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竹子葉蟬》是2012年中國林業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陳祥盛、楊琳。
基本介紹
- 中文名:中國竹子葉蟬
- 外文名:Bamboo-feeding Leafhoppers in China
- 作者:陳祥盛 楊琳
- 出版日期:2012年5月1日
- 語種:簡體中文
- 出版社:中國林業出版社
- 頁數:218 頁
- 開本:16 開
內容簡介,圖書目錄,
內容簡介
葉蟬類昆蟲是竹子上重要的刺吸類害蟲之一,近年來對竹子的危害譽道匪呈上升趨勢。由於葉蟬踏整的個體通常較小,刺吸為害的症狀少芝判匙不明顯,未能引起人們足夠的重視。因而長期以來,國內外對竹子葉蟬類害蟲的研究並不多。有關此類害蟲的基礎資料和防控技術非常缺乏。
陳祥盛、楊琳、李子忠編寫的《中國竹子葉蟬(精)》是竹子葉蟬研究的首部完整著作,可供高等院校、科研、生產等部門從事昆蟲學研究、教學、植物保護、森林保護等工作者參考閱讀。
圖書目錄
前言
第一章 竹子葉蟬研究進展
一、葉蟬概述
二、竹子葉蟬種類及分布
(一)大葉蟬亞科
(二)小葉蟬亞科
(三)隱脈葉蟬亞科
(四)橫脊葉蟬亞科
(五)額垠葉蟬亞科
(六)角頂葉蟬亞科
三、發生及危害
(一)大青葉蟬
(二)緬甸安小葉蟬
(三)其他葉蟬
四、生物學及生態學
五、天敵
六、防治
第二章 種類記述
一、材料與方法
(一)研究材料
(二)研究方法
二、結果與分析
竹子葉蟬種類檢索表
(一)大葉蟬亞科
1.紅紋平大葉蟬
2.點翅斑大葉蟬
3.黑緣條大葉蟬
4.黑紅條大葉蟬
5.隱紋條大葉蟬
6.短凹大葉蟬
7.黑尾凹大葉蟬
8.大斑凹大葉蟬
9.黔凹大葉蟬
10.柱凹大葉蟬
11.大青葉蟬
12.周氏凸唇葉蟬
13.黑條邊大葉蟬
14.頂斑邊大葉蟬
15.枝莖窗翅葉蟬
16.窗翅葉蟬
(二)離脈葉蟬亞科
17.黑顏單突葉蟬
18.黃面單突葉蟬、新組合
19.橫帶無突葉蟬
20.角頂片葉蟬
21.指片葉蟬
22.尖頭片葉蟬
(三)角頂葉蟬亞科
23.安龍柔突葉蟬、新種
24.竹柔突葉蟬、新種
25.雙枝柔突葉蟬
26.短板柔突葉蟬
27.短莖柔突葉蟬
28.凹板柔突葉蟬
29.錐尾柔突葉蟬
30.細莖柔突葉蟬
31.黃氏柔突葉蟬
32.雷公山柔突葉蟬
33.良山柔突葉蟬
34.道真柔突葉蟬
35.武夷柔突葉蟬
36.習水柔突葉蟬
37.雲山柔突葉蟬、新種
38.菸草嘎葉蟬
39.模式竹葉蟬
40.片突竹葉蟬
41.佛坪竹葉蟬
42.黑斑竹葉蟬
43.二紋擬竹葉蟬
44.辣整隻訂雙斑擬竹葉蟬
45.叉莖擬竹葉蟬
46.李氏擬剃盛囑竹葉蟬
47.斑翅擬竹葉蟬
48.黃脈端突葉蟬
49.黑斑雙叉葉蟬
50.又莖合板葉蟬
51.叉突平額葉蟬
52.縱帶光葉蟬
53.異齒吉嶺葉蟬
54.黃斑長角葉蟬
55.雙帶痕葉蟬
