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隱性權力調查

中國隱性權力調查

《中國隱性權力調查》是2011年華夏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李松。

基本介紹

  • 中文名:中國隱性權力調查
  • 作者:李松
  • 出版社華夏出版社
  • 出版時間:2011年3月25日
  • 頁數:368 頁
  • 開本:16 開
  • 裝幀:平裝
  • ISBN:9787508062181
  • 版次:1
內容簡介,編輯推薦,作者簡介,目錄,序言,

內容簡介

《中國隱性權力調查》作者以犀利的文筆、理性的語言,通過深度調查報導的方式,為中國權力場作了全身的X光掃瞄,關注領域從駐京辦到培訓中心,從公車改革到公務接待,從官員出書到官員出國,從幹部掛職到幹部年輕化,從秘書升遷到秘書腐敗,從公務員收入到公務員工資……本書視線掃描之處都是社會公眾關注的焦點、難點、熱點問題,其報導將感性與理性有機融合,深入解開涉及事件的內幕,並借用專家學者的分析和解讀,啟發讀者有深度的思考。

編輯推薦

《中國隱性權力調查》揭示政治權力與公共利益的共生關係,監督和制約隱性權力運作與權力腐敗!
批判隱性權力運作的弊端和危害,分享權力監督與權利維護的建言!
如果沒有監督和制約,一切權力都將最終走向腐敗!

作者簡介

李松,雲南蒙自人,中國作家協會雲南分會會員、雲南省詩詞學會會員。2001年2月進入新華社工作,先後為內參編輯、新華網北京頻道總監,現為《瞭望》新聞周刊記者,以調查性深度報導見長。
自2005年以來,曾在《瞭望》《半月談》《人民日報》《環球》刊物發表作品數百篇,多數被《文摘報》《作家文摘》《中國剪報》《聯合早報》《國際時報》等海內外報刊雜誌轉載,多篇入選中央黨校培訓教材。其作品曾獲2007年、2008年、2009年、2010年“新華社優秀新聞作品獎”,多篇產生過重大而深遠的社會影響,其中2005年7月25日刊發於《瞭望》的《駐京辦:地方“第二行政中心”?》一文,首次詳細披露“駐京辦”內幕,多位中央領導作了重要批示,從此引發中國社會對“駐京辦”問題持續的高度關注。作為一名調查型記者,他長期執著於社會公共利益與民生研究,其報導將感性與理性有機融合,往往抓住重大社會熱點焦點難點問題,典型而深刻。

目錄

第一部分 權力制衡
第二部分 民主平等
第三部分 政策法治
第四部分 公民社會

序言

古人云,如果沒有監督和制約,一切權力都將最終走向腐敗。
西方有一句名言:把權力裝進籠子裡。
正是這條已被中外實踐反覆證明的歷史定律——權力腐敗律要求我們給權力套上枷鎖和韁繩,要給權力的運行以全方位、全過程的監督。而新聞媒體的監督是在所有監督形式中最有力量的一種。
出自新華社記者李松之手的《中國隱性權力調查》一書,就給我們一本鮮活的政治教材,讓我們能夠看到新聞監督權力的魄力和魅力所在。李松憑著學者的社會良心,循著記者的敏銳觸覺,用犀利的文筆、理性的語言,以深度調查報導的方式,為中國權力場作了全身的X光掃瞄,捕捉中國隱性權力的棲身角落,為讀者解讀了當今中國最鮮活的政治生態。
我與李松相識已多年。大概半年前,在國家行政學院舉辦的一次反腐論壇上,我偶遇李松,他就說有出版社正準備為其出版一本時政類的書,囑我到時為之作序云云。當時太忙,也沒多想便匆匆應承下來。
2010年冬的一天,李松把這部《中國隱性權力調查》的電子版發給我,說這本書將很快出版面世,序言在兩周內就要交付出版社。
這是一次難得的比較完整地閱讀李松作品的機會。這部書分為“權力制衡”“民主平等”“政策法治”“公民社會”四部分,共收錄了他2005年以來發表在《瞭望》《半月談》上的62 篇作品。
這些作品,幾乎都涉及了權力的監督,涉及了公民社會的追求——平等、法治和自由。李松的關注領域從駐京辦到培訓中心,從公車改革到公務接待,從官員出書到官員出國,從幹部掛職到幹部年輕化,從秘書升遷到秘書腐敗,從公務員收入到公務員工資⋯⋯李松視線掃描之處也都是社會公眾關注的焦點、難點、熱點問題。這些方面,李松深入解開了涉及事件的內幕,並借用專家學者的分析和解讀,給了讀者有深度的思考。
其實,對於有著五千年文明史的中國來說,權力制度和權力監督的制度設計並不缺乏。但為什麼很多研究者認為,腐敗問題是權力之“癌”,是一種無藥可治的不治之症呢?其中一個很明顯的原因就是,只靠制度反腐敗,是不可能成功的。事證明,我國對權力腐敗的方方面面都有明文規定,但這些規定對於“隱性的權力”來說,卻常常成為一紙空文。這種現象讓很多政治學者深感困惑,有些學生也因此把政治學當作“偽科學”。
“道高一丈,魔高一尺”,在政治權力的角逐場上,權力的博弈讓很多腐敗走向“地下”,權力腐敗之癌細胞逐步向政治肌體轉移滲透,變成更多更難根治的腐敗頑疾。李松把這本書定義為“中國隱性權力調查”,就是對中國的腐敗問題做更深層次的觀察和診斷,因而也是更加深層次的更加系統的“反腐敗”。這種探索的深度是前人所未嘗涉及的。如果說陽光是最好的防腐劑,那么,反腐敗的前提就是需要有人把隱蔽得最深的黑暗揭露出來,打開天窗,引進陽光。李松的《中國隱性權力調查》正是承擔了這一光榮而神聖的使命。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