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紅軍長征出發紀念碑位於贛州市于都縣。
基本介紹
- 中文名:中央紅軍長征出發紀念碑
- 地點:贛州市于都縣
中央紅軍長征出發紀念碑位於贛州市于都縣。
中央紅軍長征出發紀念碑位於贛州市于都縣。相關事件2019年5月20日,習近平總書記來到江西考察調研,調研中前往贛州市于都縣向中央紅軍長征出發紀念碑敬獻花籃。...
紅軍長征紀念碑碑園,位於松南松紅和松潘至黃龍公路的交叉口的景點,元寶山頂。紅軍長征紀念碑碑園,鄧小平先生題寫的園名,是一座象徵紅軍三大主力緊密團結的三角立柱體紀念碑。它富有悲壯氣勢,展現了紅軍戰士在長征路上的英勇與犧牲,並成為吸引遊客的勝地,其中“三絕奇觀”尤為突出。簡介 碑身為三角立柱體,象徵...
中央紅軍長征出發紀念館位於江西省贛州市于都縣縣城東門,中央紅軍長征第一渡是中央紅軍渡過於都河出髮長征的八大渡口之一,毛澤東、周恩來、博古等中央領導人及其由中央機關組成的第一、第二野戰縱隊就是從這裡邁出長征第一步的。紅軍長征原因 由於第五次反“圍剿”失利,中央根據地日益縮小,中央紅軍被迫轉移。長征前的...
紅軍長征紀念碑碑園位於四川省阿壩藏族羌族自治州松潘縣川主寺鎮元寶山,是去世界自然遺產九寨溝、黃龍風景名勝區的必經之地。2016年12月,紅軍長征紀念碑碑園入選《全國紅色旅遊景點景區名錄》。基本信息 主碑41.30米,聳立於元寶山頂,由紅軍戰士銅像、碑體,基座組成。紅軍戰士銅像 高14.80米,雙手高舉成“V”字形...
中央紅軍長征出發地紀念園位於江西省于都縣城東門渡口,是為了紀念中央紅軍長征從於都出發,於2009年修建。該紀念園占地面積60畝。2020年6月,正式入選國家4A級旅遊景區。中央紅軍長征出發地紀念園,集紀念、教育、遊覽於一體,通過雕塑、廣場、紀念館等形式展現中央紅軍長征的壯麗歷程。簡介 2009年,在紀念中央紅軍從於都...
中央紅軍長征出發紀念碑,高19.34米,底座邊長10.18米,碑身為迎風遠航的雙帆造型,象徵著中央紅軍從此揚帆遠征。碑座上的三幅巨型浮雕,分別以“集結於都”“渡河出發”“傾情奉獻”為主題,展現的是中央紅軍主力部隊向於都地域換防集結、蘇區人民牽手惜別、紅軍革命為民的動人場景。周圍的圍欄上雕刻著中央紅軍各軍團...
紅軍飛奪瀘定橋紀念碑於1986年10月16日建成,鄧小平同志題寫碑名,北面是聶榮臻同志撰寫的碑文。碑文第一句就是“一九三五年五月二十九日,中國工農紅軍第一方面軍長征途中取得了飛奪瀘定橋的重大勝利。”主碑運用鎖鏈的幾何變體,象徵了革命的武裝鬥爭,底座平台又著重表現紅軍戰士日夜兼程急行軍後疲乏而又頑強的戰鬥...
”它是中央紅軍夜渡於都河長征出發的真實寫照。右邊為葉劍英1962年建軍節為緬懷當年贛南省軍區政治部主任劉伯堅寫的詩“紅軍抗日事長征,夜渡於都濺濺鳴。樑上伯堅來擊築,荊卿豪氣漸離情。”二000年中央紅軍長征第一渡紀念碑園,被省人民政府批准為江西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二00五年十一月中央紅軍長征第一渡紀念碑園...
中國工農紅軍第二方面軍長征出發地紀念館,坐落在湖南省張家界市桑植縣劉家坪白族鄉,是經中共中央、國務院批覆修建的全國唯一系統展示紅二方面軍光輝業績的紀念場所,由中國工農紅軍第二方面軍長征出發地舊址、紀念碑和紀念館等組成。展出內容 占地28畝,建築面積2169㎡,陳展面積1500㎡,以《奇蹟——中國工農紅軍第二...
