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金融學》是由復旦大學財務金融系、四川大學金融研究所合編的學術書籍。該叢書以立足本土、展望世界的開放模式為中國金融學研究者提供一個高端的學術平台,並倡導使用國際規範與嚴謹的方法來研究社會金融現象與活動,以達到創造性豐富與拓展中國金融學理論的目的。
基本介紹
內容提要,編輯推薦,圖書目錄,
內容提要
《中國金融學》旨在發表具有原創性的所有金融學研究範疇的理論與實證文章,尤其關注公司財務、銀行中介、資本市場、金融工程、金融機構管理等微觀金融領域的論文,同時也對新興市場和轉型經濟金融制度與法規方面進行深入研究。它實行匿名審稿的方式,倡導規範化的研究方法,提倡理論探索與經驗證明並舉的研究路徑。
本書可供金融學研究人員、高等學校經濟類專業的學生閱讀,此外,本書同樣適用於對金融學研究有興趣的讀者。
編輯推薦
根據多年的金融教學實踐,也從目前旁觀者的角度出發,作者今後金融學科發展有以下幾點建議:
第一,與國際接軌。中國的金融體制已經開放,西方國家的金融運行方式已經在影響中國,我們必須懂得西方,把握現代金融市場的運行規律。在經濟全球化的大趨勢下,中國的貨幣銀行學必須與西方接軌,同時要有自己的特色。
第二,解決中國問題。儘管我們實行對外開放,但最終的落腳點還是中國金融發展與改革的實踐。我們的金融學科發展應當趕上和超過金融實踐,不能局限於紙上談兵。
第三,多學科交叉。金融問題本質上是一個綜合性很強的經濟問題,解決金融問題,需要多學科的力量。我建議,在理論方法上,要更多地引進主流經濟學的一些分析方法,尤其是個體經濟學和總量經濟學。在工具方面,應當多使用數學和統計學,使得金融分析更具可靠性。我反對盲目使用數學公式,但在分析金融和經濟變數關係時,用數學公式表達,可使其規律化,也容易記憶。
圖書目錄
論文
中國區域間資本的流動性和流動效率實證分析:1979-2004年
中國企業商業信用研究
審計意見的決定因素:來自中國上市公司的證據
股權分置改革的公告效應和財富效應
買賣價差日內模式與限價委託單:來自中國股市的證據
中國證券市場中概念股的“羊群行為”分析
多元化、國際化與企業績效:基於中國上市公司的實證研究
深圳股市收益率及其波動性與交易量關係的經驗分析
短文
分數布朗運動下的BLACK-SCHOLES公式及其推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