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考古學大辭典

中國考古學大辭典

《中國考古學大辭典》是2014年3月上海辭書出版社出版的考古學辭典類工具書。

《中國考古學大辭典》收錄中國考古學詞目5000餘條,選收範圍涉及考古學基本概念、理論與方法,文博考古人物,考古遺蹟,考古遺物,考古遺址與遺物保護,考古學史,考古學文化,以及古城址,宮殿遺址,村落遺址,窖藏,墓葬,石窟寺,古建築等。

2016年2月23日,《中國考古學大辭典》獲得第十四屆“上海圖書獎”一等獎。

基本介紹

  • 中文名:中國考古學大辭典
  • 作者王巍
  • 出版時間:2014年3月
  • 出版社:上海辭書出版社
  • 頁數:900 頁
  • ISBN:9787532640270
  • 類別:辭典
  • 開本:16 開
  • 裝幀:精裝
  • 字數:1763000
成書過程,編寫背景,出版工作,內容說明,書籍目錄,榮譽表彰,編寫人員,作者簡介,

成書過程

編寫背景

中國考古學自20世紀20年代興起以來,已經走過了90多個年頭。幾代考古人薪火相傳,前仆後繼,使中國考古學由小到大,逐漸發展,成果不斷增加,隊伍日益壯大,在國際學術界的地位也不斷提高。隨著中國改革開放的深入和國力的增強,進入新世紀以來,中國考古學迎來了她的黃金時代。隨著中國經濟的發展和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社會公眾的文化素質不斷提升,對考古的興趣日益濃厚,對考古知識的需求不斷增加,從事中國古代史和其他相關學科研究的學者對考古資料的重視程度也與日俱增。然而,考古學是一門專業性很強的學問,從其專業術語,到研究的手段和方法都是一般人所不甚了解的。加之中國考古學自誕生以來經過了近百年的長足發展,考古資料如汗牛充棟,不僅業外人士很難了解其全貌,就連從事考古學研究的學者,對自己研究領域之外的考古成果也往往知之不多。放眼世界,歐美、日本等已開發國家都早已編纂出版多部考古學辭典。中國作為一個有著悠久歷史和豐富考古記錄的國度,卻無一部與中國文化大國地位相稱的考古學大辭典。因此,有必要撰寫一部既能全面反映中國考古學的基本內容、同時又吸收考古發現與研究最新成果,既具有學術性與科學性、同時又能為廣大讀者接受的《中國考古學大辭典》。

出版工作

2014年3月,《中國考古學大辭典》由上海辭書出版社出版。
《中國考古學大辭典》出版工作人員
責任編輯
封面設計
王聖良、趙航、王成偉、劉大立
姜明
參考資料:

內容說明

《中國考古學大辭典》收錄中國考古學詞目5000餘條,選收範圍涉及考古學基本概念、理論與方法,文博考古人物,考古遺蹟,考古遺物,考古遺址與遺物保護,考古學史,考古學文化,以及古城址,宮殿遺址,村落遺址,窖藏,墓葬,石窟寺,古建築等。
《中國考古學大辭典》按概論編、史前編、夏商周編、秦漢至元明清編、遺址與文物保護編、科技考古編六大編分類編排。詞目釋文以解釋及說明性為主,只表述結論性內容,不作考證、論述,並注重體現最新的研究成果。對學術上有爭議的觀點,已有定論的,取用定論;未有定論的,以主流觀點為主,其他諸說並存。

書籍目錄

《中國考古學大辭典》總目錄
目錄
頁數
前言
1-2
凡例
1
分類詞目表
1-44
正文
1-704
附錄
附錄一:中國考古學大事記(1899-2012)
附錄二: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名錄
附錄三:第一批國家考古遺址公園名單和立項名錄
附錄四:全國各省區考古學會名錄
附錄五:全國考古發掘單位名錄(不包括港澳台地區)
705
707
792
853
855
856
詞目筆畫索引
859
參考資料:

榮譽表彰

《中國考古學大辭典》所獲榮譽
時間
所獲榮譽
2016年2月23日
第十四屆“上海圖書獎”一等獎
參考資料:

編寫人員

《中國考古學大辭典》編輯委員會
總主編
王巍
副總主編
白雲翔、陳星燦
總主編
印群
概論編主編
朱乃誠、王仁湘、馮時、何努
史前編主編
傅憲國、朱延平、梁中合、李新偉
夏商周編主編
許宏、唐際根、徐良高、施勁松
秦漢至元明清編主編
朱岩石、龔國強、董新林、趙超
遺址與文物保護編主編
杜金鵬
科技考古編主編
袁靖、趙志軍、張雪蓮
編輯委員
王巍、王仁湘、白雲翔、印群(執行)、馮時、朱乃誠、朱延平、朱岩石、許宏、杜金鵬、李新偉、何努、張雪蓮、陳星燦、趙超、趙志軍、施勁松、袁靖、徐良高、唐際根、龔國強、梁中合、董新林、傅憲國
撰稿人
于成龍、王苹、王錚、王輝、王鵬、王睿、王巍、王小慶、王刃余、王仁湘、王世民、王吉懷、王明輝、王樹芝、王景霞、王新天、王增林、牛世山、文平、方向明、石自社、石應平、葉萬松、葉茂林、付永旭、付仲楊、白彬、印群、馮時、鞏文、呂鵬、朱乃誠、朱延平、朱岩石、朱學文、劉方、劉濤、劉煜、劉建國、劉振東、劉慧姝、齊烏雲、許宏、孫新民、紀仲慶、嚴志斌、社金鵬、李淼、李永強、李存信、李志鵬、李春林、李裕群、李新偉、楊東亞、吳小紅、吳春明、何努、何歲利、何利群、何毓靈、谷飛、汪勃、汪盈、沈欣、沈允寧、沈麗華、宋江寧、張成、張君、張蕾、張興兆、張建峰、張海燕、張雪蓮、陳凌、陳衛東、陳良偉、陳國梁、陳淑梅、林秀貞、林繼來、易西兵、羅明、羅宗真、季連琪、岳占偉、岳洪彬、金文馨、金英熙、金敏求、周振宇、鄭君雷、趙超、趙慶華、趙志軍、趙春青、趙春燕、趙海濤、鐘健、施勁松、姜波、洪石、洪梅、袁靖、聶菲、錢國樣、徐義華、徐龍國、徐良高、徐亮工、高煒、高江濤、郭曉濤、唐際根、唐錦瓊、塗棟棟、黃衛東、黃益飛、黃蘊平、曹淑琴、曹慧奇、龔國強、常懷穎、崔勇、梁中合、彭小軍、董新林、蔣廷瑜、韓建華、韓慧君、程蓓、傅憲國、賴彥融、蔡蓮珍、譚白明、翟勝利、繆雅娟、潘其風
參考資料:

作者簡介

王巍,1954年生,山東榮成人。中國考古學家。1982年畢業於吉林大學歷史系考古專業,進入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任職。主要研究領城為夏商周考古、中國以及東亞地區古代文明起源和古代文化交流的考古學研究。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