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製造業發展研究院

中國製造業發展研究院

中國製造業發展研究院於2006年正式成立,是一個跨學科、跨地區和跨國界的綜合性的實體研究機構,是江蘇省首批哲學社會科學重點研究基地,擔負著服務江蘇經濟社會發展的重任。

基本介紹

  • 中文名:中國製造業發展研究院
  • 外文名:China Manufacturing Industry Development Research Institute
  • 成立時間:2006年
  • 院所性質:綜合性的實體研究機構
院所概況,成立背景,研究團隊,教育科研,研究方向,人才培養,科研項目,發展前景,

院所概況

成立背景

中國製造業發展研究院是一個跨學科、跨地區和跨國界的綜合性的實體研究機構,以首席專家李廉水教授獨立承擔教育部哲學社會科學重大招標項目“東部特大都市圈和世界製造業中心研究(03JZD0014)為標誌,正式籌建於2003年。經過多年的籌建和發展,通過團隊建設、科研方向凝練、重大理論課題的承擔和重大決策諮詢課題的承接等措施,中國製造業發展研究院於2006年正式成立,並於2009年被批准為首批江蘇省哲學社會科學重點研究基地。
中國製造業發展研究院在多年的發展過程中,在團隊建設、科學研究、人才培養和學術聲譽等方面取得了很好的成績,並形成了具有鮮明特色的研究方向。

研究團隊

在團隊建設方面,研究院擁有一支高學歷、高職稱的跨學科創新研究團隊,所有專職研究人員全部具有博士學位。研究院下設與中國製造業發展密切相關的製造業技術創新管理、製造業智慧財產權管理、製造業金融管理、製造業信息化研究室等常設研究機構。研究院現有專職研究人員李廉水教授(博士)、Roger R. Srough教授(美國喬治·梅森大學)、曹傑教授(博士)、吳先華教授(博士)、鞏在武教授(博士)、曹廣喜副教授(博士)、劉軍副教授(博士)、崔維軍副教授(博士)和張慧明副教授(博士)等30餘名,並聘有校內外兼職研究人員30餘名,研究人員具備了合理的年齡結構、專業結構、學歷結構和地域結構。

