了通訊、讀者園地兩欄。“通訊”和“讀者園地”兩欄的設定是來自讀者周剪秋的意見,主要是為了能夠更好地接受其他讀者的建議與意見,推動刊物的進步,並反映讀者對中日問題的看法,對漢奸、漢奸理論予以嚴格的批判。
《中日論壇》是20世紀30年代國內出現的日本研究的雜誌之一,針對性強,價格便宜,具有很強的民眾性與普及性,推動了日本研究的普及與深入,也加深了抗戰時期國民對日本的了解,對研究當時的中日問題和日本研究刊物發展歷史具有一定的史料價值。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