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張村民委員會,2006年廢止的地名。
基本介紹
- 中文名:中張村民委員會
- 廢止年份:2006年
- 所在區域:安徽省
- 性質:地名
- 羅馬字母拼寫:Zhōngzhāng Cūnmínwěiyuánhuì
中張村民委員會,2006年廢止的地名。
中張村民委員會,2006年廢止的地名。地名含義因村委會駐地位於中張莊而得名。歷史沿革1949年3月屬城關區田橋鄉,建名蔣寨大隊、西王大隊、中張大隊,1961年9月屬田橋公社叫蔣寨生產大隊,1983年屬田橋鄉叫蔣寨行政村、...
中號村民委員會 中號村民委員會,1958年設立,2002年廢止的地名。地名含義 中號村民委員會,“中號”,1925年建村,因座落在東川中間地段得名“中號”。歷史沿革 中號村民委員會,1958年建大隊,以駐地村中號命名,1984年改建為中號村民委員會。2002年7月併入潘家段村。
中華人民共和國村民委員會組織法是為了保障農村村民實行自治,由村民民眾依法辦理自己的事情,發展農村基層民主,促進農村社會主義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設,根據憲法,制定的法規。由第九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五次會議於1998年11月4日修訂通過,自1998年11月4日施行。2018年12月29日,第十三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
中莊村民委員會,清朝時期建莊,建莊前屬於王莊子片村,由於灤河發大水,將王莊子自然村全部塌進灤河之中,蓋房立莊時該村在三家子、五家子、大南莊、大西莊的中間,取名中莊。由公社化設鄉鎮,生產大隊設為村民委員會,在此村設立中莊村民委員會。地名含義 因建莊前屬於王莊子片村,由於灤河發大水,將王莊子...
中洲村民委員會 中洲村民委員會,2003年廢止的地名。地名含義 宋元豐間,黃後谷由洪都分寧雙井頭遷入。富川至清湖分兩溪,夾洲而流,至石灘施匯焉。洲地泉乾土肥,以居兩水間故名中洲。歷史沿革 1984年由富田公社中洲大隊析置,2003年併入下廳村委會。
張村村民委員會 張村村民委員會是1983年,由友好大隊更名為張村村民委員會的地名。地名含義 以境內張村自然村而得名。歷史沿革 1958年,建友好大隊。1983年,更名為張村村民委員會。2000年7月,併入白鹿村,地名消亡。
孫家溝中莊村民委員會 孫家溝中莊村民委員會是甘肅省的地名,因曾駐孫家溝中莊而命名。地名含義 原基層民眾自治組織;孫姓人居住在村落之中部。歷史沿革 1958年公社化時屬孫溝大隊;1979年分設大隊時屬孫溝中莊大隊;1983年社改鄉時屬孫家中莊村民委員會二三隊;2006年村委會及合作社撤併時屬孫溝村委會二社。
中灘村民委員會 中灘村民委員會,1983年體改時 得 名 的 地 名。地名含義 以境內中灘圩命名。歷史沿革 1958年建大隊。後消亡。
張村村村民委員會是1985年,由建設鄉張村生產大隊更名為張村村的地名。地名含義 因境內有張村自然村而得名。歷史沿革 1958年,成立張村生產大隊;1967年,更名為更名為紅旗生產大隊;1970年,復稱張村生產大隊;1985年更名為張村村;2012年7月撤銷張村村建制,轄地與四所村、西江村合併,成立西江口社區。
中村嶺是歷史最久的地,因傳說得名相傳唐朝名中村嶺。根據平政函【2016】100號《平江縣人民鎮府關於同意瓮江鎮建制村合併調整的批覆》,將坎頭、塘城、中村三個村合併為一個村,新村命名為騰雲村的地名。地名含義 一條大長衝口上污泥村尾巴塘城村中間名中村嶺。歷史沿革 解放前稱中村保,1958年屬三聯鄉政府中村...
中路村村民委員會是1983年設立的地名。地名含義 因其為村委會駐地,又因此村位置居中,得名中路,故得名中路村村民委員會。歷史沿革 1949年屬武集鄉;1956年屬武集高級社;1958年成立中路大隊,屬武集公社;1975年劃屬十二里半公社;1983年3月人民公社體制改革,公社改鄉、大隊改村,改置中路村,屬十二里半鄉;...
中心村民委員會 中心村民委員會,2004年廢止的地名。地名含義 以新建駐地在原螺湖鄉中心而得名。歷史沿革 原為中心大隊,後更名為中心村民委員會。2004年因繁昌縣區劃調整,與浮城村合併形成新的浮城村,中心村民委員會就此撤銷。
中沙村村民委員會 中沙村村民委員會是陝西省的地名,原有三個小型沙壩,上沙壩、中沙壩、下沙壩。後只留下了中沙壩,故命名中沙村。歷史沿革 1987年撤村並村屬於中沙村,2015年撤村並村屬於洞河村。地名含義 以地形地貌而命名。
中結村民委員會,1993年設立的地名。地名含義 民眾自治組織。因駐中結渡塗家得名。歷史沿革 1958年成立中結大隊,隸屬於三陽公社。1984年撤大隊設行政村,為中結村民委員會,隸屬於三陽鄉。1985年屬趙埠鄉。1989年中結村民委員會改為中結村公所,1993年中結村公所改為中結村民委員會。2003年與蓮塘村民委員會...
