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科學院小良熱帶海岸帶生態系統定位研究站的主要研究內容,既結合已有研究工作積累,進行重大科學問題的探討,又結合國家需求和定位站地處熱帶沿海的地理優勢,進行海岸帶與海島退化生態系統的恢復研究。小良作為曾是生態災難的熱帶沿海台地,它在現代生態問題的探討上,具有無可替代的獨特地位,如關於可持續發展土地利用模式的研究,熱帶森林的可恢復性的探討等,小良站均是理想的研究場所。
基本介紹
- 中文名:中國科學院小良熱帶海岸帶生態系統定位研究站
- 主管部門:中國科學院
研究方向,發展歷史,科研成就,
研究方向
—— 沿海台地土壤侵蝕規律、水土保持措施及其效益評價
—— 海岸帶多層級高效防護林的結構特徵
—— 熱帶雨林的可恢復性研究
—— 沿海台地人工林的生物多樣性與穩定性及生產力形成機制
—— 干擾與受害生態系統的關係
—— 紅樹林對岸區退化生態系統恢復的作用
—— 海岸帶地區的可持續發展研究
—— 沿海生態公益林的結構與功能
—— 沿海濕地保護與利用
—— 潮間帶生物多樣性保持機制與恢復重建
發展歷史
中國科學院小良熱帶海岸帶退化生態系統恢復與重建定位研究站始建於1959年,是由中國科學院華南植物園與茂名市水土保持研究所共同建設的生態站。建站的主要目標是熱帶海岸台地退化土地的恢復與利用。自建站以來,開展了大量的科學研究工作,積累了長期、系統的科學數據,出版了大量論文專著,研究成果曾2次獲中國科學院科技進步一等獎和1次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20世紀90年代初,小良站作為生態恢復研究上的成功範例,其研究成果在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總部巴黎展出,引起了國際同行的廣泛關注。小良站還是我國大陸極少數位於熱帶沿海、以海岸帶及海島退化生態系統為研究對象的定位站之一。
科研成就
第一階段,重建先鋒群落(1959~1964年):在進行本底調查的基礎上,採取工程措施與生物措施相結合,以生物措施為主的綜合治理方法,選用速生、耐旱、耐瘠的桉樹、松樹和相思類樹種作為先鋒樹種,重建先鋒群落。至1972年,433 hm2寸草不生的荒坡披上了綠裝。這一階段主要開展了氣候、土壤、植物學本底和植被重建初期的研究。
第二階段,配置多層多種闊葉混交林(1964~1979年):模擬自然林的種類成分和群落結構特點,在松、桉林先鋒群落的跡地上陸續營造成了7片混交林,開展了闊葉混交林的配置研究。其優勢種主要有楝科、桃金孃科、含羞草科、蘇木科、殼斗科、蝶形花科等科的樹種。這期間也進行了氣候、土壤等方面的研究。
第三階段,綜合研究階段:採取以空間代替時間的方法,選擇荒坡(光板地)、桉樹純林和混交林3個不同植被類型,在地貌、岩性、土壤類型和坡度等基本一致的集水區,分別建立起森林小氣候、森林土壤和森林水文的觀測點,並同步進行植物、動物、昆蟲、土壤動物和土壤微生物等方面的生物和生態環境效應動態觀測研究。主要取得了如下結果:(1)生物效應:植物群落從荒坡 松、桉純林闊葉混交林的演變過程,也是土壤動物、微生物群落從簡單到複雜性的變化過程,植物群落的多樣性是人工森林生態系統穩定性的基礎。(2)生態環境效應:植物群落的多層結構及各種類組成的多樣性,不僅帶來了相應豐富的生物類群,而且使整個森林生態系統中小氣候、土壤、水文等各項指標都不斷向著良性方向轉化和發展。
第四階段,成果推廣與套用、生態機理進一步探討、先進研究技術與手段的套用階段:從80年代中後期以來,一方面,由於小良在植被恢復上的成功,大批來自其它各省市的人員曾到小良參觀學習,小良的生態治理技術得到了廣泛的推廣和傳播;另一方面,利用小良的研究成果,1984年中國科學院批准在鶴山市設點,建立中國科學院鶴山丘陵綜合開放試驗站,推廣混交林面積達15333.33 hm2,產生了巨大的生態、經濟效益。小良作為生態治理上的成功例子,已成為進行生態環境教育的一個重要基地。在此基礎上,進行多種經營,種植熱帶作物和果樹,以提高生態系統的經濟效益,改善人民生活。在成果總結與推廣的同時,植被恢復過程中的生態機理得到了更深入的探討。80年代末,在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的協調下,與前聯邦德國在小良進行了生態合作研究,第一次在國內套用計算機技術模擬了植被系統的營養與能量過程,從可持續發展的高度,提出了生態系統管理上的最佳化技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