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沿革,辦學條件,辦學規模,硬體設施,師資力量,辦學成果,學生成績,教師成績,學校獲獎,現任領導,文化傳統,形象標識,優良傳統,百年校慶,社團文化,知名校友,黨政界,教育界,工商界,文藝界,
歷史沿革
1913年3月,中央民族大學附屬中學前身蒙藏學校成立。
1918年7月,更名為蒙藏專門學校。
1929年7月,更名為蒙藏委員會北平蒙藏學校。
1937年10月至1949年建國前,易名國立北平蒙藏學校。
1950年9月,改名蒙藏學校。
1951年6月,改名為中央民族學院附屬中學。“
文化大革命”期間校名易名北京市第一六零中學。
1978年4月,恢復原名。
1987年11月,學校以空軍指揮學院北院為臨時校舍。
1990年10月,學校遷址法華寺甲5號。
1993年11月,更名為中央民族大學附屬學校。
2008年10月3日,學校舉行建校95周年慶祝典禮暨文藝演出。
2011年附中被納入國家級特色高中建設校的行列。
2012年附中構建了“共美教育”課程體系,實施“混和式”培養模式的“共美教育”,並獲得北京市自主課程實驗學校和自主會考實驗學校資格。
2013年附中被授予首都“百年學校”光榮稱號;2014年榮獲國務院授予的“全國民族團結進步模範集體”。
2015年成為北京市級優質高中統籌校之一。10月22日,香港中文大學(深圳)在該校建立“優質生源基地”。
辦學條件
辦學規模
據2015年10月學校官網顯示,中央民族大學附屬中學除北京市海淀區主校區外還擁有中央民族大學附屬中學海南陵水分校、中央民族大學附屬中學豐臺實驗學校;並擁有學生574人(截至2014年5月)。
硬體設施
截至2014年5月,該校擁有完善的校園網路系統,全部實現多媒體教學;還擁有現代化的實驗室、微機室、電子閱覽室、電子錄課室、電子備課室、圖書館和體育館、塑膠運動場等設施。此外,每個教室和寢室安裝了空調,新建全塑膠的田徑場、足球場、籃球場。
師資力量
截至2014年5月,該校有專職教師126名,其中特級教師2名,高級教師55名;博士3名,碩士37名。市級學科帶頭人和市級骨幹教師5名,海淀區學科帶頭人和骨幹教師20名。
特級教師(2人):田琳、劉樹才
北京市市級骨幹教師(3人):羅琨、達延俊、周曉鷹
辦學成果
學生成績
2010屆該校畢業生總數為466人,總成績600分以上的有133人,海淀區排名第7位,其中文科38人,海淀區排名第2位、僅次於人大附中,理科95人,海淀區排名第8位;錄取清華、北大14人,人民大學14人,復旦大學4人,一本錄取率為78.3%,本科錄取率為95%,升學率為100%。
2011屆該校畢業生總數為555人,總成績600分以上的有155人,其中文科53人,海淀區排名第1位,理科102人,海淀區排名第7位;錄取到清華、北大21人、人民大學21人、復旦大學6人,一本錄取率為85%,本科錄取率為99%,升學率為100%。
2012屆高考時共有565人參考,上重點線的505人、比例為90%;上本科線以上的559人、比例為99%。其中:上600分以上的文科49人(海淀151人)、海淀、北京市排名第一名,理科148人(海淀1621人)、海淀排第四名,合計197人(海淀1772人),海淀排名第三名(排人大附中、十一學校之後)、北京市排第五。實現連續6年600分增加30人左右的高考目標;還有文科語文141、數學150分滿分(北京市2人)、文綜252三科奪市、區單科狀元;錄取清華、北大41人,人大、復旦30人,400多人錄取到“985、211”大學,另路宜橋等17名同學上了中國國外和香港等名校。
2013屆高考共560人參加高考(含擇校共建的132人在內的全體學生),554人上本科線,其中上一本線515人,按統招生統計,一本上線率100%。650分以上理科180人(海淀共1510人),海淀區排名第二;文科35人(海淀共128人),海淀區排名第一;合計215人,僅次於人大附中海淀區排名第二;600分以上423人(北京市第一)。錄取清華和北大47人,人大、復旦和上海交大62人,400多人錄取到“985、211”大學,另有17名同學上了中國國外和香港等名校。