中央紅軍長征勝利紀念園位於陝北革命老區吳起縣,在勝利山“切尾巴戰役”遺址建立。自2007年開始建設。紀念園內包括的項目主要由中央紅軍長征勝利紀念碑、中央紅軍長征勝利紀念館、紅軍烈士陵園等,占地4.2平方公里。吳起縣中央紅軍長征勝利紀念園是2005年由中共中央辦公廳批准,中國城市規劃設計研究院設計。行政歸屬於吳起...
紅軍飛奪瀘定橋紀念館坐落於四川省瀘定縣城西南的紅軍飛奪瀘定橋紀念碑公園內,距瀘定橋600米。紀念館占地1600平方米,建築面積3449平方米,布展面積2201平方米。紀念館屋頂模擬天安門城樓,寓意“13根光禿禿的鐵鏈托起了共和國”。館中展覽以紅軍長征為主線,以飛奪瀘定橋為重點,綜合利用聲、光、電等現代技術,較...
5畝的紀念碑園,紀念碑高為10.18米寓中央機關、紅軍總部及毛澤東、朱德、周恩來等領導同志於10月18日傍晚在此渡河長征之意;該碑身為雙帆造型,寓中央紅軍由此揚帆出征之意底座寬大厚實,象徵中央紅軍出征腳步堅實有力、一往無前、充滿希望之意;四周現有柵欄環繞,籍以圍護花草樹木,以使環境優美、四季如春,象徵...
2006年于都縣在中央紅軍長征第一渡紀念碑園內,又新建了中央紅軍長征出發紀念館。該館建築面積1100平方米,兩層展廳採用文字、圖表、照片,沙盤、油畫、實物及聲、光、電等現代化手段,直觀展示中央紅軍長征出發的歷史,再現中國革命大轉折及蘇區人民支援紅軍的歷史場景。中央紅軍長征第一渡 位於縣城東門,是中央紅軍...
主碑運用鎖鏈的幾何變體,象徵了革命的武裝鬥爭。底座平台又著重表現紅軍戰士日夜兼程急行軍後疲乏而又頑強的戰鬥姿態。碑內分八層,每層均裝飾了藏漢團結、紅軍長征為主題的大幅壁畫。簡介 1980年建成的建築面積為886㎡的瀘定橋革命文物陳列館,位於瀘定橋東頭。館內分五個展室系統地展出了紅軍從江西瑞金出發直至飛...
紅軍渡口紀念碑,聳峙在麗江石鼓鎮北端金沙江西岸,即聞名遐逐的長江第一灣江灣。歷史意義 本地為歷史上雲南軍事要塞。第二次國內革命戰爭時期,中國工農紅軍二、六軍團(第二方面軍)在此搶渡金沙江天輩,北上抗日,譜寫出壯麗的歷史篇章。具體事跡 1935年中央紅軍長征到達陝北,取得大規模戰略轉移的決定性勝利後,紅二、...
紅軍長征紀念碑是興文縣大壩苗族鄉的一個紀念碑。紅軍長征紀念碑位於興文縣大壩苗族鄉朝陽村2組,小地名尖山子,距離興文縣縣城26公里。1935年2月3日,紅軍長征時,紅一軍團突破敵軍三道防線,從敘永、金鵝進駐大壩宿營,林彪的軍團部駐於大壩關帝廟(今大壩第一國小)。次日離開大壩時遭地方民團阻擊,紅軍在大壩境內...
《紅色足跡:紅軍長征紀念碑碑園》為了更好地展示中華民族優秀的精神文化和物質文化,讓人們特別是青少年樹立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培育民族精神而編寫。《紅色足跡:紅軍長征紀念碑碑園》配以數百張具有濃厚歷史氣息的圖片,幫助讀者了解歷史、了解人物、了解文化風情。內容簡介 《紅色足跡:紅軍長征紀念碑碑園》由...
觀壽公祠內開闢的“長征從這裡出發”展館,陳列了朱德、羅炳輝、蔡國藩等人的辦公室,松毛嶺戰鬥的部分遺物、作戰圖。主要建築 紅軍長征的零公里紀念碑 觀壽公祠前方有一塊空地,左邊立著毛澤東選集的石碑,後面一塊簡易石碑,橫著刻了一行小字“紅九軍團二萬五千里”,豎著刻了“零公里處”四個大字,即紅軍長征...
紅軍長征翻越夾金山紀念碑,位於四川寶興縣的景點,占地5000平方米,開放時間為周六至周日10:00-16:00,周二至周五開放時間09:00-12:00,13:00-17:00。紅軍長征翻越夾金山紀念碑,1935-1936年,紅軍在此翻越夾金山,為紀念紅軍戰士與中央偉大決策,當地人民政府修建紀念碑。2016年12月,紅軍長征翻越夾金山紀念碑...
