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展歷史
1956年,吉林省特產試驗站成立。
1957年,吉林省特產試驗站定名為吉林省特產研究所。
1959年,毛皮動物研究部分歸屬中國農業科學院,成為中國農業科學院毛皮獸研究所。
1981年,中國農業科學院毛皮獸研究所定名為中國農業科學院特產研究所。
2011年11月27日,中國農業科學院特產研究所正式入駐長春市,位於長春市淨月經濟開發區。
科研條件
人員編制
據2018年8月特產研究所官網顯示,特產所擁有在職職工504人,其中科技人員336人,高級職稱68人,部級突出貢獻專家10人,享受政府特殊津貼專家4人,吉林省高級專家3名,科技人員中具有博士學位19人,碩士學位90人。
享受政府特殊津貼專家:吳威、程世鵬、沈育傑、楊福合
吉林省高級專家:吳威、沈育傑、楊福合
科研部門
據2018年8月特產研究所官網顯示,特產所設有10個研究室,9個實驗室,1箇中國農業科學院經濟動物疫病研究中心,1個吉林省重點實驗室,1個吉林省工程技術研究中心,2個吉林省科技創新中心;成立了吉林中特生物技術有限公司、吉林特研藥業有限公司、吉林中農特研飼料有限責任公司、中國農業科學院特產研究所參茸製品有限公司等4個獨立核算企業,還建有農業部長白山生物資源野外科學觀測實驗站。
中國農業科學院研究中心:中國農業科學院經濟動物疫病研究中心
吉林省重點實驗室:吉林省中藥現代化種植(養殖)技術重點實驗室
吉林省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吉林省現代中藥工程技術研究中心
吉林省科技創新中心:吉林省中花材及飲片加工轉化科技創新中心、吉林省特種動物生物製品科技創新中心
院研究室:特種經濟動物、野生經濟動物預防獸醫學、經濟動物人獸共患病、藥用植物、特作園藝、動物生物技術、觀賞動、特產經濟、產品加工、新藥創製
院實驗室:特種經濟動物飼料與營養、繁殖技術、遺傳育種,經濟植物栽培、植保、植物營養,生物技術,特種經濟動物病毒學、野生經濟動物人獸共患病
設施資源
據2018年8月特產研究所官網顯示,特產所該所擁有各種大型儀器145台件;圖書館藏書3.6萬餘冊。
合作交流
據2018年8月特產研究所官網顯示,特產所與紐西蘭、韓國、美國、加拿大、新加坡、澳大利亞、俄羅斯、朝鮮等國科研單位、大專院校建立了科技交流與合作。
科研成就
科研成果
據2018年8月特產研究所官網顯示,特產所共承擔各類研究項目490項,獲得各類各級科研成果310項,獲獎成果196項,70的科技成果已推廣套用,共培訓農民近二十萬人次,科技貢獻累計新增效益達2450多億元。
2015年,特產研究所共獲得國家自然科學基金資助9項,立項數量較去年增加80;其中,由溫永俊博士主持申請的“狂犬病強毒株糖蛋白干預神經突觸體第質釋放循環功能的分子機制”獲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面上項目資助,支持資金63萬元。其餘8項為青年基金,共獲156萬元資助。
2013年,特產研究所張海華“EGF對水貂毛囊發育調節機制研究”、郭利“自噬在牛病毒性腹瀉病毒不同生物型感染宿主細胞中的作用及相關基因表達研究”、朱言柱“鋁致大鼠腸黏膜免疫耐受消失的TLR9/NF-kB信號轉導機制”3個項目喜獲青年科學基金批准立項,經費總額70萬元。
學術期刊
《
特種經濟動植物》設有毛皮動物、經濟動物、特色禽類、專家答疑、疾病防治、花鳥蟲魚、信息薈萃、經濟植物、藥用植物、特色蔬菜、果樹園地、產品加工、植物醫院、供求信息等欄目。
《
特產研究》(原名《特產科學實驗》)主要欄目有研究報告、套用技術、測試分析、專論綜述等;為國家科技部中國科技核心期刊、RCCSE中國核心學術期刊、《CAJ-CD規範》執行優秀期刊。
人才培養
學科建設
據2018年8月特產研究所官網顯示,特產所設有4個二級學科博士學位授權點,5個二級學科碩士學位授權點。
二級學科博士學位授權點:特種經濟動物飼養、預防獸醫學、藥用植物資源學、果樹學
二級學科碩士學位授權點:野生動植物保護與利用、特種經濟動物飼養、預防獸醫學、藥用植物資源學、果樹學
教學建設
據2018年8月特產研究所官網顯示,特產所在讀研究生62名。
文化傳統
定位:立足產區、面向全國、服務“三農”
現任領導
職務 | 姓名 |
---|
所長、黨委副書記 | 李光玉 |
黨委書記、副所長 | 梁波 |
黨委副書記、紀委書記 | 田欣 |
副所長 | 王英平、李滋睿 |
資料來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