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的中文性研究》是復旦大學出版社於2019年出版的書籍,作者是申小龍。
基本介紹
- 中文名:中文的中文性研究
- 作者:申小龍
- 出版社:復旦大學出版社
- 出版時間:2019年7月
- 頁數:624 頁
- 定價:85 元
- 開本:32 開
- 裝幀:平裝
- ISBN:9787309143003
內容提要,目錄,
內容提要
2004年德國著名的學術出版社PETER LANG出版德國漢學家布里吉特•歐恩里德研究申小龍學術思想的德語專著《中文的中文性研究——申小龍與文化語言學》。為什麼申小龍及其文化語言學思想在國內外引起巨大的反響和爭鳴?本書匯集作者在21世紀新發表的論文,使讀者對此有更為清晰的認識。書名沿用德語書名原義“中文有多中文”的漢語翻譯——中文的中文性研究。
目錄
序 中國文化語言學的再認識 孟 華
前言 中國文化語言學:從20世紀到21世紀
一、語言的本質存在與印歐語言研究的古典傳統
(一)語言信仰與人類對自身存在的思考
(二)宗教的神聖性與語言科學的精密化
(三)本質論與歐洲語言人文主義之源
二、理性主義和普遍主義的歷史批判及其現代意義
(一)哲學和拉丁語視野中的經院語法
(二)普遍語法的古典形式和近代形式
(三)唯理語法研究的理性主義
(四)索緒爾唯理語法批評的歷史高度及其局限
(五)普遍唯理語法在歐洲的發展
(六)20世紀理性主義和普遍主義的發展
三、索緒爾的科學魅力與人文虛妄
(一)尋找人類有意識活動的無意識結構
(二)語言現象符號化整合的語境困境
(三)“軟”和“硬”的選擇:方法,還是現象?
四、語言研究的依據和最終目的
(一)歐洲思想史上的語言觀轉向
(二)作為精神觀念形式的語言凝聚了文化特點
(三)語言差異與世界圖式
五、歐洲語言學新浪漫主義的精神中間世界
(一)內容相關和語言功效
(二)內容獨立和以神統形
(三)語言紐帶與精神塑型
六、人類語言的精神導航:漢語視角
(一)思想的活力與純粹的語言形式
(二)語言形式系統的理想化
(三)語言形式精神導航的漢語視角
七、語法差異的中西文化視角
(一)“一來到漢語,頭上的天都變了”
(二)中西語法的文化差異
八、漢語句型研究西方概念的消解和本土句型的重建
(一)漢語句型研究的功能本位
(二)漢語句型研究的文化比較和傳統闡釋
(三)漢語句型研究的目標和方法
九、中文句型之句讀本體,功能格局,事理鋪排
(一)“句子”(sentence)和“句”
(二)漢語句型劃分中功能與結構關係的七種處理方法
(三)功能與結構統一的中文句型新視角
十、中文句子視點流動的三個向度
(一)“句”的本土概念和外來概念
(二)中文句子視點的動向流動
(三)中文句子視點的名向流動
(四)中文句子視點的關係向流動
十一、中文理解對歐洲語言形式理論的解構
(一)“命題性”解構
(二)“複雜性”解構
(三)“增生性”解構
(四)“客觀性”解構
(五)“唯理性”解構
十二、中文理解的功能主義
(一)暗示與明示
(二)表意字與拼音字
(三)短句與長句
(四)功能語序與形式語序
(五)思想的自由與純粹:整體思維
(六)思想的自由與純粹:主體思維
十三、中文句法建構中的駢散二重性
—本土句法範疇四字格功能研究
(一)中文四字格的指稱功能
(二)中文四字格的評論功能
(三)中文四字格的描寫功能
(四)中文四字格的敘事功能
(五)中文四字格的置景功能
(六)中文四字格的語境聯想與選擇
(七)駢散相宜:中文句子建構的二重模式
十四、中國語言文化研究的漢字轉向
(一)漢字何以成為一種文化
(二)“字”在中文表達理解中的核心作用
(三)漢字的特徵決定中國古代語言學的特徵
(四)以“字學”為中心的中國語言與文化
附錄一 申小龍文化語言學理論的定位
——《申小龍文化語言學英譯文集》 主編前言
附錄二 漢語人文性的理論內涵及其論爭
附錄三 中國文化語言學範疇系統析論
附錄四 中國文化語言學範疇系統析論(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