中嵊村民委員會 中嵊村民委員會,1984年廢止的地名。地名含義 因山叫中嵊山,村落位於此山腳。歷史沿革 1984年實行農村基層政權體制改革,由中嵊大隊管理委員會改為中嵊村民委員 會。
中村村村民委員會是《平湖縣地名志》(1985年版)收錄的地名。地名含義 因境內原有中村居民點,故名。歷史沿革 解放初屬石橋鄉唐家行政村;1955年先後組建勝利、大明等4個初級社;1956年1月併入勝明高級社;1958年10月成立公社時,與長星高級社合建為前港公社七大隊;1959年7月分建為紅旗、長新2個大隊,本...
張山村村民委員會,羅馬字母拼寫為Zhāngshāncūn Cūnmínwěiyuánhuì,1984年得名的地名。地名含義 根據先人姓氏“張”得名。歷史沿革 解放初屬張山,1958年為張山生產隊,1961年為張山大隊, 1984年改稱張山村村民委員會, 1992年5月併入朱溪後,仍沿用此名。2013年行政村規模調整。撤銷張山村、苦竹坪村村...
中莊村村民委員會是重慶市的地名,根據地理位置和職能職責得名。地名含義 該村原名桐木,以駐地中莊而得名中莊村。村民委員會是村民自我教育、自我管理和自我服務的民眾性自治組織,故名。歷史沿革 1949年初為下罾鄉桐木村,1951年置為罾潭鄉桐木村,1958年名桐木管區,1961年更名桐木大隊。1980年更名中莊大隊,...
中流村民委員會,2003年廢止的地名。地名含義 以境內自然村中磧及片村大流各取一字,得名中流村。此地名意為中流行政村範圍內基層民眾性自治組織。歷史沿革 建國前夕為五龍鄉第十保。建國初屬塘村鄉第三村。1958年成立中流大隊,屬龍布公社。1984年4月更名為中流村民委員會。2003年合併至塘村。
中屋村民委員會是因駐地所在自然村及組織職能而得名的地名。地名含義 “中屋”:轄區的一個自然村,地名“中屋村民委員會”指以中屋自然村命名的聚居場所。 歷史沿革 解放前夕屬大阿區大阿鄉。解放初屬大阿區黃泥鄉。1953年屬大阿區新建鄉,1958年屬大阿公社,1961年屬黃泥公社,1968年併入大阿公社...
中王村民委員會,2002年廢止的地名。地名含義 據王氏祠堂1917年碑文記載:始祖善貴、善譽、善實兄弟三人,系王旦之後,北宋末年遷此定居,名王莊。後相繼遷入張、徐、朱等姓人家,形成大徐家行、張家場、朱家溝、小徐家行幾個小自然村。因靠近王莊,又統稱王莊。建國後劃為中王莊。歷史沿革 1949年10月設立中王莊...
張寨村村民委員會 張寨村村民委員會,2002年廢止的地名。地名含義 張姓居多,故名。歷史沿革 1992年隸屬任圩鎮張寨村。2000年劃歸人民路街道籌備組管轄。2002年張寨村(張東、張中)居委會改為園林社區居民委員會。2002年由張寨村(五組、七組)劃出成立曙光社區。原張寨村村委會消失。
中寨村村民委員會是重慶市地名,根據地理位置和職能職責得名。地名含義 該村因中寨地名而得名中寨村。村民委員會是村民自我教育、自我管理和自我服務的民眾性自治組織,故名。歷史沿革 1949年初為官償鄉中寨村。1958年村名為中寨管區。1961年名為中寨大隊。1984年改稱中寨村,隸龍東鄉。2001年撤龍東鄉,村隸...
中寨村民委員會是貴州省的地名,該地名來源於所處地理位置。歷史沿革 民國31年(1942)屬平略鄉第七保。1953年實行民主建政,置彰化鄉人民政府屬彰化鄉。1958年屬彰化公社,1984年屬彰化鄉。1992年撤併鄉建鎮後屬平略鎮。2004年實行水庫移民搬遷場地安置後,村住址淹沒於水庫庫底,中寨村消失。地名含義 中寨村...
中村村民委員會,屬於山區。距離村委會0.00公里,距離鎮3.00公里, 國土面積14.17平方公里,海拔2400.00米,年平均氣溫22.00℃,年降水量750.00毫米,適宜種植玉米、水稻等農作物...村情概況 中村村民委員會,有耕地2218.40畝,其中人均耕地1.78畝;有林地11338.24畝。全村轄8個村民小組,有農戶340戶,有...
中逕村民委員會 中逕村民委員會,因範圍內地理得名。地名含義 以駐地處山逕中段得名。歷史沿革 2003年併入墩頭村委會。
張家村村民委員會 張家村村民委員會是1958年設立的地名。地名含義 “張家”為聚落名稱,故此得名。歷史沿革 1958年稱南翔人民公社七大隊五中隊。1959年稱封浜人民公社張家生產隊,以聚落命名。1962年改稱張家生產大隊。1983年更今名。
中新村村民委員會 中新村村民委員會是2007年廢止的地名。地名含義 以駐地中新莊自然村命名。歷史沿革 1966年為中新大隊,1984年更名為中新村委會。
中上村村民委員會 中上村村民委員會,2003年廢止的地名。地名含義 村地處龍川中部上段。歷史沿革 中上村,原屬龍川鄉中村,合作化時稱中村社,公社化時稱中村大隊,1961年析中村為中上大隊,1984年改為中上行政村。中上、中下兩個行政村,2003年合併成中村。
中市村村民委員會 中市村村民委員會,2002年廢止的地名。地名含義 此街位於前街內側,原稱后街,後改為中市街。歷史沿革 1982年成立,2002年4月撤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