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近現代科技史研究室是一個科研機構,以中國近現代科學史為主要研究方向,主要開展學科史、科學社會史、口述科學史和中國近現代科學史料的蒐集整理等工作。本室還有兼職研究生指導教師曹效業、樊洪業研究員。
基本介紹
- 中文名:中國近現代科技史研究室
- 主要研究方向:以中國近現代科學史
- 主要開展之一:學科史
- 工作之一:中國近現代科學史料的蒐集整理
中國近現代科技史研究室是一個科研機構,以中國近現代科學史為主要研究方向,主要開展學科史、科學社會史、口述科學史和中國近現代科學史料的蒐集整理等工作。本室還有兼職研究生指導教師曹效業、樊洪業研究員。
中國近現代科技史研究室是一個科研機構,以中國近現代科學史為主要研究方向,主要開展學科史、科學社會史、口述科學史和中國近現代科學史料的蒐集整理等工作。本室還有兼職研究生指導教師曹效業、樊洪業研究員。...
研究組簡介 中國科學技術大學科技史與科技考古系“中國近現代科技史與口述歷史”研究組是由張志輝教授牽頭,凝聚系裡和校檔案館的8位青年教師於2016年3月成立的科研團隊。該團隊有1位教授、1位特任教授、2位副教授、2位講師、2位博士後以及5位在讀研究生,是國內學術界一支實力強勁的中國近現代科技史研究隊伍。※...
中國社會科學院近代史研究所,是國家級專業中國近代歷史研究機構, 1840年(清道光二十年)至1949年間中國歷史的國家專業研究機構。1950年5月在華北大學歷史研究室的基礎上正式創建。初屬中國科學院。1954年至1959年一度稱為中國科學院歷史研究所第三所。1977年中國社會科學院成立﹐改稱現名。歷任領導 黨委書記 ...
馮琳,1977年生,河南鄭州人,中國社科院近代史研究所研究員,美國史丹福大學胡佛研究所訪問學者。本、碩就讀於南開大學,獲中國社會科學院大學(研究生院)博士學位。現為 中國社會科學院大學歷史學院 教授、中國社會科學院近代史研究所研究員、《台灣歷史研究》副主編 。曾獲第八、第十屆台灣研究優秀成果獎暨年度...
中國社會科學院近代史研究所社會史研究中心是中國社會科學院下屬研究機構。中國社會科學院近代史研究所“社會史研究中心”成立於2005年8月。自2005年8月至2013年8月,以中國社會科學院近代史研究所文化史研究室和經濟史研究室為依託,2013年8月進行改組,以社會史研究室為依託。中國社會科學院近代史研究所社會史研究...
2010年4月,成立中國古代科技史研究室、中國近現代科技史研究室暨中國科學院院史研究室、西方科技史研究室。科研條件 人員編制 現有編制規模為97人,擁有國際科技史研究院院士2人、通訊院士2人。中國科學院院士:席澤宗 中國科學院百人計畫:孫小淳、方在慶 名譽教授:楊振寧、山田慶兒、黃一農、常青、Yury Baturin、...
張海鵬,1939年5月出生於湖 北漢川 ,中共黨 員,歷史 學家 ,中國社會科學院學部委員 ,中國社會科學院近代史研究所研究員,馬克思主義理論研究與建設工程首席專 家。張海鵬於1964年7月畢業於武漢大學歷史學系,8月任職於中國科學院近代史研究所,歷任實習研究員、助理研究員、副研究員、研究員;1970年5月—1972...
李佩珊(1924年3月14日-2004年2月28日),中國科學史家,江蘇鎮江人。1946年畢業於輔仁大學化學系。1950年在燕京大學研究院、協和醫學院獲碩士學位。主要從事近現代科學史的研究。曾任中國科學院自然科學史研究所副所長、近現代史研究室主任。先後擔任中國科學技術史學會秘書長、副理事長,中國自然辯證法研究會常務...
高國榮,歷史學博士,研究員,博士生導師。現任中國社會科學院近代史研究所(中國歷史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副所長。主要經歷 1973年3月生,湖北漢川人。1995年、1998年在武漢大學分別獲得史學學士和碩士學位,1998年進入中國社會科學院世界歷史研究所工作,2005年在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生院獲得史學博士學位,先後擔任中國...
李玉貞(筆名:苜蘿、穆蘿、蘇黎),1937年出生於山東青島,中蘇關係、共產國際與中國關係問題專家,中國社會科學院近代史研究所研究員。1959年畢業於北京外國語學院俄羅斯語言文學系,先後執教於北京外國語學院和首都師範大學俄語系;1977年加入中國社會科學院近代史研究所;1990年被評為譯審。李玉貞的專業研究方向為共產...
鄭大華,湖南永順縣人,1990年北京師範大學畢業,獲歷史學博士學位。現任全國政協第十三屆委員會委員、全國政協提案委員會委員,中國社會科學院近代史研究所研究員,中國近代思想研究中心主任,研究生院教授、博士生導師;湖南省人民政府參事,首批“芙蓉學者”,湖南師範大學特聘教授,博士生導師;並任國內外多所大學和...
