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耕地轉換價值的感知與分配研究》是依託北京大學,由蔡運龍擔任負責人的面上項目。
基本介紹
- 中文名:中國耕地轉換價值的感知與分配研究
- 項目負責人:蔡運龍
- 項目類別:面上項目
- 依託單位:北京大學
項目摘要,結題摘要,
項目摘要
針對中國改革開放以來劇烈耕地轉換過程中產生的一系列社會衝突,引入結構主義地理學關注社會正義和人文主義地理學人對空間和大地的經驗的視角和研究方法,以價值的感知和分配為切入點,選擇城市化發展處於不同階段的珠江三角洲、長江中游城市群、西部某城市圈,以及不同類型生態退耕的貴州山區(還林)、青海三江源區(還草)和洞庭湖區(還湖),對耕地轉換的價值進行評估,研究耕地轉換增值的流向和分配、各方對耕地轉換價值的感知、決定耕地轉換價值及其分配的因素,以及化解耕地利用衝突的途徑。本項目抓住土地變化中更深層次的社會關係、體制安排、社會心理、利益衝突等問題展開研究,力圖為治本之策提供科學依據;也引入當代西方地理學已成潮流的重要思想和方法,結合中國國情研究實際問題,提供與國際接軌、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的科研範例。
結題摘要
針對中國改革開放以來耕地向建設用地、生態退耕劇烈轉換過程中產生的一系列社會衝突,引入當代西方地理學“關注社會正義”和“人對空間和大地的經驗”的視角和研究方法,以“價值的感知和分配”為切入點,選擇不同尺度(全國及分省、中流域、城市、村鎮、地方等)區域,評估了耕地轉換的生態服務價值、經濟效率和環境影響,調查了農戶對耕地轉換價值的感知,揭示了決定耕地轉換價值及其分配的因素,提出了化解耕地利用衝突的途徑和對策。 退耕還林使生態系統服務價值顯著增加,增值部分高於退耕的財政成本,農戶在其中獲得的收益在40%~80%之間;影響農戶耕地價值感知的因素有現實耕地生產條件、生態恢復項目經歷、農戶與外界溝通的機會、農戶的地位與責任、耕作在農戶家庭生計中的地位、農戶對目前耕作生活的滿意程度、農戶對耕作的主觀重視程度、農戶開闢新生產途徑的主觀意願等;影響農戶退耕意願的因素包括戶主年齡、耕地種植收入、家庭總收入、行政動員等;生態恢復政策需從循序漸進、靈活多樣、發揮農業與農村多功能性、生態恢復效益宣傳機制等方面進一步完善。農戶對耕地徵用為建設用的感知主要受耕地數量、區位條件、耕地開發階段等因素的影響。 建設用地擴張仍是在中國經濟成長的重要要素,但中國建設用地利用效率仍較低,多數省份的要素投入平均綜合效率也較低;單位建設用地的碳排放強度總體呈上升趨勢,生態足跡和生態赤字總體呈擴大趨勢;建設用地生態承載力占總生態承載力的比例在經濟較發達省份較大,而不發達省份較小;人口、人均國內生產總值、建設用地仍然是影響能源生態足跡的主要因素。財政分權與土地制度缺陷耦合,是造成建設用地無序擴張和低效利用的重要原因;提出了建立城鄉統一的建設用地市場、嚴格實施城市用地擴張管理政策、改革國有土地出讓方式和收益分配機制、完善土地利用規劃環境影響評價體系等方面的政策建議。 研究過程中發現,土地利用和農業的多功能性、耕地保護的底線、土地利用與產業結構最佳化等都與耕地轉換價值的感知與分配有關,也進行了相應的理論、方法和案例研究,獲得了一些成果。 本項目研究了土地變化中的社會關係、體制安排、社會心理、利益衝突等深層次問題,可為治本之策提供科學依據;也引入當代西方地理學已成潮流的重要思想和方法,結合中國國情,提供了與國際接軌、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的科研範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