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記者職業身份認同的建構與消解》是華中師範大學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甘麗華
基本介紹
- ISBN:9787562269229
- 作者:甘麗華
- 出版社:華中師範大學出版社
- 出版時間:2015年
- 頁數:152
- 定價:26
- 裝幀:平裝
內容簡介
作者甘麗華從“記者職業身份認同是社會建構的產物”的理論假設出發,將巨觀的新聞改革發展歷程與微觀的個體職業實踐勾連起來。《中國記者職業身份認同的建構與消解 以記者群體為例》主要採用質性研究方法,力圖對具有重要樣本意義的《中國青年報》記者群體的新聞實踐進行歷史性、整體性、過程性的深入分析,觀照中國記者獨特的職業經歷、精神追求、心靈拷問;結合基於具體個案的“厚描”與案的“理論闡釋”,提出了影響記者職業身份認同的三種關係模式。《中國記者職業身份認同的建構與消解 以記者群體為例》為理解中國記者職業身份認同的決定因素和作用機制提供了新的視角,能為新聞事業的進一步改革提供有益的參考。 章 導論 節 研究背景 第二節 文獻綜述 一、國外研究現狀 二、國內研究現狀 第三節 理論基礎 一、理論假設 二、理論視點 第四節 研究方法與研究架構 一、研究方法 二、研究架構 第二章 機關報模式與記者職業身份的變形 節 國家層面的新聞職業規定 一、“完全的黨報”特徵 二、雙重使命:團中央與全國青年的喉舌 三、開明政治家與記者職業身份的體制內協商 第二節 體制內開放與職業意識的有限導入 一、讀者來信受重視的時代背景 二、讀者來信的特點 三、讀者來信對《中國青年報》記者新聞實踐的影響 第三節 職業身份認同錯位:富有革命熱情的“機關幹部” 一、職業動機:服從組織決定 二、作為批判靶子的“資產階級新聞觀” 三、新聞真實性原則的消亡 第三章 新聞共同體的回歸與記者職業身份的建構 節 從“宣傳本位”向“新聞本位”的轉型 第二節 專業控制:“高水平的一致” 一...(展開全部) 章 導論 節 研究背景 第二節 文獻綜述 一、國外研究現狀 二、國內研究現狀 第三節 理論基礎 一、理論假設 二、理論視點 第四節 研究方法與研究架構 一、研究方法 二、研究架構 第二章 機關報模式與記者職業身份的變形 節 國家層面的新聞職業規定 一、“完全的黨報”特徵 二、雙重使命:團中央與全國青年的喉舌 三、開明政治家與記者職業身份的體制內協商 第二節 體制內開放與職業意識的有限導入 一、讀者來信受重視的時代背景 二、讀者來信的特點 三、讀者來信對《中國青年報》記者新聞實踐的影響 第三節 職業身份認同錯位:富有革命熱情的“機關幹部” 一、職業動機:服從組織決定 二、作為批判靶子的“資產階級新聞觀” 三、新聞真實性原則的消亡 第三章 新聞共同體的回歸與記者職業身份的建構 節 從“宣傳本位”向“新聞本位”的轉型 第二節 專業控制:“高水平的一致” 一、從直接控制到專業控制 二、對下:從單向灌輸到雙向互動 三、從“政治化”向“專業化”轉型 第三節 深度報導:“主體新聞觀”的建構與解構 一、深度報導產生的時代背景和內部動因 二、“張建偉模式”與記者職業身份內部協商 第四節 自我認同:從普羅米修斯到西西弗斯 一、群體特徵:底層生活經驗 二、從普羅米修斯到西西弗斯的角色轉換 第四章 媒介市場化變革與記者職業身份的解構 節 抵抗:天折的公司化改革 一、作為抵抗的“主流大報”轉型 二、“團中央機關報”表述的退場 三、失敗的改革 第二節 商業化收編:記者考核條例風波 一、商業化收編之一:發行 二、商業化收編之二:記者考核 第五章 職業身份認同的建構與分裂 節 認同的力量 一、合法性認同:新聞記者是一種職業 二、抗拒性認同:“職業共同體”的形成 三、規劃性認同:新聞實踐的轉型 第二節 記者職業身份認同建構的邏輯 一、“國家~媒體”邊界關係的突破與職業意識表述 二、“媒體一公眾”邊界關係的建構與職業意識表述 三、記者群體內互動:職業身份認同的內化 第三節 分裂感的正面價值與負面意義 一、“半官、半商、半文、半武”的尷尬 二、收入多元化對職業身份認同的消解 第六章 結論與討論:開放語境中記者職業身份的社會協商 一、“邊緣突破”的困局 二、開放語境中記者職業身份的重構 三、本書的不足 參考文獻 附錄一:訪談提綱 附錄二:訪談記錄(節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