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織繡(中國織繡-中國文化知識讀本)

中國織繡

中國織繡-中國文化知識讀本一般指本詞條

這本《中國織繡》由金開誠主編,李文釗編著:織繡我國古代傳統手工繡中的一種精湛的繡法,它是用棉、麻、絲、毛等紡織材料進行織造、編結或繡制的工藝。中國織繡工藝品種繁多,絢麗多彩。主要有刺繡、織錦、緙絲、抽紗、花邊、絨繡、機繡、繡衣、繡鞋、珠繡、地毯、手工編結等。書中還對歷朝歷代各種織繡的收藏與鑑賞提出了相應的要點,可以為有志收藏此類者提供一個比較好的參考。 《中國織繡》適合大眾閱讀。

基本介紹

  • 書名:中國織繡
  • 出版社:吉林文史出版社
  • 頁數:135頁
  • 開本:16
  • 作者:主編金開誠
  • 出版日期:2012年1月1日
  • 語種:簡體中文
  • ISBN:9787547209172
內容簡介,圖書目錄,文摘,序言,

內容簡介

這本《中國織繡》由金開誠主編,李文釗編著,旨在傳播中華五千年優秀傳統文化,提高全民文化修養。該書在深入挖掘和整理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成果的同時,結合社會發展,注入了時代精神。書中優美生動的文字、簡明通俗的語言、圖文並茂的形式,把中國文化中的物態文化、制度文化、行為文化、精神文化等知識要點全面展示給讀者。

