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農村半月刊

《中國農村半月刊》1946年10月創刊於廣州,半月刊,陶鎔主編,廣州中國農村社發行,社址位於廣州沙面復興路34號,侯哲華為社長兼發行人。發行第1期後,由《中國農村月刊》繼承。

基本介紹

  • 中文名:中國農村半月刊
  • 語種:中文
  • 創刊時間:1946年
  • 出版周期:月刊
欄目方向,文化傳統,

欄目方向

刊物屬農村刊物,意在使讀者明了農村問題之重要,主要刊登有關農村問題的研究論著、短評和描述農村破敗情形的通訊,及介紹外國經驗的譯著。
刊物封面圖畫為農民驅使犁牛耕地的農村場景,刊中設有短言、論著、農村通訊、譯述、時論拔萃等欄。其中“短言”刊,主要刊登批判農村經濟凋敝,同情農民生活苦難的言論,以及檢討農村政策的文章,典型如《縣太爺與“觀音土”》該文以諷刺的筆調對美國貨大量輸入,衝擊中國經濟的情形加以批判,並撰述了湖南報紙上一段縣太爺與觀音土的故事,藉以批判地方官員的橫徵暴斂,並揭露出農民依靠觀音土維持生命的悲慘處境。“論著”,主要刊登有關農村政策的理論研究,及農村問題的檢討、建議等文章,如凃先球的《“二五減租”對中國社會生產力之解放及應具前提》,從歷史變遷、經濟學的含義推論了“二五減租”的意義和它實現的前提。另外,李維之的《當前中國農村迫切的問題》,《漫談農村問題》等文章則討論了農村問題的解決辦法。此外,還有國外農村發展建設經驗的介紹,如王天佑的《略論美國農業經濟的發展》“農村通訊”欄,主要刊登有關各地農村情形的報告,多關注災荒、高利貸、二五減租等農村問題或農村政策對農民的影響。“譯述”,主要刊登農業技術,農村經濟改革方面的研究論著。“時論拔萃”主要刊登討論中國農村改革的優秀文章,如吳大琨的《工業化與中國農村經濟改革》。最後,刊中還刊有廣東及南洋等地的所產的藥品和銀行、菜館、酒家、照相館、印刷社、實業公司等的廣告。
《中國農村半月刊》是一份意在反映中國農村問題的農村刊物,刊物以揭露農村問題,研究解決辦法為目標,所刊文章對於增進發行地民眾對中國農村問題的了解具有一定的作用。

文化傳統

《創刊詞》侯哲華
在反日本法西斯全面勝利了一年來的今日,儘管國外資本主義已高度發達,電化科學已代替了蒸汽和人工。儘管我們抗戰八年贏得了勝利,農村起了急劇的變化,然而,歸根結底,我們中國還是逃不了“以農立國”的範疇。所以我們這個天賦的“亦富亦強”而事實上“不富不強”的國家,要是希望強和富的話,則“農村問題”,這無疑問的,便是我們當前最基本的問題。由於我們中國社會在一般發展法則之外,具有“以農立國”的特殊法則,擁有著占人口百分之八十以上的農民群,所以我們有充分的理由可以相信,假如農村問題得到合理的,澈底的解決,則我們中國的富和強,是可以“指日而待”的。此其一。
抗戰勝利一年以來,國內黨派鬥爭日趨猛烈,縱自以觀,從冰天雪地的東北,到浩蕩的黃河,從浩蕩的黃河,到溫暖的長江,從溫暖的長江,到靜靜的珠江,到處聽到了喊殺聲,嗅到了火藥味。但我們的看法是:假如不從已破產了的農村,加以急切的救濟,合理的改良,而著重於政權的“你爭我奪”。不從最基本的民生問題著手,而引起戰禍,摧毀人民,破壞農村,這樣做法,不是“矯枉過正”,便是“隔靴搔癢”。此其二。
戰後我國的復興建設,千頭萬緒,即以農村而論,經過了八年來戰爭的破壞,田地荒蕪的荒蕪,農村康樂的再建。這些都是戰後農村所產生的問題,而這些問題,都是需要迫切加以合理解決的。否則,在已發生了局部災荒的農村,全面崩潰,馬上就會到來。此其三。
基於上述三點理由,我們已很清楚知道,農村問題的重要性,這也就是我們發行本刊的意義和理由。
這本小小的刊物,今日能夠在和煦的南方,革命的搖籃底廣州,與讀者見面,我們是慶幸和自慰的。在力量上,我們雖則是感覺孤單,微薄,但主觀上,未嘗不想把我國農村範疇內的各項問題,提供於廣大人民的面前,喚起人民對這個問題的關心,注視。不斷的提出,討論,批評,庶使各項問題得到良好的決策。但這只是我們本身的想法,事實上能夠做到的程度如何?還是需要廣大的人民,讀者,作者,給我們以不斷的鼓勵,支持,教正!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