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針灸治療學

《中國針灸治療學》是2008年人民衛生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承淡安。

基本介紹

  • 中文名:《中國針灸治療學》
  • 作者:承淡安
  • 成書年代:民國
  • 歸屬類別:中醫典籍
成書背景,流傳版本,校注、整理,作者簡介,內容簡介,影響評價,

成書背景

承氏有感於針灸一科自清太醫院廢止後,日益凌替,且“我國勞工多而富族少……而我醫家,尚能減少貧病之一份負擔,即是為貧病謀到一份利益,此簡捷萬能之針灸學,更待提倡者也”。於是“爰將收集各書,參以心得,益以最新生理,互為考證,刪繁節要”,撰成《中國針灸治療學》。

流傳版本

現存1931至1937年無錫中國針灸學研究社鉛印本、1937年上海幸福書局鉛印本及民國間手抄本,1949年後有排印本出版。

校注、整理

《中國針灸治療學》出版後到1937年5月,連出八版,承氏不斷予以修訂,使該書內容不斷豐富。

作者簡介

承淡安(1898~1957),江陰華墅人。幼承家學,猶精針灸,先後行醫於蘇州、望亭、無錫等地,很得病家信任。承氏有感於針灸一科自清太醫院廢止後,日益凌替,且“我國勞工多而富族少……而我醫家,尚能減少貧病之一份負擔,即是為貧病謀到一份利益,此簡捷萬能之針灸學,更待提倡者也”。於是身體力行,纂《中國針灸治療學》一冊,刊行於1931年。是年又發起成立針灸研究社,籲請全國有志於針灸者,共同研究,並在1933年招收通函研究社員,興辦《針灸雜誌》,親自主持函授和雜誌編輯工作。在其倡導下,參與研習針灸者,幾年內即猛增到數千人,一時針灸研究蔚然成風。此間,他聞及日本醫界於針灸學術多有闡發,便毅然於1934年隻身東渡,學習考察。回國後,即著手將學社擴為針灸專科學校,培養出大批針灸人才。承氏一生,著述殷勤,有《中國針灸治療學》、《針灸新傳》、《經穴學》、《經穴圖解》等十餘種專著刊行。其中以《中國針灸治療學》影響最廣。承氏認為整理改進針灸,“宜首先從實際經驗方面多多整理介紹”,斷不可“強不知以為知,空談學理,或推衍古籍陳言,妄為解釋,或摘取西洋論述,強作說明”。“習針灸者,當以生理、解剖為基礎學科之,不明生理,則不識病之所由來,不識解剖,則不知取穴之所在處”(《中國針灸學講義·自序》)。並通過多年探求,明確指出,針灸之能夠治病,其原理就在於它能“疏通經絡,宣導氣血”,這個結論是相當正確,符合科學的。1949年後當選為中國科學院學部委員(相當於院士)。

內容簡介

《中國針灸治療學》,針灸專著,初版於1931年。該書是作者“爰將收集各書,參以心得,益以最新生理,互為考證,刪繁節要”而成(《中國針灸治療學·敘言》)。出版之後深受讀者歡迎,多次再版。時人評價該書“其言經絡腧穴,必引證現代解剖,俾明神經枝幹之構成,某穴之禁針忌灸既明,更集古人治驗歌訣,摘要便覽,誠稱針灸善本,學醫之寶筏也”。
從第八版來看,該書分四篇,第一篇“總論”,討論了針灸術的沿革,針灸在治療上的價值以及關於針灸的治療和奇經八脈的研究;第二篇“經穴之考證”,討論了人身度量標準,穴位的解剖、部位、主治、摘要等;第三篇“手術”,敘述了針具的製造及其施針的手法,尤其強調了針刺補瀉手法的重要意義,並指出:針灸手術名稱雖多,除補瀉手法外,余不足取;第四篇“治療”,分別介紹了傷寒、溫熱病、暑病、霍亂、中風、驚風、癲狂、瘧疾等42種病症的原因、徵象、治療、助治及其預後。較之本書的初版,內容上已有很大補充,還增入雜論數條,並於治療篇中的各條之下“增加了古今醫案,以資引證,蓋便利讀者參考之微意,亦示針灸治療效果之偉大”(《中國針灸治療學·編輯大意》)。總之,“本書為提倡針灸術普遍起見,文字求其淺顯,不尚空言理論”,為精確指示穴位,還用點穴後的人體照片予以影印,較之繪圖更富立體感,對於“前人針灸,每有尻神禁忌,陰日陽日,午前午後,男左女右之義,此皆毫無意識,徒惑人心而已,本書極端廢之”(《中國針灸治療學·編輯大意》)。

影響評價

當時針灸名家孫晏如稱讚《中國針灸治療學》“以哲學之腦力,科學之眼光,將四千餘年之國粹條分縷析,綱舉目張,至於經穴之準確,補瀉之精詳,非於此三折肱者不足道及也。從此後學得南針,醫界又添輔助行書。”該書短短六年之間連出八版,成為近百年中國影響最大的針灸專著。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