教育科研

研究方向

研究院在堅持科學發展觀的前提下,緊緊圍繞江蘇“兩個率先”等經濟社會發展等戰略,以促進江蘇全面小康社會和基本實現現代化建設的目標為指引,以江蘇製造業乃至中國製造業發展過程中的重大問題為主攻方向,以為黨和政府的決策管理提供政策建議為歸宿,從巨觀、中觀和微觀等三個層次,綜合利用管理學和經濟學等學科成熟和前沿理論,採用國內和國際主流研究範式,在前人研究的基礎上,並結合研究院人員的前期研究積澱,從理論研究和實務研究等兩個方面,將有關內在的經濟學原理和外在的可操作性管理方略等相結合,進行深入研究。具體來說,研究院的近期主要研究領域包括:
在中國製造業發展的巨觀研究方面
主要從國家自主創新的角度,對中國製造業發展的相關問題進行理論研究和實務研究,為後續的江蘇區域製造業發展提供前期的理論積澱,具體的研究領域包括:
①理論研究主要包括:“新型製造業”的科學內涵及其演化、新型製造業和創新型國家建設之間的互動機理、中國製造業發展的總體評價與預測、中國製造業與現代服務業之間互動機理、中國製造業與新農村之間的互動關係以及基於資源約束的中國製造業發展路徑等;
②實務研究主要包括:中國製造業發展戰略、中國製造業發展路徑選擇、全球化條件下中國製造業自主創新戰略以及中國製造業和世界製造業的協調戰略等。
在中國製造業發展的中觀研究方面
主要利用前期中國製造業發展研究的主要結論和方法,從區域經濟和江蘇省經濟社會發展的角度,對江蘇省製造業和長三角區域製造業發展過程中的重大問題,進行集中攻關研究,具體的研究領域包括:
①江蘇省製造業發展過程中的重大問題研究,主要包括江蘇省製造業發展總體評價和預測、江蘇省製造業發展路徑選擇、江蘇省製造業發展中的產業特徵分析、江蘇省製造業發展中的企業特徵分析、江蘇省製造業發展和江蘇省自主創新能力提升之間的互動關係、江蘇省製造業發展和城市化之間的互動機理、江蘇省製造業和現代服務業以及現代農業之間的互動關係以及基於資源約束的江蘇省製造業發展戰略等。
②基於江蘇經濟社會發展的長三角製造業發展過程中的重大問題研究,主要包括都市圈的基本理論、長三角都市圈演化過程中的江蘇製造業評價和預測、東部特大都市圈和江蘇省製造業發展之間的互動關係、長三角製造業發展過程中的江蘇省製造業的區域競爭力評價與提升對策、長三角製造業發展過程中的江蘇省製造業發展戰略、長三角製造業聯動發展策略以及全球化背景條件下的江蘇省製造業發展路徑選擇等。
在中國製造業發展的微觀研究方面
主要從服務於江蘇省製造業發展、長三角區域製造業發展乃至中國製造業發展過程中重大問題的有效研究等目的出發,對製造業發展研究本身所需要的一些微觀基本理論和方法等進行深入研究,具體的研究領域主要包括:
①製造業發展過程中的智慧財產權管理等問題研究,主要從國家自主創新和區域發展的角度,對製造業發展過程中的自主智慧財產權的有關管理方面的問題進行深入研究,具體研究領域包括:專利經濟學(含專利資產證券化等)、專利制度創新、區域專利戰略、長三角區域智慧財產權戰略以及江蘇省智慧財產權管理(如江蘇省信息產業專利戰略、江蘇省文化產業智慧財產權、江蘇省高校智慧財產權、江蘇省農業智慧財產權以及江蘇省自主創新與智慧財產權管理等)、跨國公司專利壁壘及其應對、企業智慧財產權許可戰略、商業銀行專利戰略、專利許可中專利定價策略以及智慧財產權許可中的非效率及其改進等研究領域。
②製造業發展過程中的技術創新理論、方法及其套用等問題研究。本研究領域主要包括創新型國家建設、區域自主創新、技術集成系統、企業技術創新路徑及其評價、技術創新團隊及其聯盟的激勵與管理、基於價格契約的技術轉移特別是技術許可的相關理論、新興技術管理以及開放條件下江蘇省技術轉移的長效機制等。
③製造業發展過程中的氣象經濟及環境工程管理等問題研究。本研究領域主要依託本校大氣科學和環境工程等學科優勢,一方面,利用現代經濟學和管理學理論和方法,結合氣象科技和氣象管理的發展現狀和趨勢,進行氣象經濟與管理方面的基礎理論和套用研究;另一方面,在大氣環境監測報告、環境績效評估和清潔生產技術等領域已經取得許多研究成果的基礎上,進行環境工程技術的風險評價、環境工程領域技術開發和利用的評價方法、投資決策理論與方法、污染物排放交易及其管理等方面的研究,並進一步在環境污染的生命周期評估、環境管理信息系統、成本分析等方面取得新的研究成果,為政府和企業決策提供新的評估工具。

人才培養

在人才培養方面,研究院有教育部備註的二級博士點和碩士點,並聯合本校大氣科學學院招收氣象學專業博士生(氣象科技創新與管理等方向),並掛靠東南大學招收管理科學與工程專業博士生(技術創新管理方向);同時,研究院招收系統科學、套用數學和系統分析與集成等專業碩士生,並掛靠東南大學招收技術經濟及管理專業碩士生;研究院現有博、碩士研究生20餘名。

