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經濟崩潰論

中國經濟崩潰論

中國經濟崩潰論是國際社會尤其是西方對中國的歷史定位和國際角色認知不完全,唱衰中國經濟和金融市場的行為。或是意圖製造相關輿論,使中國經濟受到打壓,以便從中牟利。

基本介紹

  • 中文名:中國經濟崩潰論
  • 類型:經濟術語
內容,發展,原因,

內容

中國經濟崩潰論並不是什麼新鮮的話題。早在蘇東劇變時,西方就興起了第一波的“中國崩潰論”。那時西方出現了“歷史終結論”,認為中國必然要“被西方資本主義所征服”。
但蘇東劇變後,中國不僅頂住了西方和平演變的壓力,而且不斷完善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制度,進一步推進改革開放進程。西方的“中國崩潰論”不得不把重點轉向經濟,開始唱衰中國經濟和金融市場。
在中國經濟快速發展的進程中,西方有關“中國經濟崩潰”的論調比比皆是。而值得注意的是,西方興起新一輪“中國經濟崩潰論”同時,有關“中國機遇論”、“中國威脅論”、“同舟共濟論”等新的論調也不斷出現。
2010年初以來,針對中國的對外政策,西方又接連出現了所謂“中國傲慢論”、“中國強硬論”、“中國必勝論”等各種奇談怪論。

發展

2002年
美國匹茲堡大學經濟學教授托馬斯·羅斯基在2000年發表了《中國GDP(國內生產總值)統計發生了什麼?》一文。他通過研究中國各省市的經濟統計資料,發現這些資料與中國國家統計局發表的數字有不相符合之處,因而提出了對中國統計數字的疑問。該理論的基礎就是中國實力增長太快,會對世界造成威脅。
羅斯基的觀點在被忽視一段時間後,突然變得身價百倍,成為西方媒體關注的熱點。美國的《新聞周刊》、《商業周刊》,英國的《金融時報》、《經濟學家》等西方主流媒體紛紛把他的觀點重新炒作起來,其原因是西方輿論此時已經改變了風向。在“中國威脅論”並沒有產生某些人預期的效果後,他們突然發現,羅斯基的觀點符合他們的期望,即“中國的經濟成長是虛假的”,“中國的經濟即將崩潰”。
在這一背景下,種種懷疑中國經濟成長的文章紛紛出籠。2002年1月,美國《中國經濟》季刊的主編斯塔德維爾在其出版的《中國夢》一書中把中國經濟比喻為“一座建立在沙灘上的大廈”。他預言中國將出現大規模的政治和經濟危機,並警告投資者“不要輕易把億萬美元的投資扔進中國這個無底洞”。4月1日,美國時代周刊也刊登了一篇題為《中國為什麼造假賬?》的文章,稱中國已“被虛浮的數字淹沒”,“在某種程度上,中國作為經濟大國的名聲是建立在純屬虛假的基礎上的”。
最極端的是美籍華裔律師章家敦2001年7月出版的《中國即將崩潰》一書。章家敦認為,中國四大國有銀行的壞賬“已經高到不能維持的地步”。在中國加入世界貿易組織的衝擊下,中國的對外貿易將出現逆差,而且由於全球經濟不景氣,對中國的投資也會減少。其結論是,“與其說21世紀是中國的世紀,還不如說中國正在崩潰”。他斷言,“中國現行的政治和經濟制度最多只能維持5年”,“中國的經濟正在衰退,並開始崩潰,時間會在2008年中國舉辦奧運會之前,而不是之後”。
2012年
2010年年初,有關“中國經濟站在懸崖”的論調開始在一些西方媒體露頭。進入四五月份,這早以不算“新聞”的舊調子愈發高漲了起來,麥嘉華、詹姆斯·查諾斯、肯尼斯·羅格夫等幾位西方大腕級對沖基金經理及經濟學家,集中向中國經濟的“軟肋”開火。
華爾街著名對沖基金經理查諾斯聲稱,中國飆升的房地產業,是由大量湧入的投機資本支撐起來的,中國的情況比“杜拜”糟糕1000倍,甚至更嚴重”。他甚至懷疑,超過8%的經濟成長,“是中國偽造”的。香港對沖基金“獨立戰略”總裁大衛·羅奇指出,作為全球第三大經濟體的中國已“站在懸崖邊”,“面臨著銀行大規模放貸帶來的不可避免的衝擊”。
哈佛大學經濟學教授羅格夫也不無擔憂地說,中國“因過度放貸引起的經濟泡沫”破滅後,中國的經濟成長有可能將跌至最低2%的水平,並引發一場在10年內都會造成影響的地區性經濟衰退

原因

這些謬論產生的原因,大致有三:
首先是學術上以偏概全的結果。
中國一些企業和地方官員虛報統計數字的現象是存在的,中國的國有銀行也存在呆壞賬,對這點中國政府從來沒有掩蓋,而且正通過體制和法律改革的途徑加以解決。但這些問題有多嚴重?是否會導致中國經濟崩潰?需要有客觀的數據和準確的分析。知名經濟學家任若愚指出,羅斯基的結論過於簡單和草率。
事實上,中國國家統計局對中國統計體系的狀況是很清楚的。國家統計局核算司司長許憲春說,對任何一個國家來講,要做到GDP數據的百分之百準確都是不可能的,但中國的GDP數據基本反映了中國國民經濟發展的客觀情況。中國國家統計局局長邱曉華說:中國經濟一枝獨秀靠的是經濟發展的支持,而不是虛假的數字。羅斯基因學術上不夠嚴謹,推出了錯誤的結論。至於有人別有用心地利用他的文章,就已經出了學術問題的範圍了。
第二是意識形態上的障礙。
在西方一些人的頭腦里,冷戰勝利證明了西方意識形態的正確,任何事情,按照西方意識形態去做才能做好,否則都要失敗。但偏偏中國的經濟發展不符合這一思維邏輯。當出現了與其思維邏輯不符的客觀現實時,他們不去反思這種邏輯是否有問題,而只是認為:事實是錯誤的,中國的統計數字是虛假的,繁榮是虛假的。他們沒有看到世界的多樣性和複雜性,更沒有看到中國這樣一個有眾多人口和地區經濟不平衡的大國,其發展決不是任何模式可以套用的。
第三,霸權主義心態膨脹。
蘇聯解體後,美國的霸權主義心態膨脹。在這種心態的驅使下,美國自然容不得任何國家對其霸主地位構成挑戰。冷戰結束之初,美國曾患上“對手缺乏症”,找不到誰是敵人和挑戰者。中國崛起,而且發展潛力難以估量,美國國內的一部分人因而認定中國將是其主要對手。要打敗中國,就只有一廂情願地希望中國自行垮台。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