,《抗日戰爭研究》2020年第6期。,《社會科學研究》2020年第6期。,《軍事歷史研究》2020年第5期。,《社會科學研究》2019年第6期。,《社會科學研究》2018年第3期。,《社會科學研究》2016年第2期。,《社會科學研究》2011年第6期。,《中國社會科學院近代史研究所青年學術論壇》,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11。
本書是中國社會科學院近代史研究所每年一度的青年(40歲以下)學者學術報告會的論文集。近代史研究所已連續數年每年召開一次青年學術報告會,並在會後將論文結集出版。這一制度化的學術報告會及其論文集,對於推進近代史研究所學術研究的深入,已顯現出越來越大的影響,並且這種影響已在整個中國近代史研究領域有所...
中國社會科學院近代史研究所是國內中國近現代史研究的主要機構,其研究水平及力量 在國內均是一流的。為進一步推動中國近現代史研究的深入發展,促進青年研究人員的儘快成才,自1999年起,近代史研究所每年召開一次青年研究人員學術研討會,以增進學術交流,促進學術的發展,會後將參會的文章結集出版。這一活動待...
曾任中國社會科學院近代史研究所中外關係史研究室主任。人物經歷 1985年7月北京大學歷史系畢業,獲歷史學學士學位;1988年7月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生院畢業,獲歷史學碩士學位。同年進入中國社會科學院近代史研究所中外關係史研究室工作。2004年-2005年,美國史丹福大學胡佛研究所訪問學者。曾任中國社會科學院近代史研究所...
2000-10 清華大學人文社會科學學院科技與社會研究所副教授 2010- 清華大學人文社會科學學院科技與社會研究所教授,副所長 教授課程 (1) 科學編史學與科學技術史(本專業研究生必修學位課)(2) 科學技術史專題研究(本專業研究生必修學位課)(3) 中國近現代科技史研究(本專業研究生學位選修課)(4) 科學技術通史...
《中國社會科學院近代史研究所青年學術論壇(2014年卷)》是於2016年12月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出版的一本圖書,作者是中國社會科學院近代史研究所。內容簡介 中國社會科學院近代史研究所每年召開一次青年學術研討會,並將與會者提交的論文集結出版,自2000年至今連續出版,可謂近代史所青年學者成長的一個記錄。本書系...
作者簡介 中國社會科學院近代史研究所,是國家專業中國近代歷史研究機構, 1840年(清道光二十年)至1949年間中國歷史的國家專業研究機構。1950年5月在華北大學歷史研究室的基礎上正式創建。初屬中國科學院。1954年至1959年一度稱為中國科學院歷史研究所第三所。1977年中國社會科學院成立﹐改稱現名。
本書是中國社會科學院近代史研究所每年一度的青年(40歲以下)學者學術報告會的論文集。近代史研究所已連續數年每年召開一次青年學術報告會,並在會後將論文結集出版。這一制度化的學術報告會及其論文集,對於推進近代史研究所學術研究的深入,已顯現出越來越大的影響,並且這種影響已在整個中國近代史研究領域有所...
李宗一,男,1934年出生於河北,1954年考入北京大學歷史系,1959年畢業後,分配到中國科學院近代史研究所(今中國社會科學院近代史研究所)工作,後被評為助理研究員、副研究員、研究員。從1982年起,擔任民國史研究室主任、副所長、研究生院近代史系主任等職。1988年11月4日,因心臟病突發逝世。曾先後赴美國、...
中國社會科學院近代史研究所每年召開一次青年學術研討會,並將與會者提交的論文集結出版,自2000年至今連續出版,可謂近代史所青年學者成長的一個記錄。《中國社會科學院近代史研究所青年學術論壇(2017年卷)》內容涉及近代史上的政治、經濟、外交、社會生活與文化等方面,主要有關於晚清上海租界爆竹燃放問題產生的沖...
《中國社會科學院近代史研究所青年學術論壇(1999年卷)》作者是中國社會科學院近代史研究所,由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在2000年出版。內容介紹 日由社科文獻出版社出版的這本論著,系中國社會科學院近代史研究所培養青年學者,推動青年學者儘快成長,使他們儘早為學界所認識,所接受,爭取使其中一些人成為21世紀中國史學...
第二章 中國現代數學的起步 第一節 前三批庚款留美學生的派遣與中國科學社 第二節 中國第一位數學博士——胡明復 第三節 熊慶來、何魯、段子燮留學法國 第四節 早期中國的數學團體 第五節 北京大學成立數學系 第六節 李儼著手中國古代數學史研究 第三章 中國現代數學群體的形成 第一節 二三十年代的中國大學...
中國社會科學院近代史研究所青年學術論壇(2016年卷)作者:中國社會科學院近代史研究所 編 出版時間:2018-12 頁數:368 書號:978-7-5201-3944-1 關鍵字:中國近代史|青年學者 開本:16 裝幀:平裝 內容簡介 中國社會科學院近代史研究所每年召開一次青年學術研討會,並將與會者提交的論文集結出版,自2000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