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生態系統研究網路的創建及其觀測研究和試驗示範》,是依託於中國科學院地理科學與資源研究所等單位,由孫鴻烈等人完成的科研項目。
基本介紹
- 中文名:中國生態系統研究網路的創建及其觀測研究和試驗示範
- 完成人:孫鴻烈等
- 獲獎情況:國家科學技術進步獎一等獎
- 依託單位:中國科學院地理科學與資源研究所等
《中國生態系統研究網路的創建及其觀測研究和試驗示範》,是依託於中國科學院地理科學與資源研究所等單位,由孫鴻烈等人完成的科研項目。
《中國生態系統研究網路的創建及其觀測研究和試驗示範》,是依託於中國科學院地理科學與資源研究所等單位,由孫鴻烈等人完成的科研項目。參與情況主要完成人:孫鴻烈,陳宜瑜,沈善敏,趙士洞,趙劍平,韓興國,張佳寶,於貴瑞,劉國彬,...
長期生態學(Long-Term Ecology),是基於現有的和擬建的國家、區域和全球環境及生態系統監測和研究網路,在區域範圍(生態系統、國家、世界等)內聯合開展對資源、環境狀況的監測和研究,為自然資源的可持續利用、改善生存環境以及社會經濟的可持續發展提供數據資料,並做出積極貢獻。長期生態學是適應社會發展和人類需求...
野外台站:大亞灣海洋生物綜合實驗站(國家野外試驗站和中國生態系統研究網路“CERN”站)、海南熱帶海洋生物實驗站(國家野外試驗站和中國生態系統研究網路“CERN”站)、湛江海洋經濟動物實驗站、汕頭海洋植物實驗站、西沙深海海洋環境觀測研究站、南沙深海海洋環境觀測研究站 研究所研究室:物理海洋研究室、海洋地質研究室...
為了把千煙洲試驗點的工作繼續下去,中國科學院和江西省人民政府批准建立了千煙洲站。試驗站正式成立後,其開發試驗與學科研究進入了持續穩定發展時期。1990年成為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人與生物圈計畫紅壤丘陵綜合開發治理國際試驗示範研究站,1991年被納入中國科學院生態系統研究網路,1994年被確定為聯合國開發計畫署(UNDP)...
中國科學院海南三亞海洋生態系統國家野外科學觀測研究站始建於1979年,隸屬於中國科學院南海海洋研究所,位於海南省三亞市,是我國唯一的熱帶海洋臨海生物實驗站。1999年被列為國家重點野外試驗台站(試點站),2002年加入了中國科學院生態系統研究網路(CERN),2006成為國家重點野外試驗台站。站內還設有“海南省熱帶...
東湖站於1980年正式建站,並列為《人與生物圈》的定位觀測站,1992年被評為《中國生態系統研究網路》中的重點站。2001進入國家重點野外科學研究觀測台站。湖泊是重要的國土資源,湖泊生態學是基於人類開發和保護內陸水體資源的迫切需要而逐步發展起來的,是關係到人類生存和發展的關鍵性科學領域之一。我國是貧水國,但...
河北欒城農田生態系統國家野外科學觀測研究站創建於1981年6月,隸屬於中國科學院遺傳與發育生物學研究所,1989年進入中國生態系統研究網路(CERN),成為第一批基本站。1999年成為全球陸地生態系統觀測網路(GTOS)成員,2005年成為國家生態系統觀測研究網路(CNERN)台站。2019年6月27日,科技部對該站的梳理評估結果為...
據2015年12月研究所官網信息顯示,中國科學院土壤研究所共有國家重點實驗室1個、中國科學院重點實驗室1個、國家工程實驗室1個、農業部重點實驗室1個、所級研究單元7個以及中國科學院生態系統研究網路土壤分中心、河南封丘農田生態系統國家野外科學觀測研究站、江西鷹潭農田生態系統國家野外科學觀測研究站、江蘇常熟農田...
研究所主持完成的中國森林生態學科第一個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重大項目——中國森林生態系統結構與功能規律研究,是中國首次運用森林生態長期定位觀測的聯網資料,對森林生態系統開展的綜合性研究。項目成果發展了生態系統生態學的理論與方法,推進了生態系統研究的標準化、規範化和網路化。研究所完成了中國森林生態系統的碳貯量...
中國科學院阿克蘇水平衡試驗站位於新疆阿克蘇,地理坐標:東經80°45′,北緯40°37′,海拔1 030 m。站區多年平均氣溫11.2 oC,降水45.7 mm,無霜期207天。阿克蘇站建於1982年,2002年成為新疆五大灌溉試驗站和中科院特殊環境與災害網路研究站,2005年進入農田生態系統國家野外研究站網路,2008年進入中科院生態系統...
中國科學院水利部水土保持研究所(西北農林科技大學水土保持研究所)成立於1956年,是中國科學院在西北地區建立的第一個科研機構,1999年根據國務院檔案參與共建“西北農林科技大學”。中國科學院水利部水土保持研究所有5大研究領域,16個研究方向:土壤侵蝕研究、旱地農業研究、流域生態與管理、農業水土工程。根據2016年3...
研究方向 水土保持與生態恢復 獲獎成果 2012年國家科技進步一等獎(中國生態系統研究網路的創建及觀測研究和試驗示範,排名第9);2005年國家自然科學二等獎(黃土丘陵溝壑區土地利用與土壤侵蝕,排名第4);2001年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安塞丘陵溝壑區提高水土保持型生態農業系統總體功能研究,排名第3);2002年陝西省科學...
同時,倡導並領導建立了中國生態系統觀測研究網路,把資源環境的研究推向深入階段。1961年,孫鴻烈開始從事青藏高原科學研究,主持了中國科學院青藏高原綜合科學考察項目,先後幾十次到高原工作。他以“青藏高原的隆起及其對自然環境與人類活動影響”為中心問題,組織地球科學、生物科學等50餘個專業,開展多學科的綜合研究。...
與模擬重點實驗室主任;2005年至2018年擔任國家生態系統觀測研究網路綜合研究中心主任;2008年至2018年擔任中國科學院地理科學與資源研究所副所長;2014年被聘為中國科學院大學崗位教授、生態系統生態學教研室主任;2018年被聘為中國科學院大學資源與環境學院生態學系主任;2019年當選中國科學院院士;2020年獲得第二屆全國創新...
中國科學院內蒙古草原生態定位站簡介 內蒙古錫林郭勒草原生態系統國家野外科學觀測研究站的前身是中國科學院內蒙古草原生態系統定位研究站,該始建於 1979 年, 1992 年成為中國生態系統研究網路( CERN )的重點站, 2005 年正式成為國家野外科學觀測研究站。站區位於內蒙古高原錫林河流域( 43°38′N , 116°42′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