2014屆高考該校共有574人參考(含擇校、共建生116人),共有572人上了本科線,其中上一本線535人,統招生一本上線率為100%。650分以上:文科39人(海淀共156人)海淀排名第一;理科99人(海淀共1077人)海淀排名第五,合計138人,海淀排名第三;600分以上的文科125人(海淀共779人)海淀排名第一,理科278人(海淀共3091人)海淀排名第二,合計403人海淀排名第二(海淀共3870人)。錄取清華和北大47人,人大、復旦和上海交大33人,400多人錄取到“985、211”大學。另有張嘉偉、郝赫、謝楠、侯琬瑩等同學已拿到美國、英國和香港等名校的通知書。
2014年學生在參加各級各類學科競賽中有582人次獲獎,其中市獎388人次,國獎62人次,獲北京電視台《狀元榜》冠軍。
2010-2011參加各級學科競賽獲獎學生名單
數學:
獎項
| 姓名
|
全國二等獎
| 王澤瑋
|
全國三等獎
| 騰格爾、安思宇、郭擇良、王梓瀚、池佳聲、馬蘭霽弘、周方浩、李仲、丁一、吳筱、郭玉鑫、謝鳴洲
|
優勝獎
| 吳屹帆、廖家琳、榮新馳、龐敏、於暢、王全達、孔敏納、李欣怡、王爾實、董洋、王承夏、向奕榮、胡興錦、李伯妍、王一鵬、張圃銘、劉小鈺、高博、劉詩陽、關小雨
|
參考資料:
|
英語:
獎項
| 姓名
|
全國一等獎
| 李頡琳、袁易鑫、肖昱昕、李仲
|
全國二等獎
| 吳桐、周俊余、王曉晗
|
全國三等獎
| 楊子超、沙津竹、洪怡然、劉偉平、徐平
|
市級一等獎
| 李仲
|
市級二等獎
| 鐵日根
|
市級三等獎
| 京蘭蘇都
|
參考資料: |
物理:
獎項 | 姓名 |
市級預賽一等獎 | 劉晨冉、鐘詩航、王全達、胡超文、向奕蓉、李丹陽、張兆元、謝鳴洲、黃志剛 |
市級預賽二等獎 | 郭擇良、王一博、劉基業、劉浩源、於暢、趙桉煦、馬蘭霽弘、張戈、李欣怡、李若愚、高天馳、陳偉凡、肖昱昕、左東、王澤瑋、蔣金孝、邵博陽、王潤秋、覃帥、吳日夫、武博厚、興錦、丁一、周鄭頤、李勇翰 |
市級預賽三等獎 | 吳屹帆、安思宇、秦思博、蘭弓煜、黃寧、張朔文、孔繁希、杜盛瑀、榮新馳、楊靖、劉佳錚、周方浩、張慧琳、覃思源、曾令昱、曾令琨、田然、王安、韋湉瀏、段立群、張雨緹、伍 潔、羅雪怡、羅可、劉詩陽、王智博、肖知恆 |
參考資料: |
化學:
獎項
| 姓名
|
市級二等獎
| 郭舒浩、薛炳堯、蔣思越、伍潔、吳 錚
|
市級三等獎
| 吳薇、邰雲劍、張雨緹、孟德培、李勇翰、常東旭、王戈夫
|
參考資料: |
通用技術:
獎項 | 姓名 |
全國二等獎 | 李丹陽、阮航 |
市級二等獎 | 李丹陽、阮航 |
市級三等獎 | 齊驥、劉詩陽、賈千瀾、林日琦、勾通、薛白 |
參考資料: |
教師成績
2014年教師在課題、賽課、論文、競賽輔導等獲獎154人次。其中該校姜明亮老師的成果:信息技術與語文課程整合實驗的“知、行、得”在全國“十一五”教育科研先進集體、先進工作者和優秀成果評選中,獲得三等獎。該校英語備課組高一年級5位英語教師帶領全年級590餘名學生承擔全國教育科學“十一五”規劃教育部重點課題《中國基礎英語素質教育的途徑與方法》。
學校獲獎
學校先後獲得國家級特色高中建設校、首都“百年學校”、全國民族團結進步模範集體、優質教育資源統籌校、國家民委先進處室單位、國家民委優秀黨支部、國家民委德育工作先進集體、全國民族學校“民族之光”先進單位、國家民委退休工作先進集體、北京市無煙學校、北京市教育工會先進集體、北京市敬老文明模範學校、海淀區民族團結先進單位等稱號。
現任領導
職務 | 姓名 |
校長 | |
黨總支書記 | |
副校長 | 孟福來、韓昌濤、唐洪波 |
參考資料: |
文化傳統
形象標識
