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外文學名著典藏系列:雅舍小品

中外文學名著典藏系列:雅舍小品

《雅舍小品》內容簡介:“雅舍”是梁實秋抗戰時期在重慶的居所,重慶《星期評論》邀其寫專欄,於是便以“雅舍小品”為欄目名,將雅捨生活中息息相關的事物以風趣幽默的筆法寫作刊載,將狗、豬、鳥等人們最熟悉不過的動物,及下棋、散步、理髮等日常瑣事娓娓道來,妙趣橫生,受到大眾喜愛。這類散文生動地描寫了民國之初的社會面貌、文化習俗。本文集精心輯錄了其部分優秀作品,以饗讀者。

基本介紹

  • 書名:中外文學名著典藏系列:雅舍小品
  • 出版社:陝西師範大學出版總社有限公司
  • 頁數:240頁
  • 開本:16
  • 作者:梁實秋
  • 出版日期:2011年9月1日
  • 語種:簡體中文
  • ISBN:9787561356036, 756135603X
基本介紹,內容簡介,作者簡介,媒體推薦,圖書目錄,文摘,序言,

基本介紹

內容簡介

《雅舍小品》所寫題材雖屬生活瑣事,卻不會淡如白開水,也不會板滯如流水賬。梁實秋先生的散文在平凡中顯真誠,於小節處蘊含哲理,是智慧之作。他的文章最合乎知識分子的品味和格調,既博且雅,一派從容,篇幅雖不長,但卻令人在最短時間內去體會人生,參悟智慧。他的文章,親切易讀,任何年齡的讀者,都會在他那圓熟、幽默和趣味的文字功力上獲益。

作者簡介

梁實秋,原名梁治華,字實秋,原籍浙江杭縣,生於北京。著名文學評論家、散文家、翻譯家。曾與徐志摩、聞一多創辦新月書店,主編《新月》月刊。後遷至台.歷任台灣師範學院英浯系主任、英語研究所教授、文學院院長、國立編澤館館長。代表作有《雅舍小品》、《英國文學史》、《莎士比亞全集》。

媒體推薦

散文大師梁實秋經典結集

尋常中頓悟世間哲理 困境中展現睿智幽默

歲月中洞察人生百態 閱讀中品味辭苑英華

圖書目錄

時間即生命
養成好習慣
談話的藝術
罵人的藝術
為什麼不說實話
教育你的父母
錢的教育
幸災樂禍
旁若無人
了生死
談友誼
說儉
臉譜
生日
年齡
代溝
快樂
沉默
敬老
守時




請客
送禮
講價
吃相
旅行
洋罪
市容
垃圾
擁擠
算命
過年
拜年
乞丐
風水
女人
男人
孩子
升官圖
北平的零食小販
酸梅湯與糖葫蘆
燒餅油條
水晶蝦餅
芙蓉雞片
糟蒸鴨肝
滿漢細點
佛跳牆
烤羊肉
核桃酪
鐵鍋蛋
鍋燒雞
煎餛飩
核桃腰
豆汁兒
炸丸子
爆雙脆
熗青蛤
獅子頭
兩做魚
瓦塊魚
溜黃菜
窩頭
燒鴨
湯包
白肉

