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西部電影嬗變研究(1984-2012)

中國西部電影嬗變研究(1984-2012)

《中國西部電影嬗變研究(1984-2012)》是中央民族大學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張芸

基本介紹

  • ISBN:9787566004253
  • 作者:張芸
  • 出版社:中央民族大學出版社
  • 出版時間:2013年4月
  • 頁數:232
  • 定價:19.00元
  • 裝幀:平裝
內容簡介
《中國西部電影嬗變研究(1984-2012)》取二十世紀八十年代初期至本世紀前十二年的“西部電影”作為研究對象,以電影社會學、電影文化學、電影符號學等相關電影理論為依據,採用文本細讀、對比分析、史論結合等方法,以意識形態、文化、美學和經濟語境變遷中的中國西部電影創作演變軌跡為軸,通過細讀經典西部電影、新西部電影、西部少數民族電影和西部武俠電影文本,輻射到西部電影的商業化、類型研究,並力求對以往西部電影研究中模糊不清的一些基本問題,如西部電影文本特徵問題、西部電影與新西部電影分期等問題予以合理化的闡釋,從而實現本書研究的意義。 本書並不謀求對近二十多年來西部電影文化的發展作面面俱到的描述,而只是從當下重要的電影現象和文化命題出發,追尋其演變的軌跡,探討西部電影經過怎樣的歷程而到達今天。在思維取向上,堅持從中國電影的現實語境出發,優*化、市場化已經不可避...(展開全部) 《中國西部電影嬗變研究(1984-2012)》取二十世紀八十年代初期至本世紀前十二年的“西部電影”作為研究對象,以電影社會學、電影文化學、電影符號學等相關電影理論為依據,採用文本細讀、對比分析、史論結合等方法,以意識形態、文化、美學和經濟語境變遷中的中國西部電影創作演變軌跡為軸,通過細讀經典西部電影、新西部電影、西部少數民族電影和西部武俠電影文本,輻射到西部電影的商業化、類型研究,並力求對以往西部電影研究中模糊不清的一些基本問題,如西部電影文本特徵問題、西部電影與新西部電影分期等問題予以合理化的闡釋,從而實現本書研究的意義。 本書並不謀求對近二十多年來西部電影文化的發展作面面俱到的描述,而只是從當下重要的電影現象和文化命題出發,追尋其演變的軌跡,探討西部電影經過怎樣的歷程而到達今天。在思維取向上,堅持從中國電影的現實語境出發,優*化、市場化已經不可避免地成為我們時代的基本境遇,為西部電影的發展帶來了更多的可能*,西部電影必須在新的條件下獲取新的形式,重新生成,儘管這是一個有諸多不確定的過程,但西部電影面臨的只能是重新調適,西部電影需要在新的變動中找到自身的位置。西部電影作為一種藝術形式,它的歷史形態是如何演變、發展的?它的文化精神是怎樣傳承、升華的?它的現實命運是如何改變的?這些應該是電影史學界長期以來傾心研究的課題。更具體地說,電影鏡頭面向西部地區生活世界的觀照視角和敘事姿態應該如何確立?西部電影的新策略如何從更廣闊的文化視野角度去深人開掘中國西部電影的新內涵,如何從產業化、機制創新、法律保障等方面對西部電影進行更大的創新,就是我們在優*化語境之下思考的新課題。 事實上,西部電影二十八年來的曲折發展歷程同步於中國當代電影的歷程,我們能夠從中感受到中國電影藝術多舛的命運與光明的前景。也正因如此,西部電影創作嬗變研究,也是對新時期以來中國電影藝術流變、美學精神的一次微觀探析。當經典西部電影的輝煌已成為歷史的定格,我們再研究中國西部電影是否還有意義?答案當然是肯定的。歷史的綿延在西部電影那裡留下了鮮明的印記,中國西部電影從二十世紀八十年代初期到如今的發展歷程,同中國電影一起經歷著中國社會文化的時代轉型,而作為一種獨具魅力的民族電影品牌,又承載了中國電影人*特的*作探索和文化底蘊,表現出獨特的民族審美特徵,考察它們的得失利弊就成為我們反省近三十年中國電影的切人點,當我們對西部電影嬗變做出科學理*的分析時,意味著我們為探索中國電影的現實生存和未來發展的道路提供某種啟示,也是在探尋西部電影再續輝煌的可能*。西部電影的回歸,對中國電影整體文化內涵的提升,以及在靠前電影界重樹中國電影的品牌形象具有非同一般的意義。 張芸,女,蒙古族,內蒙古通遼市人,教授,新聞傳播學院副院長。2011年畢業於北京師範大學藝術與傳媒學院,獲文學博士學位。戲劇與影視學一級學科碩士研究生導師,民族影視學方向負責人,新聞與傳播專業碩士導師。中國高等院校影視學會第五屆理事,民族影視專業委員會理事,內蒙古電影家協會會員。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