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與蘇俄 》宗華主編,中國與蘇俄雜誌社編輯並出版的政治性刊物。該刊創刊於1933年1月1日,月刊,出版地位於南京,社址位於南京中山北路西流灣402號。1934年第3卷第3期後改為季刊繼續發行。館藏最晚為1934年發行的第3卷。該刊編輯多是留學蘇俄和致力於研究蘇俄的知識分子,因而該刊對於蘇俄社會的研究全面深入,對於中國智識界認識蘇俄大有裨益。自第3卷第3期起,該刊每月編印叢書一冊,作為對蘇俄各種單獨問題的研究心得,以供參考。該刊對於研究二十世紀三十年代中國智識界對蘇聯的認知、蘇聯社會實況具有一定的史料價值。
基本介紹
- 中文名:中國與蘇俄
- 類別:政治性刊物
- 創刊時間:1933年
- 出版周期:月刊
欄目方向,文化傳統,
欄目方向
該刊設定有論著、譯述、記載、史料、討論、調查、通信、文藝、紀要等欄目,發表文章內容涵蓋對蘇聯社會發展、政治制度、外交政策、經濟建設、文化教育、軍事力量、科學研究等方面的研究評述。後期增設有俄事述評、國際文庫、參考資料等欄目。還載有對蘇聯社會產生重大影響的政策、文章,例如史達林的《蘇聯第一個五年計畫的總結》,托洛茨基的《蘇聯經濟危機》和其他作者的短篇文學作品。具體來說,論著欄目載文探討中國共產黨內斗與斯達林的關係、蘇俄外交政策解析、國際形勢中的美俄關係、中俄關係等國際政治與外交領域的國際問題;譯述欄目刊載介紹蘇聯政治制度、經濟計畫、行業發展概況等的作品翻譯;討論欄目刊載中俄外交與中國民族復興、國際政治動向、俄國文化批評等之間的關係;記載欄目,刊載蘇俄社會寫真、介紹蘇聯實業、教育、文化等方面的文章;史料欄目記載有《史達林政治生活史》、《留俄學生政治鬥爭史》等資料;調查欄目刊載有蘇聯紅軍的調查報告;文藝欄目刊載留學蘇俄的散文日記;通信欄目刊載華僑通信;紀要欄目刊載蘇俄大事記。
該刊第三卷第1期和第2期,事蘇俄經濟建設專號。詳細登載了蘇俄經濟政策、工農商業的發展概況。該刊同人認為國內智識界對於蘇聯的評價毀譽參半,因而創辦該刊研究蘇俄的初衷在於以客觀態度,介紹蘇俄各種材料,並以公正立場,批評蘇俄政治經濟黨務外交的措施。興利除弊、取長補短,以期促進中蘇兩國竭誠合作,進而促進中國民族的復興。
文化傳統
《發刊詞》:
最近數十年來,中國青年感於本身環境之不滿,炫於舶來主義之新奇,不問是非,兼收並蓄,摭拾一二,廣為宣傳。思想所趨,日形靡雜。原其初心未嘗不以救國拯民為志,究其結果,則國未救而民先病。流弊之深,有若是者;斯蓋體格不強,精神渙散,意志薄弱,缺乏主張,有以致之。偏激失中,罔足為訓。雖然,盲從不可,因噎廢食尤不可。世每有抨擊共產主義,因而痛惡蘇俄謬極誤!在此世界經濟恐慌。國際戰雲瀰漫,滿洲局勢愈形緊張之時,蘇俄舉足輕重,地位不容忽視。我國為切身利害計,尤應對之澈底了解,刻不容緩。反觀我智識界之於蘇俄或則肆意謾罵,詆為洪水猛獸;或則附和誇大,視為塵世天堂,毀譽參半,真相莫明。衡以客觀態度,研究精神,兩者俱非,殊為遺憾!平心論之:俄人堅忍剛毅,宏大深沉,國性民風,頗堪取法,其五年計畫之成功,國家民族之復興,皆基於是。即無馬克司主義操縱人心,而奮發有為,亦斷非沒落氣象,反之主義縱臻完美,而民氣消沉,奉行不力,則效果所得,恐亦甚微。蓋事在人為,成敗關係,首繫於是。置人論事,徒見不當。若我國則固有,先總理本數十年革命經驗所主張之三民主義,在適合國情,闡揚大道,平穩通達,足以放天下而不疑,恪守篤行,惟在同志者之努力而已。
本刊同人,或曾留俄有年,或富有研究蘇俄興趣,對於蘇俄一切政治經濟之設施,社會文化之進展,及其日前實況,將來趨向,略有所得,不揣譾陋,謹以所力所知,忠實供獻,藉資借鏡。宗旨所在,敢告國人。綜觀國際情形,中俄二國尚竭誠合作,提掖互助,則世界大勢,必為轉移,豈僅兩國一時之利?此則明眼共知,有識共察,凡我讀者,倘能藉本刊而明瞭蘇俄,取長去短,興利除弊,對於我國之現在與將來有所啟發領悟,鑑戒改造,則力薄獲豐,本刊幸甚!同人幸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