56.內突痕葉蟬
57.腹突痕葉蟬
58.白斑額垠葉蟬
59.竹額垠葉蟬
60.李氏額垠葉蟬
61.斑翅額垠葉蟬
62.白足額垠葉蟬
63.黃褐額垠葉蟬
64.沿河額垠葉蟬、新種
65.塔紋新痕葉蟬
66.五斑竹額垠葉蟬
67.截板叉索葉蟬
68.端斑類痕葉蟬
69.單斑木葉蟬
70.希神木葉蟬
71.西藏木葉蟬
72.黑帶擬痕葉蟬
73.安龍帶葉蟬、新種
74.錐板帶葉蟬
75.梵淨帶葉蟬
76.闊橫帶葉蟬
77.白背帶葉蟬
78.綠春帶葉蟬、新種
79.黑頰帶葉蟬
80.黑瓣帶葉蟬
81.雅安帶葉蟬
82.縱條擬帶葉蟬
83.雙錐條背葉蟬
84.峨眉條背葉蟬
85.彎突條背葉蟬、新種
86.彎莖擬狹額葉蟬
87.二點顏脊葉蟬
88.長角顏脊葉蟬
89.錐尾顏脊葉蟬
(四)橫脊葉蟬亞科
90.景洪狹頂葉蟬
91.白邊狹頂葉蟬
92.黑尾狹頂葉蟬、新種
93.黑緣狹頂葉蟬
94.竹斜脊葉蟬
95.黑色冠垠葉蟬
96.白邊脊額葉蟬
97.黑帶脊額葉蟬
98.峨眉消室葉蟬
99.甘肅消室葉蟬
100.赫氏消室葉蟬
101.昆明消室葉蟬
102.中華消室葉蟬
103.雲南消室葉蟬
104.紅條凹片葉蟬
105.曲突凸冠葉蟬、新種
106.細線內突葉蟬
107.黃帶橫脊葉阿甩婚蟬
108.淡色隱脈葉蟬
109.斑駁錐頭葉蟬
110.黑色錐頭葉蟬
111.望謨副錐頭葉蟬
112.綏陽擬片脊葉蟬
113.橫紋擬隱脈葉蟬
114.橫帶角突葉蟬
115.綠春角突葉蟬
(五)剷頭葉蟬亞科
116.卡西亞長頭葉蟬
(六)葉屑體甩蟬亞科
117.彎片窄頭葉蟬
(七)圓痕葉蟬亞科
118.片莖網脈葉蟬
119.黑斑突脈葉蟬
120.普氏叉突葉蟬
121.大貫錐莖葉蟬
(八)小葉蟬亞科
122.緬甸安小葉蟬
123.竹白小葉蟬
第三章 物種多樣性及其危害
一、材料與方法
(一)調查時間
(二)調查地點
(三)調查方法
(四)種類鑑定
(五)危害情況判斷標準
二、結果與分析
(一)葉蟬類昆蟲種類
(二)葉蟬類昆蟲危害情況
三、結論與討論
(一)結論
(二)討論
第四章 緬甸安小葉蟬的生物學特性
一、材料與方法
(一)材料
(二)方法
二、結果與分析
(一)分類地位
(二)形態特徵
(三)分布、寄主及危害
(四)生物學特性
第五章 緬甸安小葉蟬的藥劑防治
一、材料與方法
(一)室內LC50測定
(二)野外藥效試驗
二、結果與分析
(一)室內LC50測定
(二)致死效果差異性分析
(三)野外防效試驗
第六章 綜合防治建議
一、農業防治
二、物理防治
(一)黃板誘殺
(二)燈光誘殺
三、生物防治
(一)保護利用天敵
(二)生物農藥防治
四、化學防治
英文摘要
參考文獻
中文名索引
拉丁學名索引
38.菸草嘎葉蟬
39.模式竹葉蟬
40.片突竹葉蟬
41.佛坪竹葉蟬
42.黑斑竹葉蟬
43.二紋擬竹葉蟬
44.雙斑擬竹葉蟬
45.叉莖擬竹葉蟬
46.李氏擬竹葉蟬
47.斑翅擬竹葉蟬
48.黃脈端突葉蟬