長征,新中國成立的起步地;長征精神,國民的精神支柱。江西省于都縣,長征的出發地,擁有“紅軍大橋 於都長征大橋 於都革命烈士紀念館 長征前夕毛澤東同志舊居 何屋—暨贛南省蘇維埃政府舊址 中央紅軍長征出發紀念館 長征第一渡紀念碑園 ”等革命紀念聖地!繼而我們大家稱之——長征源!代表的是一種開始、一種積極、...
長征第一渡,位於江西省的於都河,紅軍萬里長征在此渡過了第一條河,人稱“長征第一渡”。長征第一渡,1934年10月,中央紅軍在於都河以北集結並開始長征,於都人民助力紅軍渡河,解放後建起多座大橋紀念此事,並建紀念碑園緬懷先輩偉業,園內包含紀念碑、渡口碼頭等設施,東側還有中央紅軍長征出發紀念館。發展歷史 ...
石鼓鎮紅軍長征紀念碑是為了紀念中國工農紅軍第二方面軍長征渡江的壯舉建立的紅軍渡口紀念碑。簡介 本地為歷史上雲南軍事要塞。第二次國內革命戰爭時期,中國工農紅軍二、六軍團(第二方面軍)在此搶渡金沙江天輩,北上抗日,譜寫出壯麗的歷史篇章。經過 1935年中央紅軍長征到達陝北,取得大規模戰略轉移的決定性勝利後,紅二、...
紅軍長征青石嘴戰鬥紀念碑位於寧夏回族自治區固原市原州區開城鎮青石嘴村上青石寨子梁山巔。1935年10月6日,中央紅軍陝甘支隊在毛澤東、張聞天、王稼祥等中央領導的率領下,經西吉縣興隆鎮、單家集到達張易堡(現張易鎮),夜晚,毛澤東就住在張易毛莊村。10月7日晨,紅軍與尾隨而至的敵前哨部隊發生小規模戰鬥,留下...
1934年9月至12月,中國工農紅軍第六軍團先遣隊和紅一方面軍主力,長征先後經過城步南境原楊梅坳、蓬洞、江頭司、五團、丹口、南山、長安營等鄉鎮。1934年11月底至12月初,紅軍為了突破國民黨軍第4道封鎖線,經湘江之戰,中央紅軍人數從長征出發時的8.6萬人銳減到3萬餘人。中央紅軍成功強渡湘江後,潛行至廣西...
興文建武紅軍長征紀念碑、紅軍碑林位於興文縣九絲城鎮建武村,距離興文縣縣城55公里。興文縣建武(歷史上曾為縣城)為中共中央紅軍長征經過地,也是紅軍川南遊擊縱隊征戰地,在這裡先後犧牲了10餘紅軍戰士,紅軍川南遊擊縱隊組織部長(原為紅八軍團民運部長)戴元懷就犧牲在建武境內。1930年代,黨組織曾在建武轄區內建農...
1996年10月,在紀念中國工農紅軍長征一、二、四方面軍會師60周年的時候,寧夏區黨委和人民政府報請中共中央宣傳部批准,在一、二方面軍會師地寧夏西吉縣將台堡修建中國工農紅軍長征將台堡會師紀念碑,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江澤民題寫碑名。"中國工農紅軍長征將台堡會師紀念碑"16個金光閃閃的大字,被...
十月二十二日,紅二方面軍六軍團(軍長陳伯鈞、政委王震、參謀長彭紹輝)從駐地平峰鎮出發,經靜寧縣原安、王公義來到公易鎮宿營。二十三日前往興隆鎮與紅一軍團一師勝利會師。至此,紅二方面軍結束了偉大的長征,紅軍三大主力實現了大會師。公易紅軍長征紀念碑由縣文管所和興隆鎮政府共同管理,對外開放,為縣級文物保護...
渡江大橋,西岸是中央紅軍長征第一渡紀念碑園,走進中央紅軍長征出發紀念館,就會知道,1934年10月18日,毛澤東、朱德、周恩來、張聞天、博古等中央領導及中央機關第一、第二野戰縱隊是在這裡踏上浮橋渡過於都河邁上萬里長征的,這裡的濤聲還在訴說生病躺在擔架上的毛澤東噙淚揮別於都鄉親,周恩來等紅軍官兵向於都百姓鞠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