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過浙江省、縉雲縣博物工作者多年來共同努力,國際權威期刊《科學報告》於2018年2月末正式給縉雲恐龍定名為“中國縉雲甲龍”。 由浙江自然博物館副館長、古生物專家金幸生博士、副研究員鄭文杰和縉雲縣博物館文博研究館員王瓊瑛...
恐龍館外牆上的浮雕,是中國縉雲甲龍,還有腕龍、霸王龍和翼龍。一樓展廳 主要通過真實布展來還原恐龍生活的場景,裡面有1:1復原的縉雲甲龍骨架和胡宅口村出土的化石標本。二樓展廳 通過聲光電、互動參與、恐龍科普文化展板等方式去介紹...
《中國恐龍之勇敢小甲龍》是陸見青、葉劍、羅建軍編劇的特種影片。劇情簡介 以中國恐龍之浙江縉雲甲龍為主角編寫的關於兒童成長的卡通故事,小甲龍小縉由媽媽獨自撫養大,性格內向膽小,偶爾被其他小甲龍霸凌,爸爸回來以後,它從爸爸的身上...
縉雲甲龍:要論“耍大錘”,我可是鼻祖 巨盜龍:世界上“最大盜賊”落網 卡戎龍:龍首形似羊角錘 蘭州龍:長了鴨子嘴的“大牙怪”遼寧龍:素食家族的“食肉恐龍”臨河盜龍:古生物學家的中生代“彩票”臨河爪龍:一指定乾坤 伶盜龍:...
中國縉雲甲龍化石修復 浙江自然博物院 1929年7月27日紅四軍政治部編印的《浪花》創刊號(第一期)保護修復 古田會議紀念館 山東曲阜孔府文物檔案館藏明代服裝保護修復 孔子博物館 南京報恩寺地宮出土阿育王塔變形木胎潤脹復原保護修復 河南...
含恐龍及恐龍蛋化石Paraspheroolithus cf. irenensis,在縉雲壺鎮大山腳發現甲龍的中板、尺骨等脊骨。為氣候乾熱條件下的河流相紅層沉積。下與塘上組、上與赤城山組均為整合接觸。層型剖面厚691米;區域厚175-691米。同物異名:賴家組...
2021年10月,浙江自然博物院的中國縉雲甲龍化石修復項目被國家文物局評選為“2021全國優秀文物藏品修復項目”。2022年4月,被命名為2021-2025年度第一批全國科普教育基地。2022年,浙江自然博物院 、河北博物院、上海市歷史博物館聯合推出 的...
英良達泰龍的前頜骨突出,有與其他大部分甲龍亞科相似的、標誌性的顱部突起,而覆蓋在下頜和喉部的多邊形骨片,就像鎖子甲一樣保護著動物的咽喉,這一特徵在縉雲甲龍(Jinyunpelta)標本中也發現過,尾椎骨被骨化的肌腱包裹,大機率是...
中國文化遺產研究院 上海青龍鎮遺址出土文物保護修復 上海博物館 “京電號”小火輪保護修復 南京市博物總館 河北遵化清東陵紡織品保護修復 中國絲綢博物館 中國縉雲甲龍化石修復 浙江自然博物院 1929年7月27日紅四軍政治部編印的《浪花》...
尾錘 尾錘是爬行動物甲龍類和遠古哺乳動物雕齒獸類擁有的特殊防禦武器,位於尾巴的最末端。尾錘是甲龍類擁有的特殊防禦武器,位於尾巴的最末端。在食肉恐龍來襲時,甲龍就揮動自己的尾巴,用尾錘進行防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