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學生讀名家:草木春秋

中學生讀名家:草木春秋

《中學生讀名家:草木春秋》作者汪曾祺先生的文章,寫凡人小事,記鄉情民俗,談花鳥蟲魚,即興偶感,娓娓道來,於不經心、不刻意中設傳神妙筆,成就了當代小品文的經典。他有煙火氣,他的文字,離不開升斗小民,一草一木,卻又滿溢著文人的雅趣和情調。文中那一幕幕的浮世悲歡,看得人平靜,看得人欣喜,卻也有些淡淡的惆悵。行文似百轉千回的水道,行於所當行,止於所當止,自由自在,自適自然,足見大師功力。著有小說集《邂逅集》《晚飯花集》《茱萸集》,散文集《逝水》《蒲橋集》《孤蒲深處》《人間草木》,文學評論集《晚翠文談》,以及《汪曾祺自選集》等。另有一些京劇劇本。短篇小說《受戒》和《大淖記事》是他最為知名的代表作品。《中學生讀名家:草木春秋》精選汪曾祺的經典散文、小說數篇,輔以賞析評註文字,讓讀者得以真正領略到大師文字。

基本介紹

  • 書名:中學生讀名家:草木春秋
  • 出版社:北方婦女兒童出版社
  • 頁數:219頁
  • 開本:16
  • 作者:汪曾祺 李錫琴
  • 出版日期:2012年11月1日
  • 語種:簡體中文
  • ISBN:9787538567373
基本介紹,內容簡介,作者簡介,圖書目錄,序言,

基本介紹

內容簡介

《中學生讀名家:草木春秋》編輯推薦:為更好地滿足全國中學生朋友的閱讀需要,為他們提供更有價值的閱讀範本,我們特推出這套“中學生讀名家”書系。本書系收錄了一系列中國現當代文學名家的作品,其中既有入選中國小教材的名篇,也有適合中學生閱讀的佳作。在編輯過程中,我們特邀文學屆知名專家學者、高校教授及語文特級教師參與編寫,輔以同步解讀評註,從而拉近中學生與諸位文學名家的距離,使中學生朋友能夠全方位、多角度地了解這些文學名家的思想歷程和智慧人生,培養一定的人文素養,同時幫助中學生形成較強的判斷能力和感悟能力,從一定程度上領悟和把握語言個性,全面提升文學素養,提高語文考試成績。

作者簡介

汪曾祺(1920—1997),江蘇高郵人。現當代著名小說家,散文家,京嘗陵派小說的傳人,被譽為“抒情的人道主義者,中國最後一個純粹的文人,中國最後一個士大夫”。1939年考入西南聯合大學中文系,從楊振聲、聞一多、朱自清諸先生學習,是沈從文先生的入室弟子。曾任中學國文教員、歷史博物館職員。新中國成立後先後在北京市文聯、中國民間文藝研究會工作,編過《北京文藝》《說說唱唱》《民間文學》等刊物。他是跨越幾個時代的作家,也是在小說、散文、戲劇文學與藝術研究上都有建樹的作家。代表作有《受戒》《大淖記事》等。

圖書目錄

端午的鴨蛋
胡同文化——攝影藝術集《胡同之沒》序
草木春秋
昆明的雨
翠湖心影
葡萄月令
故鄉的元宵
湘行二記
花園
夏天
冬天
蘿蔔
人間草木
尋常茶話
七載雲煙
星斗其文,赤子其人
金岳霖先生
黃油烙恥習盛遙餅
七里茶坊
小說三篇
受戒
大淖記事