文摘

市容
在我居住的巷口外大街上,在朝陽的那一面,通常總是麇聚著一堆攤販,全是販賣食物的小攤,其中種類甚多,據我所記得的有——豆汁兒、餛飩、燒餅、油條、切糕、炸糕、麵茶、杏仁茶、老豆腐、豬頭肉、餡餅、燙麵餃、豆腐腦、貼餅子、鍋盔等等。有斜支著四方形的布傘的,有擱著條凳的,有停著推把車的,有放著挑子的,形形色色,雜然並陳。熱鍋里冒著一陣陣的熱氣。圍著就食的有背書包戴口罩的小學生,有佩戴徽章縮頭縮腦的小公務員,有穿短棉襖的工人,有披藍號碼背心的車夫,亂鬨鬨的一團。我每天早晨從這裡經過,心裡總充滿了一種喜悅。我覺得這裡面有生活。
我願意看人吃東西,尤其這樣多的人在這樣的露天食堂里擠著吃東西。我們中國人夙來就是“民以食為天”。見面打問訊時也是“您吃了么?”掛在口邊。吃東西是一天中最大的一件事。誰吃飽了,誰便是解決了這一天的基本問題。所以我見了這樣一大堆人圍著攤販吃東西,縮著脖子吃點熱東西,我就覺得打心裡高興。小販有氣力來擺攤子,有東西可賣,有人來吃,而且吃完了付得起錢,這都是好事。我相信這一群人都能於吃完東西之後好好的活著——至少這一半天。我願意看一個吃飽了的人的面孔,不管他吃的是什麼。當然,這些小吃攤上的東西也許是太少了一些維他命,太多了一些灰塵黴菌,我承認。立在馬路邊捧著碗,坐在板凳上舉著餅,那樣子不大雅觀,沒有餐檯上放塊白布然後花瓶里插一束花來得體面,這我也承認。但是我們於看完馬路邊上倒斃的餓殍之後,再看看這生氣勃勃的市景,我們便不由得不滿意了。
但是,有一天,我又從這裡經過,所有的攤販全沒有了。靜悄悄的,沒有什麼人,牆邊上還遺留著幾堆熱爐火的磚頭。他們都到哪裡去了呢?我好生納悶。那些小販到什麼地方去做生意了呢?那些就食的顧主們到哪裡去解決他們的問題呢?
有人告訴我,為了整頓“市容”,這些攤販被取締了。又有人更確切地告訴我,因為聽說某某人要駕臨這個城市,所以一夜之間,把這些有礙觀瞻的東西都驅逐淨盡了。市容二字,是我早已遺忘了的,經這一提醒,我才恍然。現在大街上確是整潔多了,“整潔為強身之本”。我想來到這市上巡禮的那個人,於風馳電掣的在街上兜通圈子之後,一定要盛讚市政大有進步。沒見一個人在街邊蹲著喝豆汁,大概是全都在家裡喝牛奶了。整潔的市街,像是新刮過的臉,看著就舒服。把襤褸破碎的東西都趕走,掖藏起來,至少別在大街上擺著,然後大人先生們才不至於噁心,然後他們才得感覺到與天下之人同樂的那種意味。把攤販趕走,並不是把他們送到集中營里去的意思,只是從大街兩旁趕走,他們本是遊牧的性質,此地不準擺,他們還可以尋到另外僻靜些的所在。大街上看不見攤販,就行,“眼不見為淨”。
可是沒有幾天的工夫,那些攤販又慢慢的一個個溜回來了,馬路邊上又興隆起來了。負責整頓市容的老爺們搖搖頭,嘆口氣。
市容乃中外觀瞻所系,好傢夥,這問題還牽涉著外國人!有些來觀光的旅行者,確是古怪,帶著照相機到處亂跑,並不遵照旅行指南所規劃的路線走。我們有的是可以誇耀的景物,金鰲玉蝀,天壇,三大殿,陵園,兆豐公園,但是他們也許是看膩了,他們采做攝影對象的偏是撿煤核兒的垃圾山,稻草棚子。我們也有的是現代化的裝備,美齡號機,流線型的小汽車,但是他們視若無睹,他們感興趣的是騾車,駱駝隊,三輪和洋車。這些尷尬的照相常常在外國的雜誌上登出來,有些人心裡老大不高興,認為這是“有辱國體”。本來是,看戲要到前台去看,誰叫你跑到後台去?所謂市容,大概是僅指前台而言。前台總要打掃乾淨,所以市容不可不整頓一下。後台則一時顧不了。
華萊士到重慶的時候,他到附近的一個鄉村小市去遊歷,我恰好住在那市上。一位朋友住在臨街的一間房裡,他養著一群鴨子,都是花毛的,好美,白天就在馬路上散逛,在水坑裡游泳,到晚上收進屋裡去。華萊士要來,驚動了地方人士,便有官人出動,“這是誰的一群鴨子?你的?好,收起來,放在馬路上不像樣子。”“我沒有地方收,我只有一間屋子。並且,這是鄉下,本來可以放鴨子的。”“你老好不明白,平常放放鴨子也沒有關係,今天不是華萊士要來么,上面有令,也就是今天下午這么一會兒,你等汽車過去之後,再把鴨子放出來好了。”這話說得委婉盡情,我的朋友屈服了,為了市容起見,委屈鴨子在屋裡悶了半天。洋人觀光,殃及禽獸!
裴斐教授列北平,據他自己說,第一樁事便是跑到太和殿,呆呆的在那裡站半個鐘頭,他說:“這就是北平的文化,看了這個之後還有什麼可看的呢?”他第二個要去的地方是他從前曾住過六七年的南小街子。他說:“我大失所望,親切的南小街子沒有了,變成柏油路了,和我廝熟的那個燒餅鋪也沒有了,那地方改建了一所洋樓,那和善的夥計哪裡去了?”他言下不勝感嘆。
像裴斐這樣的人太少,他懂得什麼才是市容。他愛前台,他也愛後台。