科研項目

2009-2011年
1、 全球氣候變暖的碳減排壓力下我國製造業發展研究,2009-2011,國家自然科學基金(70873063),27萬元,負責,正在進行;
2、 中國重化工產業發展中的技術創新理論與對策研究,2009-2010,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重點研究基地重大項目(2007JJD630006),10萬元,負責,正在進行;
3、 氣象服務效益評估方法與技術研究,2008-2011,公益性行業(氣象)科研專項經費項目(GYHY200806017),98萬元,負責,正在進行;
2007-2009年
4、 氣象行業科技人力資源最佳化問題研究,2007~2008,中國氣象局軟科學研究課題(QR2008-28),5萬元,負責,已完成;
5、 江蘇省氣象災害應急管理機制研究,2007-2009,江蘇省科技計畫(BR2007502) 8萬元,負責,正在進行;
6、 和諧社會視野下我國高等教育公平問題研究,2007-2009,國家哲學社會科學(教育科學)課題(BIA060039),7萬元,負責,正在進行;
7、 中國科技人員收入差距調查研究和政策建議, 2006-2008, 中國科協重大政策課題(2006DCYJ09), 30萬元, 負責,已完成;
2004-2008年
8、 基於資源約束與自主創新的中國製造業發展路徑研究,2006-2008,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70573045), 17萬元, 負責, 已完成;
9、 最佳化國家技術轉移推廣體系建設, 2005-2007, 國家科技成果重點推廣計畫(2005EC00160), 80萬元, 負責, 已完成;
10、江蘇省高校人文社會科學“十一五”發展規劃,2006-2007,江蘇省人文社科重大項目,8萬元,負責,已完成;
11、江蘇高校服務地方經濟社會戰略研究, 2005-2006, 江蘇高新技術產業發展項目(JHB05-022), 5萬元, 負責, 已完成;
12、科技巨觀管理國際經驗與中國特色研究, 2005-2006, 國家科技攻關計畫(2005BA905B03), 40萬元, 負責, 已完成;
13、科技支撐和引領經濟發展的內涵與機理研究, 2004-2006, 國家自然科學主任基金項目(70440010), 5萬元, 負責, 已完成;
14、東部特大都市圈和世界製造業中心研究, 2003-2006, 國家教育部哲社重大招標項目(03JZD0014), 50萬元, 負責, 已完成;
15、江蘇省廣播電視“十一五”發展規劃研究,2006-2007,江蘇省廣電局,5萬元,負責, 已完成;
16、滬寧高速公路擴建工程管理研究,2005-2007,江蘇省交通廳,45萬元,負責,已完成;
17、江蘇省糧食現代物流發展規劃,江蘇省糧食局,2005-2006,25萬元,已完成;
18、南京市多媒體產業發展戰略研究,2004-2005,南京市廣電局,10萬元,負責, 已完成;
19、蘇州工業園區“十一五”科技發展規劃研究,2004-2006,蘇州工業園區管委會,10萬元, 負責, 已完成;
20、蘇州“十一五”科技發展規劃研究,2004-2006,蘇州市科技局,35萬元, 負責, 已完成;
2001-2004年
21、區域科技規劃前期研究, 2002 -2005, 國家中長期科學和技術發展規劃專項課題, 100萬元, 負責, 已完成;
22、裝備製造業發展戰略研究,無錫壓縮機股份有限公司委託,2004-2005,4萬元,已完成;
23、蘇州區域創新體系研究,2003-2004,蘇州市科技局,15萬元,負責, 已完成;
24、新時期科技與經濟的關係研究, 2002-2004, 國家中長期科學和技術發展規劃專項課題, 50萬元, 負責, 已完成;
25、東西部聯合創新中心建設方案與運行機制, 2001-2003, 國家科技攻關計畫, 20萬元, 負責, 已完成;
26、加快江蘇科技成果轉化的對策研究, 2003-2004, 江蘇省發改委“十一五”規劃前期研究招標項目, 3.5萬元, 負責, 已完成;
27、上海發展戰略與沿江開發戰略關聯性研究, 2003-2004, 江蘇省哲學社會科學基金重點項目, 3萬元, 負責, 已完成;
28、拉薩科技產業發展的前景與對策研究,拉薩市計委、科技局,8萬元,2004年5月完成;
29、長江三角洲科技計畫體系研究,國家科技攻關分項目,10萬元,2002年4月完成;
30、南鋼集團冶山公司發展策略研究,南鋼集團冶山公司委託,8萬元,2003年3月完成;
31、台灣高科技企業發展規律研究,科技部台辦委託,2萬元,2003年1月完成;
32、拉薩科技企業孵化器建設方案研究,拉薩科技局,2萬元,2001年11月完成;
33、東西部科技合作的模式與途徑研究,2001-2002, 國家科技攻關計畫, 25萬元, 負責, 已完成。

發展前景

研究院作為南京信息工程大學人文社會科學的重要研究基地,將嚴格按照國家、省和學校的相關規定,加強建設,全面落實體制改革、科學研究、人才培養、學術交流、信息資料和諮詢服務等工作,進一步提高研究院整體科研水平和參與國家和地方重大決策的能力,積極申報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重點研究基地,提升南京信息工程大學人文社會科學研究水平,並為促進國家和區域製造業發展做出自己的貢獻。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