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的計畫生育政策與西村婦女:1950—1980

中國的計畫生育政策與西村婦女:1950—1980

《中國的計畫生育政策與西村婦女:1950—1980》是胡桂香創作的歷史學著作,首次出版於2017年3月。

該書把農村婦女置於現代化發展和婦女自身解放這一歷史語境中,通過口述資料、田野調查與檔案、文獻資料的互動運用,試圖展示計畫生育這一歷史性事件對農村婦女日常生活的影響以及計畫生育政策如何被女性納入自身的生活軌跡。同時,該書還試圖揭示中國的社會性別制度同計畫生育政策是如何關聯的,並將考察“公”“私”領域之間的交融與衝突。

基本介紹

  • 作品名稱:中國的計畫生育政策與西村婦女:1950—1980
  • 作者:胡桂香
  • 首版時間:2017年3月
  • 字數:365千字
  • 類別:歷史學著作
內容簡介,作品目錄,創作背景,作品鑑賞,出版信息,作者簡介,

內容簡介

該書共分七章,在緒論之後,第二章概述西村當地的政治、經濟、文化體制;第三章考察西村傳統的生育文化;第四章考察20世紀五六十年代計畫生育在西村的實行過程以及對村民的影響;第五章考察20世紀70年代“晚稀少”計畫生育政策在西村登場的過程;第六章考察20世紀80年代開始“一胎化政策”在西村的實施與執行情況;第七章對前幾章的內容進行回顧與總結。

作品目錄

第一章 緒論
第二章 西村:一個位於南洞庭湖的村莊
第三章 浮出歷史地表:西村傳統生育文化
第四章 新觀念與舊思想的碰撞:計畫生育的開端(20世紀50—60年代)
第五章 由猶豫到接受:晚、稀、少計畫生育政策(20世紀70年代)
第六章 衝突與妥協:獨生子女政策與新型生育文化(20世紀80年代)
第七章 結語
參考文獻

創作背景

自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以來,生育問題就一直與國家現代化建設和發展有著千絲萬縷的關係。從20世紀50年代中期開始,中國共產黨就開始在全國實施計畫生育,以使人口增長與經濟發展相適應。在計畫生育不斷取得成績的過程中,廣大農村女性在這一生育政策當中不僅成為重要的節育動員對象,而且是這一政策主要的身體實踐者和動力。基於此,《中國的計畫生育政策與西村婦女:1950—1980》對這一主題展開了研究。

作品鑑賞

該書將現實關注傾斜於計畫生育對農村婦女日常生活和發展產生的影響,試圖在勾畫20世紀50—80年代計生當代史縱橫上下交織的全景觀中,讓讀者隨著時空交錯、場景移動社會性別透鏡既看計畫生育幾十年間自上而下的國家決策、各級政府的強勢推動的巨觀圖景,更看到計生政策村落推動的微觀場域中多種力量博弈的細膩情節;尤其讓讀者聽到來自生育承擔主體婦女聲音和計畫生育實踐體察她們的感受與需求。
村莊本位和婦女中心,是相對於政策制定者、行政系統逐級向基層村莊推進的強勢國家而言,村莊處於政治權力具有雙重性——垂直行政管理的底層和官民交接的前沿,發端20世紀80年代以來一胎化政策強制推行,計畫生育成為“天下第一難”,村莊成為官民貓鼠遊戲或短兵相接的敏感區和博弈場所,在這裡演繹著國家、村社、家庭多重矛盾交織糾結的困頓、無解、妥協與漸變的發生。以婦女為中心,就是將計生這一多方博弈的場域聚焦於婦女,既不迴避她們作為計生服務、管理、控制重點對象的弱勢地位,又堅持發掘、揭示承載生育絕對重負的婦女對來自上述諸多方面施加制約、壓迫中不乏自行選擇的主體能動性。作者將社會性別為觀察視角和理論分析工具貫穿於國家政策、推進策略、服務措施中,更將性別敏感的觸角深入到村落傳統生育文化、家庭制度和村莊管理等各個層面,成為該書的特色和突破。
最後,學術對話式的文獻引征討論是該書的特色之一,摒棄生硬地羅列文獻,而是在行文貫穿與學界同行交流心得,在引述、評論中有所取捨,諸如“婦女適應論”(楊華)、“親密關係論”(閻雲翔)、“有限共識論”(小浜)等學者對話,在引用和討論中不乏獨見。

出版信息

書名
出版時間
出版社
ISBN
《中國的計畫生育政策與西村婦女:1950—1980》
2017年3月
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978-7-5161-8278-9

作者簡介

胡桂香,女,湖南沅江人,先後就讀於長沙鐵道學院外語系、中南大學政治學與行政管理學院、華東師範大學歷史學系,獲歷史學博士學位。現為湖南女子學院婦女/性別研究與女性教育中心副教授。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