49.黑斑雙叉葉蟬
50.又莖合板葉蟬
51.叉突平額葉蟬
52.縱帶光葉蟬
53.異齒吉嶺葉蟬
54.黃斑長角葉蟬
55.雙帶痕葉蟬
56.內突痕葉蟬
57.腹突痕葉蟬
58.白斑額垠葉蟬
59.竹額垠葉蟬
60.李氏額垠葉蟬
61.斑翅額垠葉蟬
62.白足額垠葉蟬
63.黃褐額垠葉蟬
64.沿河額垠葉蟬、新種
65.塔紋新痕葉蟬
66.五斑竹額垠葉蟬
67.截板叉索葉蟬
68.端斑類痕葉蟬
69.單斑木葉蟬
70.希神木葉蟬
71.西藏木葉蟬
72.黑帶擬痕葉蟬
73.安龍帶葉蟬、新種
74.錐板帶葉蟬
75.梵淨帶葉蟬
76.闊橫帶葉蟬
77.白背帶葉蟬
78.綠春帶葉蟬、新種
79.黑頰帶葉蟬
80.黑瓣帶葉蟬
81.雅安帶葉蟬
82.縱條擬帶葉蟬
83.雙錐條背葉蟬
84.峨眉條背葉蟬
85.彎突條背葉蟬、新種
86.彎莖擬狹額葉蟬
87.二點顏脊葉蟬
88.長角顏脊葉蟬
89.錐尾顏脊葉蟬
(四)橫脊葉蟬亞科
90.景洪狹頂葉蟬
91.白邊狹頂葉蟬
92.黑尾狹頂葉蟬、新種
93.黑緣狹頂葉蟬
94.竹斜脊葉蟬
95.黑色冠垠葉蟬
96.白邊脊額葉蟬
97.黑帶脊額葉蟬
98.峨眉消室葉蟬
99.甘肅消室葉蟬
100.赫氏消室葉蟬
101.昆明消室葉蟬
102.中華消室葉蟬
103.雲南消室葉蟬
104.紅條凹片葉蟬
105.曲突凸冠葉蟬、新種
106.細線內突葉蟬
107.黃帶橫脊葉蟬
108.淡色隱脈葉蟬
109.斑駁錐頭葉蟬
110.黑色錐頭葉蟬
111.望謨副錐頭葉蟬
112.綏陽擬片脊葉蟬
113.橫紋擬隱脈葉蟬
114.橫帶角突葉蟬
115.綠春角突葉蟬
(五)剷頭葉蟬亞科
116.卡西亞長頭葉蟬
(六)葉蟬亞科
117.彎片窄頭葉蟬
(七)圓痕葉蟬亞科
118.片莖網脈葉蟬
119.黑斑突脈葉蟬
120.普氏叉突葉蟬
121.大貫錐莖葉蟬
(八)小葉蟬亞科
122.緬甸安小葉蟬
123.竹白小葉蟬
第三章 物種多樣性及其危害
一、材料與方法
(一)調查時間
(二)調查地點
(三)調查方法
(四)種類鑑定
(五)危害情況判斷標準
二、結果與分析
(一)葉蟬類昆蟲種類
(二)葉蟬類昆蟲危害情況
三、結論與討論
(一)結論
(二)討論
第四章 緬甸安小葉蟬的生物學特性
一、材料與方法
(一)材料
(二)方法
二、結果與分析
(一)分類地位
(二)形態特徵
(三)分布、寄主及危害
(四)生物學特性
第五章 緬甸安小葉蟬的藥劑防治
一、材料與方法
(一)室內LC50測定
(二)野外藥效試驗
二、結果與分析
(一)室內LC50測定
(二)致死效果差異性分析
(三)野外防效試驗
第六章 綜合防治建議
一、農業防治
二、物理防治
(一)黃板誘殺
(二)燈光誘殺
三、生物防治
(一)保護利用天敵
(二)生物農藥防治
四、化學防治
英文摘要
參考文獻
中文名索引
拉丁學名索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