圖書目錄

一、中國織繡概述
二、中國古代織繡
三、中國織繡種類及特點
四、織繡品的收藏與鑑賞
五、織繡服飾的圖案
六、宮廷織繡
七、織繡名品

文摘

(一)織繡簡介
中國是蠶絲的故鄉,也是絲織刺繡的發源地。桑麻的種植最早可追溯到新石器晚期,到了商代,絲織工藝開始有了廣泛的發展。及至漢唐時期,桑麻的種植得到了大規模的發展,幾乎每家每戶都會種植,甚至能紡能織也能繡。一般人的衣物多是葛麻織品,高級的絲織品除供貴族享用外,還銷往朝鮮、印度、波斯、羅與。
織繡是我國傳統的民族工藝之一,它是用絲、絨、棉等各種彩色線,在綢緞、布帛等材料上,用一根細小的鋼針上下進行穿刺,從而構成各種優美的圖案、花紋或文字。中國織繡工藝的品種花樣繁多,主要有刺繡、織錦、緙絲、抽紗、花邊、絨繡、機繡、繡衣、繡鞋、珠繡、地毯、手工編結等。
我國織繡的歷史源遠流長,根據考古發現,在距今七千年的河姆渡文化、距今六千年的仰韶文化、距今五千年的良渚文化、紅山文化等新石器文化遺址中都發現了織布的原始工具,也發現了麻的織物殘片。這說明,早在那個時候,中國人就已經開始了原始的織造生產。戰國楚墓中曾出土過兩件繡品,用辮子股針法(即鎖繡)繡成,針腳整齊,線條流暢,圖案豐富多彩,顯示當時的織繡已經達到了一個很高的水平;而在1972年,長沙馬王堆漢墓中出土的大量繡品更是讓人們領略了中國古代織繡工藝無與倫比的精湛技藝。從這些繡品的圖案多為雲紋、鳳鳥、神獸,以及漢鏡紋飾中常見的帶狀花紋、幾何圖案等。其技法也以鎖繡為主,將圖案填滿,構圖緊密,針法整齊,線條極為流暢。東晉到北朝的絲織物多出土於甘肅敦煌以及新疆和田、巴楚、吐魯番等地,所見殘片繡品無論圖案或留白,整幅都用細密的鎖繡全部繡出,成為滿地施繡的特色。
在唐代,織繡工藝有了很大的發展,封建中央設有織染署專門管理生產,分T很細。民間的織繡生產幾乎遍及全國,而且產量很大。唐代織繡工藝努力追求華麗的色彩效果。絲織的品種很多,而以織錦最著名,一般稱為“唐錦”。它是用緯線起花,用二層或三層經線夾緯的織法,形成一種經畦紋組織。因此,區別於唐代以前漢魏六朝運用經線起花的傳統織法,稱漢錦為“經錦”,稱唐錦為“緯錦”。緯錦的優點是能織出複雜的裝飾花紋和華麗的色彩效果。加以唐錦在傳統的圖案花紋基礎上又吸收了外來的裝飾紋樣,所以它具有清新、華美、富麗的藝術風格,唐錦的裝飾花紋有:聯珠紋、團窠紋、對稱紋、散花等。唐朝的刺繡技法仍沿襲漢代鎖繡,但針法已開始轉變運用平繡為主,並採用多種不同針法,多種色線。所用繡底質料亦不限於錦帛和平絹。刺繡所用圖案,與繪畫有密切關係,唐代繪畫除了佛像人物,山水花鳥也漸興盛。因此佛像^物,山水樓閣,花卉禽鳥,也成為刺繡圖樣,構圖活潑,設色明亮。使用微細平繡之繡法,以各種色線和針法之運用,替代顏料描寫的繪畫形成一門特殊的藝術,這也是唐繡獨特的風格。至於運用金銀線盤繞圖案的輪廓,加強實物之立體感,更可視為唐代刺繡的一項創新。
宋代的織繡工藝在唐代的傳統生產基礎上,又有新的發展。宋代織錦的特點是採用小朵花,規矩紋,有變化多樣的八達暈、龜背紋、鎖子紋、萬字流水等,組織規則嚴整,色調沉靜典雅。宋錦除作為服飾、賞賜及貿易外,還作為裝裱書畫的特用材料,為書畫家所樂用。宋代織錦的這種時代特色,使其與唐錦相區別,被稱為宋錦。在宋代,刺繡除了作為實用品外,尤致力於繡畫。自晉唐以來,文人士大夫嗜愛書法並及於繪畫,書畫乃當時最高的藝術表現,至宋更及於絲繡,書畫風格直接影響到刺繡之風格。刺繡時為使作品達到書畫之傳神意境,構圖必須簡單化,紋樣的取捨留白非常重要,這與唐代無論有無圖案皆滿地施繡截然不同。003-007

序言

文化是一種社會現象,是人類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有機融合的產物;同時又是一種歷史現象,是社會的歷史沉積。當今世界,隨著經濟全球化進程的加快,人們也越來越重視本民族的文化。我們只有加強對本民族文化的繼承和創新,才能更好地弘揚民族精神,增強民族凝聚力。歷史經驗告訴我們,任何一個民族要想屹立於世界民族之林,必須具有自尊、自信、自強的民族意識。文化是維繫一個民族生存和發展的強大動力。一個民族的存在依賴文化,文化的解體就是一個民族的消亡。
隨著我國綜合國力的日益強大,廣大民眾對重塑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的願望日益迫切。作為民族大家庭中的一員,將源遠流長、博大精深的中國文化繼承並傳播給廣大民眾,特別是青年一代,是我們出版人義不容辭的責任。
本套叢書是由吉林文史出版社組織國內知名專家學者編寫的一套旨在傳播中華五千年優秀傳統文化,提高全民文化修養的大型知識讀本。該書在深入挖掘和整理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成果的同時,結合社會發展,注入了時代精神。書中優美生動的文字、簡明通俗的語言、圖文並茂的形式,把中國文化中的物態文化、制度文化、行為文化、精神文化等知識要點全面展示給讀者。點點滴滴的文化知識仿佛顆顆繁星,組成了燦爛輝煌的中國文化的天穹。
希望本書能為弘揚中華五千年優秀傳統文化、增強各民族團結、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盡一份綿薄之力,也堅信我們的中華民族一定能夠早日實現偉大復興!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