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山大學遙感套用中心於1989年建立, 2002年成立中山大學地理科學與規劃學院時,與原地理系地圖學與GIS教研室合併, 建立了遙感與地理信息工程系。係為實體,面向教學;中心為虛體,面向科研;一套人馬,兩塊牌子。
基本介紹
- 中文名:中山大學遙感套用中心
- 建立時間:1989年建立
- 隸屬:中山大學
- 科研方向:複雜地理對象模擬
中山大學遙感套用中心於1989年建立, 2002年成立中山大學地理科學與規劃學院時,與原地理系地圖學與GIS教研室合併, 建立了遙感與地理信息工程系。係為實體,面向教學;中心為虛體,面向科研;一套人馬,兩塊牌子。
亞熱帶濕熱生態環境遙感監測、亞熱帶地區雷達和衛星降雨定量監測、大氣環境質量和氣象災害遙感監測、華南地區雷達遙感套用、多源數據融合與陸面過程模型數據同化、近岸海洋環境演變與海岸帶生態系統相互回響遙感套用等。
為了加強中山大學地理學科各個單位之間的交流與融合,進一步增強地理學科的整體實力,中山大學整合原地球與環境科學學院中的地理學系、河口海岸研究所、城市與區域研究中心、遙感套用中心、地球與環境科技套用研究中心和旅遊發展與規劃研究中心等...
陳曉翔,中山大學遙感中心主任、教授。1982年畢業於青島海洋大學,獲學士學位,1同年年去挪威進修。1987年畢業於浙江大學研究生院遙感專業,獲碩士學位,一直從事有關數據處理、遙感圖像處理、信息提取及信息系統建設方面的作發表論文二十多篇...
廣東省水環境遙感監測工程技術研究中心是中山大學的科研機構,2014年經廣東省科技廳批准成立,依託中山大學地理科學與規劃學院。研究領域:(1)水環境遙感研究與業務化套用;(2)水環境遙感監測、水環境污染控制、水資源保護;(3)水環境...
3. 廣東省基礎與套用基礎研究基金委員會,面上項目,基於無人機高光譜遙感的冬種馬鈴薯葉片養分反演研究,2023-01-01 至 2025-12-31, 10萬元, 參與人。4. Helmholtz AI Project, “Weakly Supervised Detection and Monitoring of ...
程曉,中山大學測繪科學與技術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國家傑出青年基金獲得者(2019)。2004-2009中國科學院遙感套用研究所從事極地遙感研究;2009-2019北京師範大學全球變化與地球系統科學研究院,歷任副院長、黨總支書記、院長;2019年4月...
遙感定量降水產品的不確定分析;雷達定量降水估計;數據同化方法在水文氣象的套用研究;極端天氣事件的數值模擬與預報;陸面水循環過程研究;地理信息系統; 面向對象的遙感影像信息提取。科研項目 2016-2021 中山大學"百人計畫二期"急需青年...
國土資源與環境學系、水資源與環境系、遙感與地理信息系統工程系和旅遊與休閒學系5個系以及城市與區域研究中心、河口海岸研究所、土地研究中心、水資源與環境研究中心、遙感與地理信息系統工程套用中心、旅遊發展與規劃研究中心、規劃設計...
鄧孺孺,男,博士學位,現任中山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中山大學遙感與地理信息工程系主任,中國地理學會遙感分會理事。研究方向為定量遙感理論,微波遙感理論與套用等。作為主要參加者或項目負責人參加的科研項目十餘項,發表論文20餘篇。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