中央民族大學附屬中學校徽,左邊為校名,右邊則是鴿子與橄欖枝的搭配。鴿子與橄欖枝是和平的象徵,結合校訓,意義即為各民族之間和平共處,互相學習包容。
各美其美,美美與共
”各美其美“就是各個民族自己,弘揚自己優美的文化傳統。“美美與共“這樣各個民族、各個國家的優秀文化互相包容、互相學習,那么它就可以展現一個多彩的世界,多元的文化。這樣的話,培養我們一代一代的人,我們就可以建立一個大同的社會。
優良傳統
為人為學,至誠至和。
進德敬業,精益求精。
好學好問,善思善行。
百年校慶
2013年中央民族大學附屬中學100周年校慶前夕,學校來自全國24個省區市50個少數民族的1800名學生給習近平寫信,匯報在首都北京學習和生活的情況。2013年10月1日,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
習近平給中央民族大學附屬中學全校學生回信,就學校迎來百年華誕向同學們和全校教職員工表示祝賀。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國務院總理
李克強也就此作出批示。
社團文化
該校各族學生與北京學生在附中校園“各美其美,美美與共”,長思想、育情懷(舉行一二·九合唱節、科技節、春季運動會、文化節、新年元旦晚會、體育節、讀書節、高三成人儀式等活動),長能力、出領袖(學生社團、活動頻繁:歌舞社、彼岸文學社、棋弈社、電影社、話劇社、街舞社、廣播站、動漫社、都侖樂隊、跆拳道社、寰球社、華氏100.4、新聞社、模聯社等),長身體、增活力(學校建有籃球、足球、羽毛球、兵乓球、博擊等體育俱樂部),會生活、能生存(進行生存教育、法制教育、安全教育、健康教育、國防教育等)。學校在4月舉行讀書節,5月舉行體育節,6月舉行音樂節,8月進行國防教育,9月進行民族團結教育,10月至12月舉行科技藝術節,12月舉行紀念一二·九大合唱比賽、年終總結表彰大會暨迎新年聯歡會。學校俱樂部的各項活動和賽事開展也如火如荼。據不完全統計,每年開展各類大型活動近百次,2萬多人次參加,人均參加活動20次以上。
知名校友
黨政界
烏蘭夫 蒙古族 前國家副主席 (20世紀20年代校友)
1、
榮耀先 蒙古族 黃埔軍校第一期學員 (20世紀20年代校友)
2、
多松年 蒙古族 中共五大代表 (20世紀20年代校友)
3、
李裕智 蒙古族 大革命時期內蒙古革命軍創建者 (20世紀20年代校友)
4、
賈力更 蒙古族 廣州農民運動講習所六期學員 (20世紀20年代校友)
5、
吉雅泰 蒙古族 首任駐蒙古大使 (20世紀20年代校友)
6、奎碧 蒙古族 內蒙古政協主席 (20世紀20年代校友)
7、
特木爾巴根 蒙古族 內蒙古自治區政協原副主席(20世紀20年代校友)
8、
高布澤博 蒙古族 廣州農民運動講習所六期學員 黃埔軍校第四期學員(20世紀20年代校友)
9、
朱實夫 蒙古族 黃埔軍校第四期學員(20世紀20年代校友)
10、吳勒吉敖喜爾 蒙古族 內蒙古騎兵師師長(20世紀20年代校友)
11、弗鼎 蒙古族 中共國際六大代表 參加中共六大工作(20世紀20年代校友)
12、趙誠 蒙古族 內蒙古高級人民法院原院長(20世紀20年代校友)
13、勇夫 蒙古族 黃埔軍校第四期學員 《內蒙古日報》的創辦人 (20世紀20年代校友)
14、康根成 蒙古族 內蒙古高級人民法院原副院長 在列寧故鄉度過30個春秋 (20世紀20年代校友)
15、恒生 蒙古族 蒙藏學校帶頭參加五四運動學生之一(20世紀20年代校友)
16、孟純 蒙古族 1924年北京學聯常委擔任李大釗交通員(20世紀20年代校友)
17、克力更 蒙古族 內蒙古自治區五屆人大常委原副主任(20世紀30年代校友)
18、烏蘭 蒙古族 全國總工會書記處原書記(20世紀30年年代校友)
19、黃靜濤 蒙古族 青海省委宣傳部副部長,建國後首任校長(20世紀30年年代校友)
20、潮洛濛 蒙古族 內蒙古自治區六屆人大常委原副主任(20世紀30年年代校友)