序言

雅舍
到四川來,覺得此地人建造房屋最是經濟。火燒過的磚,常常用來做柱子,孤零零的砌起四根磚柱,上面蓋上一個木頭架子,看上去瘦骨嶙嶙,單薄得可憐;但是頂上鋪了瓦,四面編了竹篦牆,牆上敷了泥灰,遠遠的看過去,沒有人能說不像是座房子。我現在住的“雅舍”正是這樣一座典型的房子。不消說,這房子有磚柱,有竹篦牆,一切特點都應有盡有。講到住房,我的經驗不算少,什麼“上支下摘”,“前廊後廈”,“一樓一底”,“三上三下”,“亭子間”,“茅草棚”,“瓊樓玉宇”和“摩天大廈”各式各樣,我都嘗試過。我不論住在哪裡,只要住得稍久,對那房子便發生感情,非不得已我還捨不得搬。這“雅舍”,我初來時僅求其能蔽風雨,並不敢存奢望,現在住了兩個多月,我的好感油然而生。雖然我已漸漸感覺它是並不能蔽風雨,因為有窗而無玻璃,鳳來則洞若涼亭,有瓦而空隙不少,雨來則滲如滴漏。縱然不能蔽風雨,“雅舍”還是自有它的個性。有個性就可愛。
“雅舍”的位置在半山腰,下距馬路約有七八十層的土階。前面是阡陌螺旋的稻田。再遠望過去是幾抹蔥翠的遠山,旁邊有高粱地,有竹林,有水池,有糞坑,後面是荒僻的榛莽未除的土山坡。若說地點荒涼,則月明之夕,或風雨之日,亦常有客到,大抵好友不嫌路遠,路遠乃見情誼。客來則先爬幾十級的土階,進得屋來仍須上坡,因為屋內地板乃依山勢而鋪,一面高,一面低,坡度甚大,客來無不驚嘆,我則久而安之,每日由書房走到飯廳是上坡,飯後鼓腹而出是下坡,亦不覺有大不便處。
“雅舍”共是六間,我居其二。篦牆不固,門窗不嚴,故我與鄰人彼此均可互通聲息。鄰人轟飲作樂,咿唔詩章,喁喁細語,以及鼾聲、噴嚏聲、吮湯聲、撕紙聲、脫皮鞋聲,均隨時由門窗戶壁的隙處蕩漾而來,破我岑寂。入夜則鼠子瞰燈,才一合眼,鼠子便自由行動,或搬核桃在地板上順坡而下,或吸燈油而推翻燭台,或攀援而上帳頂,或在門框桌腳上磨牙,使得人不得安枕。但是對於鼠子,我很慚愧的承認,我“沒有法子”。“沒有法子”一語是被外國人常常引用著的,以為這話最足代表中國人的懶惰隱忍的態度。其實我的對付鼠子並不懶惰。窗上糊紙,紙一戳就破;門戶關緊,而相鼠有牙,一陣咬便是一個洞洞。試問還有什麼法子?洋鬼子住到“雅舍”里,不也是“沒有法子”?比鼠子更騷擾的是蚊子。“雅舍”的蚊風之盛,是我前所未見的。“聚蚊成雷”真有其事!每當黃昏時候,滿屋裡磕頭碰腦的全是蚊子,又黑又大,骨骼都像是硬的。在別處蚊子早已肅清的時候,在“雅舍”則格外猖獗,來客偶不留心,則兩腿傷處累累隆起如玉蜀黍,但是我仍安之。冬天一到,蚊子自然絕跡,明年夏天——誰知道我還是住在“雅舍”!
“雅舍”最宜月夜——地勢較高,得月較先。看山頭吐月,紅盤乍涌,一霎間,清光四射,天空皎潔,四野無聲,微聞犬吠,坐客無不悄然!舍前有兩株梨樹,等到月升中天,清光從樹間篩灑而下,地上陰影斑斕,此時尤為幽絕。直到興闌人散,歸房就寢,月光仍然逼進窗來,助我淒涼。細雨濛濛之際,“雅舍”亦復有趣。推窗展望,儼然米氏章法,若雲若霧,一片瀰漫。但若大雨滂沱,我就又惶悚不安了,屋頂濕印到處都有,起初如碗大,俄而擴大如盆,繼則滴水乃不絕,終乃屋頂灰泥突然崩裂,如奇葩初綻,砉然一聲而泥水下注,此刻滿室狼藉,搶救無及。此種經驗,已數見不鮮。 “雅舍”之陳設,只當得“簡樸”二字,但灑掃拂拭,不使有纖塵。我非顯要,故名公巨卿之照片不得入我室;我非牙醫,故無博士文憑張掛壁間;我不業理髮,故絲織西湖十景以及電影明星之照片亦均不能張我四壁。我有一幾一椅一榻。酣睡寫讀,均已有著,我亦不復他求。但是陳設雖簡,我卻喜歡翻新布置。西人常常譏笑婦人喜歡變更桌椅位置,以為這是婦人天性喜變之一證。誣否且不論,我是喜歡改變的。中國舊式家庭,陳設千篇一律,正廳上是一條案,前面一張八仙桌,一旁一把靠椅,兩旁是兩把靠椅夾一隻茶几。我以為陳設宜求疏落參差之致,最忌排偶。“雅舍”所有,毫無新奇,但一物一事之安排布置俱不從俗。人入我室,即知此是我室。笠翁《閒情偶寄》之所論,正合我意。
“雅舍”非我所有,我僅是房客之一。但思“天地者萬物之逆旅”,人生本來如寄,我住“雅舍”一日,“雅舍”即一日為我所有。即使此一日亦不能算是我有,至少此一日“雅舍”所能給予之苦辣酸甜我實躬受親嘗。劉克莊詞:“客里似家家似寄。”我此時此刻卜居“雅舍”,“雅舍”即似我家。其實似家似寄,我亦分辨不清。
長日無俚。寫作自遣,隨想隨寫,不拘篇章,冠以“雅舍小品”四字。以示寫作所在,且志因緣。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