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農民工政治參與研究(高洪貴創作政治學著作)

中國農民工政治參與研究(高洪貴創作政治學著作)

本詞條是多義詞,共2個義項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中國農民工政治參與研究》是高洪貴創作的政治學著作,首次出版於2015年5月。

該書既注重從理論層面分析農民工政治參與問題,又從中國特殊國情出發,探求促進農民工政治參與的現實路徑。作者進行了農民工政治參與問卷調查和多例個案訪談,為該書觀點的闡述提供有力的數據支撐。

基本介紹

  • 作品名稱:中國農民工政治參與研究
  • 作者:高洪貴
  • 首版時間:2015年5月
  • 字數:200千字
  • 類別:政治學著作
內容簡介,作品目錄,創作背景,作品思想,出版信息,作者簡介,

內容簡介

該書首先對政治參與理論進行梳理與闡釋,對書中使用的政治參與、農民工及農民工政治參與等核心概念進行界定,然後對中國農民工的產生髮展的歷史和現實處境及社會功能進行描述分析,在此基礎上,對農民工政治參與對於政治穩定、社會和諧、政治發展、政治合法性及城市化進程的價值與意義進行闡述。隨後,對中國政治參與現有制度環境進行簡要分析,之後分析了中國農民工政治參與的基本狀況及特徵,同時以農民工創意討薪為例,對農民工底層的政治參與形式進行闡述。最後,著重分析了影響農民工的制度、文化、經濟等多種制約因素,並對如何促進農民工進行制度化政治參與提出了相關思路和建議。

作品目錄

導論
第一章 中國農民工的基本狀況分析
第二章 從邊緣化到“弱者的武器”:中國農民工政治參與的現實考察
一 農民工的歷史發展及其特徵
二 中國農民工的社會功能與處境
三 農民工政治參與的意義和價值
一 中國農民工政治參與的制度環境
二 中國農民工政治參與的主要方式
三 中國農民工政治參與的主要特徵
四 網路環境下農民工政治參與新動向——以農民工“創意討薪”為例
第三章 從行為偏好到制度約束:中國農民工政治參與的阻礙因素分析
第四章 從制度完善到賦權保障:促進農民工政治參與的現實路徑
一 戶籍制度及政治參與制度不完善
二 教育培訓滯後
三 文化排斥
四 政府失位
五 農民工利益代表機制缺失
六 政治參與成本及信息不對稱
一 政府應確立公民本位的價值導向
二 完善農民工社會融入制度
三 健全農民工政治參與制度
四 培育農民工政治參與的民間組織
五 強化農民工教育培訓制度
六 構建完善的信息公開制度
七 構建農民工非制度政治參與的預防化解機制
結語/附錄/參考文獻/後記

創作背景

農民工的政治參與狀況事關政治穩定與社會和諧,意義非凡。中國農民工群體是在改革開放的進程中漸趨壯大的,他們進城務工的歷史進程,不僅僅是經濟收入增長和視野開闊的歷史,更是政治權利改善和利益表達渠道拓寬的歷史。農民工作為日益成長的新興社會階層,對中國經濟發展起到了巨大推動作用,已經成為城市和農村繁榮進步的中流砥柱。但是他們對中國公共生活的影響卻遠遠不及,呈現出經濟影響力與政治影響力的不平衡現象。農民工群體所享有的政治資源相當匱乏,他們的政治訴求無法及時有效地成為公共議題,更多的時候,只能通過表演性質的行動表達這個群體的利益訴求,從中展示作為“弱者的武器”的現實力量。基於此,《中國農民工政治參與研究》探求了促進農民工政治參與的現實路徑。

作品思想

該書作者認為,農民工政治參與的制度環境劃定了其政治參與的基本界限。農民工民主權利的真正享有、其政治參與的發展程度是和政治參與制度環境的健康發展息息相關的。在中國,由人民代表大會制度、民主協商制度、公共聽證制度、信訪制度、基層民眾自治制度等構成的參與制度與農民工實際的政治參與過程不相適應,存在著制度空置的缺陷。制度內的政治參與渠道因其缺少保障機制而流於表面化。在當代這種以經濟建設為核心的社會進程中,經濟發展速度的提升是各級政府永恆不變的主題。只要不影響社會穩定和政治秩序,不發生大量農民工聚集式的群體性事件,政府不會關注保障農民工民主權利的表達和機制完善問題。這就造成了參與性制度雖然存在,並在巨觀領域內為農民工政治參與撘建了平台,但卻沒能使大多數農民工在這種制度環境內自由平等地表達自己的利益訴求。
作者通過實證研究和對問卷調查結果分析表明,從農民工的政治常識和政治態度方面講,農民工對於國際國內的基本政治知識掌握相對缺乏,缺乏基本的政治素養訓練,缺少知識與技能培訓的平台。同時,農民工對於自身政治參與活動的價值認知相對模糊,政治關心呈現喜憂參半的特徵,他們政治參與的效能感偏弱,對黨和政府的政治信任度較高。也是研究制定農民工參與政治戰略的關鍵所在。選舉是農民工政治參與的重要方式之一。問卷調查結果表明,農民工選舉型政治參與呈現流出地與流入地的雙重邊緣性。不參與選舉的理由是:沒機會、沒資格、沒時間、沒經濟實力、沒興趣,這些都使這個群體的選舉權與被選舉權等基本權利在無形中喪失。在農民工有限的政治參與行為中,政治參與的功利性、不均衡性,政治參與的強度不高等特點也比較明顯。由於制度環境設計的農民工政治參與渠道受阻,他們又在現實生活中遇到需要利益表達進而影響政策過程及結果的強烈需求。這種政治參與需求與政治參與制度供給之間的錯位,造成了農民工在體制外尋求出路的局面。在網際網路時代,很多農民工善於利用日益完備的信息資源,敢於維護自身合法權益,更多的是以非制度化形式表達自己的利益訴求,進而影響政策出台的過程。在階層利益衝突日益加劇的現實社會生活中,農民工權益遭受嚴重損害的事件比比皆是,影響社會穩定的農民工群體性事件頻頻發生就是一個明證。農民工非制度化政治參與也容易與違法犯罪的暴力活動相互關聯與相互滲透,其對政治穩定和社會整合提出了新的挑戰。
在如何有效解決農民工政治參與存在的問題方面,作者提出以下觀點:一是要樹立公民本位的精神,並從制度安排入手解決農民工的社會融入問題及政治參與問題,只有農民真正融入城市社會,農民工政治參與問題才具有解決的可能性空間。二是改革和創新農民工政治參與制度機制,拓展參與渠道。三是政府大力培育農民工社會組織的健康發展,提高農民工自組織能力,以實現社會公共領域中的協商民主,同時加強對農民工的素質教育,如文化教育、法律教育、政治技能教育、民主意識教育等,以增強農民工的政治素質和政治參與能力。

出版信息

書名
出版時間
出版社
ISBN
《中國農民工政治參與研究》
2015年5月
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978-7-5161-6149-4

作者簡介

高洪貴,男,1973年11月出生,法學博士。現任黑龍江省社會科學院政治學研究所行政學研究室主任,副研究員。行政學黑龍江省級領軍人才梯隊後備帶頭人,黑龍江省宣傳文化系統“六個一批”青年人才。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