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生態環境區劃發展報告:1978-2018

中國生態環境區劃發展報告:1978-2018

《中國生態環境區劃發展報告:1978-2018》是2019年中國環境出版集團出版的圖書。

基本介紹

  • 中文名:中國生態環境區劃發展報告:1978-2018
  • 作者:許開鵬
  • 出版社:中國環境出版集團
  • 出版時間:2019年5月1日
  • 開本:16 開
  • 裝幀:平裝
  • ISBN:9787511139894
內容簡介,圖書目錄,

內容簡介

 我國幅員遼闊,區域自然條件、社會經濟發展和環境功能差異懸殊,決定了我國必須依據生態環境分區實行分區管理、分類指導。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為我國經濟發展和生態環境保護指明了方向和路徑,在生態文明建設框架下,我國提出了新的國家空間規劃體系構想,區域生態環境空間管控與新的空間規劃體系的協調和融合成為必然趨勢。同時,黨的十九大報告將“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提上工作日程,生態環境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是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中重要的一環。實踐表明,生態環境空間管控應以劃定空間管控分區為基礎,以制定分區管制要求為核心,以實施差異化政策制度為目的。開展生態環境區劃研究,建立生態環境分區管治體系,實行差別化的管理政策,對於加強生態環境保護、有效銜接空間規劃體系、完善生態環境治理體系具有重要意義。
  本報告從我國生態環境區劃發展歷程、理論基礎、技術方法、分區政策等方面進行了系統梳理,最後提出了對策建議,共包括5個章節。其中,發展歷程章節根據我國發展歷史階段,將生態環境分區探索和實踐總結歸納為“環境質量分類時期”“污染治理分區時期”“突出生態優先時期”“巨觀綜合決策與要素精細化管理並重時期”“面向生態文明建設的生態環境分區管治時期”。理論基礎章節結合國內外研究和實踐,從地域分異、地域區劃與類型區劃、現代地域功能、生態環境功能、自然資源產權與生態環境產權等提出了套用理論。主要技術進展章節系統總結了水、大氣、土壤以及生態功能區劃等要素區劃技術,以環境功能區劃為主的生態環境功能評價技術,以“三線一單”為基礎的生態環境空間評價技術,以大氣、水為主的生態環境承載力評價技術,以技術規範編制、系統平台開發等為主的空間管理技術套用。分區政策進展章節從水、大氣、土壤以及自然生態管理領域梳理了政策管理措施和框架。發展趨勢與建議章節基於我國生態環境本底特點、生態環境部門職能轉變、國家規劃體系和空間規劃體系建設等方面,提出了加快制定生態環境功能區劃、完善生態環境規劃區劃體系以及加強與國土規劃體系的銜接融合等對策建議。
  本報告以文獻綜述和資料整理總結為主,力圖反映生態環境分區管控領域已有工作基礎和未來發展趨勢。相關內容可供有關政府部門和研究機構參考。

圖書目錄

1 發展歷程
1.1 以環境質量分類為主的階段(“七五”“八五”時期)
1.2 以污染治理分區為主的階段(“九五”時期)
1.3 突出生態優先的階段(“十五”時期)
1.4 巨觀綜合決策與要素精細化管理並重階段(“十一五”'十二五“時期)
1.5 面向生態文明建設的生態環境分區管治階段(”十三五“時期)
2 理論基礎
2.1 地域分異規律
2.2 區域區劃與類型區劃理論
2.3 現代地域功能理論
2.4 生態環境功能理論
2.5 自然資源產權與生態環境產權理論
3 主要技術進展
3.1 生態環境要素區劃技術
3.2 生態環境功能評價技術
3.3 生態環境空間評價技術
3.4 生態環境承載力評價技術
3.5 空間管理技術套用
4 分區政策進展
4.1 水環境管理領域
4.2 大氣環境管理領域
4.3 土壤環境管理領域
4.4 自然生態管理領域
5 發展趨勢與建議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