髭蟾(學名:Vibrissa phora)為兩棲綱無尾目角蟾科髭蟾屬動物統稱。
髭蟾為中國特有屬,成蟾棲息在海拔700~1800米林木繁茂的山區。蝌蚪以藻類等為主要食物;髭蟾成蟾體頭部極寬扁;口大、舌大,後端缺刻深;眼大,瞳孔縱置;上頜有齒;背麵皮膚有小細疣粒,構成網狀細膚棱;四肢背面多成縱行,指、趾腹面有粗的縱膚棱;主食蝗蟲、蟋蟀、叩頭蟲、竹蝗、金龜子等多種農林害蟲。
基本介紹
外形特徵,生活習性,生長繁殖,物種分化,種群現狀,保護級別,
外形特徵
蝌蚪大而粗壯,全長可達100毫米以上。後背與尾基交界處一般均有醒目淺色的Y字形斑。髭蟾的蝌蚪期長,易遭天敵吞食,成活率低。蝌蚪需越冬兩次,約3年才變態為幼蟾。雄性髭蟾每年發情期時,上頜邊緣都會長出角質刺。
髭蟾體頭部極寬扁;口大、舌大,後端缺刻深;眼大,瞳孔縱置;上頜有齒;背麵皮膚有小細疣粒,構成網狀細膚棱;四肢背面多成縱行,指、趾腹面有粗的縱膚棱;胯部多有一月牙形淺色斑,長可達10厘米。身體背﹑面均呈藍褐色,亦有灰色。眼色特殊,上半呈藍綠色,下半深褐色。雄蟾上頜邊緣有黑色角質刺,雌蟾上頜邊緣有米色小點。頭部扁寬,前肢長於後肢,趾間有蹼。
雄蟾上唇緣的角質刺在繁殖期後脫落,僅基部有突起的軟組織,以後再角化成刺,每年周期性更替;雌蟾相應部位有橘紅色或米色點。
生活習性
成蟾
成蟾棲息在海拔700~1800米林木繁茂的山區。白晝隱匿在石隙、土洞、雜草或樹根下。夜出覓食,主食蝗蟲、蟋蟀、叩頭蟲、竹蝗、金龜子、等多種農林害蟲。
蝌蚪
蝌蚪以藻類等為主要食物,也吞食小蝌蚪。一般晝伏夜出。經1~2年才能完成變態。
生長繁殖
平時髭蟾不會輕易露面。 到了求偶時節,夜晚時分方在千米高山的林澗中鳴叫。
每年冬天11月上、中旬繁殖(註:多數兩棲動物早已進入冬眠,髭蟾此習性相當奇特)。在山溪內才抱對、產卵,卵灰白色,卵徑約3.5毫米,卵群呈團狀或圓環狀,卵群在水中飄蕩,最後卵粘附於水中石塊上,卵群含卵量多為200-500粒。約半個月的產卵期過後則銷聲匿跡。
髭蟾受精卵約經一個月孵出蝌蚪,蝌蚪也生活在海拔1000米以上的緩流處或回水盪內,全長可達91毫米,其中頭部和身體約長31毫米。蝌蚪背面為深棕色,尾灰棕色,有深色斑,體尾交界處有淺色的“Y”形斑。蝌蚪晝伏夜出,白天隱蔽在石縫內,夜晚以苔蘚、藻類為食,蝌蚪需越冬兩次,約3年才變態為幼蟾。髭蟾的蝌蚪期長,易遭天敵吞食,成活率低。
物種分化
髭蟾為為中國特有屬,現有5種:
①峨眉髭蟾,上唇緣每側有角質刺5~8枚;
②崇安髭蟾,每側多為1枚,產於福建武夷山;
③雷山髭蟾,每側2枚,無聲囊,產於貴州雷山;
④瑤山髭蟾,每側多為2枚,有聲囊,產於廣西瑤山、湖南和浙江等地,
⑤哀牢髭蟾,每側有10~16枚;產於雲南。
種群現狀
髭蟾在中國廣西、四川、江西、貴州、浙江等地有分布,但數量稀少。
在中國四川省的峨眉山、福建省武夷山自然保護區、貴州省梵淨山自然保護區、雷公山自然保護區均有發現,2013年6月四川瀘州發現髭蟾蝌蚪。
物種的種群歷史是進化生物學研究的主要內容,對了解生物多樣性的起源和進化具有重要的意義。已有研究表明,古地質事件和氣候波動對分布於北美、歐洲和中國青藏高原及其周邊物種的種群歷史有著深遠的影響,而對分布於中國南方物種的種群歷史的影響存在較大爭議。本文選擇分布於中國南方的四種髭蟾,即崇安髭蟾(Vibrissaphora liui)、峨眉髭蟾(V. boringii)、哀牢髭蟾(V. ailaonica)和雷山髭蟾(V. leishanensis)為研究對象,利用線粒體DNA (Cytb和ND4)和微衛星(11個位點)作為分子標記,比較研究了它們的種群歷史並推斷其形成原因,研究結果表明:1)除狹域分布的雷山髭蟾外,崇安髭蟾、峨眉髭蟾和哀牢髭蟾三個物種內部均發生了顯著的遺傳分化,崇安髭蟾分化為兩個支系,峨眉髭蟾分化為三個支系,哀牢髭蟾分化為四個支系;2)分布於西南山區的峨眉髭蟾四川種群、哀牢髭蟾和雷山髭蟾在近期發生過快速的種群擴張,而分布於東南山區的崇安髭蟾和峨眉髭蟾湖南、廣西種群在近期保持穩定;3)崇安髭蟾、峨眉髭蟾和哀牢髭蟾三個物種內部支系間的分化時間大約在2-6 Ma,與上新世的氣候波動時間相吻合;4)峨眉髭蟾四川種群、雷山髭蟾、哀牢髭蟾中部和西部種群近期發生快速擴張的時間分別在0.057-0.025 Ma、0.542-0.236Ma、0.364-0.158 Ma和0.168-0.073 Ma,該時間範圍與更新世的氣候波動時間點相吻合。根據上述研究結果,我們推測上新世和更新世的氣候波動在四種髭蟾的種群歷史的形成過程中起著重要的作用。
保護級別
髭蟾屬中的峨眉髭蟾於2000年列入國家林業局發布的保護名錄,2005年被世界自然保護聯盟紅色名錄列為瀕危等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