序言

代序
我的散文大都是記敘文。間發議論,也是夾敘夾議。我寫不了像伏爾泰、叔本華那樣閃爍著智慧的論著,也寫不了蒙田那樣淵博而優美的談論人生哲理的長篇散文。我也很少寫純粹的抒情散文。我覺得散文的感情要適當克制。感情過於洋溢,就像老年人寫情書一樣,自己有點不好意思。我讀了一些散文,覺得有點感傷主義。我的散文大概繼承了一點明清散文和五四散文的傳統。有些篇可以看出張岱和龔定庵的痕跡。
我只寫短篇小說,因為我只會全坑灶寫短篇小說。或者說,我只熟悉這樣一種對生活的思維方式。我沒有寫過長篇,因為我不知道長篇小說為何物。長篇小說當然不是篇幅很長的小說,也不是說它有繁複的人和事,有縱深感,是一個具有歷史性的長卷……這些等等。我覺得長篇小說是另外一種東西。什麼時候我摸得著長篇小說是什麼東西,我也許會試試,我沒有寫過中篇(外國沒有“中篇”這個概念)。我的小說最長的一篇大約是一萬七千字。有人說,我的某些小說,比如《大淖記事》,稍為抻一抻就是一個中篇。我很奇怪:為什麼要抻一抻呢?抻一抻,就會失去原來的完整,原來的勻稱,就不是原來那個東西了。我以為一篇小說未產生前,即已有此小說的天生的形式在,好像宋儒所說的未有此事物整滲蘭腳,先有此事物的“天理”。我以為一篇小說是不能隨便抻長或縮短的。就像一個蘋果,既不能把它壓小一點,也不能把它泡捉碑頌得更大一點。壓小了,泡大了,櫃殃汗都不成其為一個蘋果。宋玉說東鄰之處子,增之一分則太長,減之一分則太短,施朱則太赤,敷粉則太白,說的雖然絕對了一些,但是每個作者都應當希望自己的作品修短相宜,濃淡適度。當他寫出了一個作品,自己覺得:嘿,這正是我希望寫成的那樣,他就可以覺得無憾。一個作家能得到的最大的快感,無非是這點無憾,如莊子所說:“提刀而立,為之四顧,為之躇躊滿志”。否則,一個作家當作家,當個什麼勁兒呢?
我的小說的背景是:我的家鄉高郵,昆明、上海、北京、張家口。因為我在這幾個地方住過。我在家鄉生活到十九歲,在昆明住了七年,上海住了一年多,以後一直住在北京,——當中到張家口沙嶺子勞動了四個年頭。我們以這些不同地方為背景的小說,大都受了一些這些地方的影響,風土人情、語言——包括敘述語言,都有一點這些地方的特點。但我不專用這一地方的語言寫這一地方的人事。我不太同意“鄉土文學”的提法。我不認為我寫的是鄉土文學。有些同志所主張的鄉土文學,他們心目中的對立面實際上是現代主義,我不排斥現代主義。
我寫的人物大都有原型煮汗芝。移花接木,把一個人的特點安在另一個人的身上,這種情況是有的。也偶爾“雜取種種人”,把幾個人的特點集中到一個人的身上。但多以一個人為主。當然不是照搬原型。把生活里的某個人原封不動地寫到紙上,這種情況是很少的。對於我所寫的人,會有我的看法,我的角度,為了表達我的一點什麼“意思”,會有所誇大,有所削減,有所改變,會加入我的假設,我的想像,這就是現在通常所說的主體意識。但我的主體意識總還是和某一活人的影子相黏附的。完全從理念出發,虛構出一個或幾個人物來,我還沒有這樣乾過。
重看我的作品時,我有一點奇怪的感覺:一個人為什麼要成為一個作家呢?這多半是偶然的,不是自己選擇的。不像是木匠或醫生,一個人拜師學木匠手藝,後來就當木匠;讀了醫科大學,畢業了就當醫生。木匠打家具,蓋房子;醫生給人看病。這都是實實在在的事。作家算乾什麼的呢?我幹了這一行,最初只是對文學有一點愛好,愛讀讀文學作品,——這種人多了去了!後來學著寫了一點作品,發表了,但是我很長時期並不意識到我是一個“作家”。現在我已經得到社會承認,再說我不是作家,就顯得矯情了。這樣我就不得不慎重地考慮考慮:作家在社會分工里是乾什麼的?我覺得作家就是要不斷地拿出自己對生活的看法,拿出自己的思想、感情,——特別是感情的那么一種人。作家是感情的生產者。那么,檢查一下,我的作品所包涵的是什麼樣的感情?我自己覺得:我的一部分作品的感情是憂傷,比如《職業》、《幽冥鐘》;一部分作品則有一種內在的歡樂,比如《受戒》、《大淖記事》;一部分作品則由於對命運的無可奈何轉化出一種常有苦味的嘲謔,比如《雲致秋行狀》、《異秉》。在有些作品裡這三者是混合在一起的,比較複雜。但是總體來說,我是一個樂觀主義者。對於生活,我的樸素的信念是:人類是有希望的,中國是會好起來的。我自覺地想要對讀者產生一點影響的,也正是這點樸素的信念。我的作品不是悲劇。我的作品缺乏崇高的、悲壯的美。我所追求的不是深刻,而是和諧。這是一個作家的氣質所決定的,不能勉強。
一九八六年十二月十四日序於北京蒲黃榆路寓居
原載於《汪曾祺作品自選集》(灕江出版社),入選本書時有改動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