21、寒峰 蒙古族 中共內蒙古自治區原紀委書記(20世紀30年年代校友)
22、墨志清 蒙古族 包頭市市長(20世紀30年年代校友)
1、賽西 (蒙古族) 內蒙古建材局原副局長
2、烏蘭木倫 (蒙古族) 商業部原副部長
3、蔡萱 (藏族) 國家民委原計財司長
4、文精 (蒙古族) 國家民委原副主任
5、馬福英 (哈尼族) 雲南省緝毒英雄
6、李先猷 (哈尼族) 雲南省政協副主席
7、胡達古拉 (蒙古族) 原內蒙古婦聯主席、黨組書記
8、高原 (蒙古族) 原內蒙古高級人民法院副院長、一級高級法官
9、瓦哈甫·阿扎買提 (烏孜別克族) 新疆維吾爾自治區政協文史委員會主任
10、阿斯婭(維吾爾族) 新疆維吾爾自治區人大常委會人事委副主任
11、巴和提亞 (維吾爾族) 新疆維吾爾自治區社科婦聯主席
12、阿扎特 (維吾爾族) 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安全生產監督管理局副局長
13、保拉特(維吾爾族) 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公路管理局局長
14、吳文彥 北京市民政局副局長
15、扎西頓珠 (藏族) 中央人民廣播電台駐雲南副站長
教育界
1、孟和 (蒙古族) 著名骨科專家
2、斯力根 (蒙古族) 內蒙古師範大學教授
3、趙玉英 (蒙古族) 內蒙古自治區醫院院長、主任醫師
4、烏林西拉 (蒙古族) 蒙古文文獻、圖書管理學專家
5、布和(蒙古族) 內蒙古自治區科技情報研究專家
6、道布 (蒙古族) 蒙古語言學家
7、沙人 (蒙古族) 中國少數民族第一位遺傳優生專家
8、蔭禾 (蒙古族) 著名園林設計學家
9、青卓力克 (蒙古族) 航天動力研究專家
10、巴林鳳 (蒙古族) 清華大學教授、計算機專家
11、尹宗禹 (回族) 中學教學研究專家、西城區教研中心原主任
12、吳松年 (蒙古族) 中學教學藝術專家、國家級骨幹教師培訓主講教師
13、姜貴善 (朝鮮族) 原國土資源部信息中心資源戰略室譯審、北京大學教授
14、木拉提·蘇里堂 (哈薩克族) 國家有突出貢獻的中青年科學技術管理專家
15、王法利 中醫按摩專家
16、李明贊 北京四中特級教師
16、張盛國 北京市人民警察學院原副院長、法學教授
17、王炎華 北京師範大學外交學院副院長、教授
18、劉孜 法學博士、中國政法大學教授
19、巴莫曲布嫫 (黎族) 法學博士、中國社會科學院民族文學研究專家
20、張漢鵬 (回族) 理學博士、套用化學研究專家
21、賀衛光 (俗固族) 民族學博士,社會人類學、民俗學研究專家
22、李壽德 (土族) 管理學博士、交通管理學專家
23、陸孜 (壯族) 清華大學數學博士、運籌組合最佳化與圖論方向研究專家
24、牙浩明 (壯族) 中國運載火箭技術研究青年專家
25、尹宏 (蒙古族) 中國阿拉伯文學研究專家
26、林金盈 (壯族) 中華醫學會血液、風濕免疫專家
工商界
2、王性純 (蒙古族) 內蒙古毛紡專家
3、
蔡昉 經濟學博士、研究員,國家級有突出貢獻的中青年專家
4、
丁一凡 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世界發展研究所副所長、研究員
5、黃穎 北京出版社教材中心主任、教育出版社總編
6、胡穎 北京東來順集團副總經理
7、肖春平 中國網通集團大客戶部經理
文藝界
4、
烏爾莎娜 (蒙古族) 內蒙古電影製片廠著名導演
6、納穆吉勒 (蒙古族) 著名攝影家
9、烏嫰齊 (蒙古族) 革命歷史紀實文學專家 (照片見隨想錄)
10、
雲文耀 (蒙古族) 北京電影製片廠一級攝影師
11、
斯琴高娃 (蒙古族) 北京電影製片廠著名導演
12、
馬國超 (回族) 中國人民解放軍海軍少將、軍旅作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