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農村居民消費不足的制度性原因及巨觀後果研究是一篇朱紅恆著的論文
基本介紹
- 中文名:中國農村居民消費不足的制度性原因及後果研究
- 關鍵字:農村;農民;消費水平;農民收入
- 導師:董輔礽,袁鋼明
- 學科專業:政治經濟學
- 學位級別:博士論文
- 學位授予單位:中國社會科學院
- 學位授予時間:2007
- 館藏號:F126.1
- 館藏目錄:2009\F126.1\2
中國農村居民消費不足的制度性原因及巨觀後果研究是一篇朱紅恆著的論文
中國農村居民消費不足的制度性原因及巨觀後果研究是一篇朱紅恆著的論文中文摘要經濟發展的終極目標是提高人們的福利水平,而福利水平的提高最主要的是依賴消費水平的提高。並且,與投資和出口相比,消費需求是在長期內保持經濟持續均衡增...
農村居民消費水平過低造成經濟運行中總需求不足,導致經濟成長方式投資率過高,過度依賴出口等問題。本書認為提高農村居民收入才能讓農村居民有能力消費,而完善社會保障制度才能讓農村居民敢於消費,改革農村金融制度讓農村居民有條件消費。作者簡介 曾凡惠,女,漢族,1977年2月出生,碩士研究生畢業,自2005年7月進入河南...
《中國農村居民消費水平與消費結構研究》在定性分析的基礎上,通過建立計量經濟模型實證分析了我國農村居民的消費水平及消費結構的特徵及影響因素,得到如下的研究結論:1.關於我國農村居民消費水平的研究結論 (1)我國農村居民消費水平在波動中呈現上升趨勢;農村居民恩格爾係數由1978年的0.58下降到2008年的0.44,恩格爾...
農村居民消費問題除了眾所周知的城鄉消費差異和區域消費差異外,由基尼係數引發的群體內部消費差異也日益凸顯。《中國農村居民消費行為及影響因素研究》以消費理論為邏輯起點,綜合運用理論分析、問卷調查及統計分析等研究方法,在對我國農村居民收入、消費水平及消費結構進行分析的基礎上,對不同收入組農村居民消費行為展開...
《中國農村居民消費及其影響因素分析》運用消費經濟理論,採用實證分析方法,對中國農村居民消費變動的特徵、規律性及影響因素進行了比較全面的分析與探討,以期獲得有益的研究成果,為啟動農村消費市場提供理論與政策依據。消費在經濟成長中具有重要的作用,這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消費對經濟具有直接與間接拉動作用;消費...
《我國農村居民消費的非收入影響因素研究》內容介紹:改革開放30多年以來,我國農村居民的消費水平迅速提升。由1978年的116.06元到2007年的3 223.85元,農村居民每年的人均生活消費支出增長了近30倍。與此同時,消費結構也得到了很大改善,日常消費支出正逐漸由生存資料消費型向發展、享受資料消費型轉變(範金等,...
五、重要保障:提升農村流通效率,改善農村消費環境 六、智力儲備:持續重視對農村居民消費的深人研究 附錄 參考文獻 致謝 前言 擴大消費尤其是擴大居民消費,無疑是中國。經濟在今後相當長時期內最重要的命題之一。在中國,居民消費占GDP的比重低且不斷降低,一個非常重要的原因就在於占總人口50%以上的農村居民消費...
《不確定性條件下中國農村居民的消費行為研究》是2016年出版的圖書,作者是陳冲。 內容簡介 改革開放的30多年,也是中國經濟轉軌和農村改革的30多年。在這一轉軌和改革過程中,由於改革的過渡性制度安排、決策者的有限理性和“非帕累托改進”的性質等因素,使得農村居民的生活中充滿了各種各樣的不確定性。但是無論...
第三章 中國經濟轉型與發展特徵和居民消費儲蓄行為典型事實 節 中國經濟轉型與發展特徵分析 第二節 中國居民家庭消費儲蓄行為的典型事實 第二篇 巨觀分析篇 第四章 中國居民消費傾向波動的實證分析 節 問題的提出與相關文獻回顧 第二節 狀態空間模型設定 第三節 中國農村居民消費傾向波動的變係數模型估計 第四節 ...
農村居民消費的滯後性是導致中國居民整體消費不足的重要原因。不僅嚴重製約農村經濟的發展,更成為影響國家經濟發展全局的“桎梏”之一。2013—2019年,農村居民人均消費支出雖然保持了6.83%的年均實際增長率,但是各年份的消費實際增長率呈現出放緩的趨勢。《中國農村居民消費行為的社會互動效應研究》即是在這樣的背景下...
而目前我國居民消費對經濟成長的貢獻和拉動作用漸弱的主要原因之一在於農村居民消費水平低。我國農村人口占總人口的比重較大,而消費水平較為低下,城鄉差距不斷擴大,嚴重抑制了消費總需求的擴張。同時,農村居民消費結構層次低、升級受阻也在相當程度上制約著我國產業結構的最佳化調整。因此,研究農村居民消費需求對我國...
3.促進河南農村居民收入增長的長期路徑與政策研究,2011年度河南省政府決策研究招標課題,主持。4.我國經濟成長方式轉變過程中就業重構與城鄉收入差距研究,2012 年國家社會科學基金項目,主持。3、專著 《中國農村居民消費不足的制度性原因及巨觀後果研究》,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11.12。獲河南省社會科學優秀成果二等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