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政治經濟學史綱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政治經濟學史綱》是2019年1月2日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的教材,作者是顧海良。

基本介紹

  • 中文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政治經濟學史綱
  • 作者:顧海良
  • 出版時間:2019年1月2日 
  • 出版社:高等教育出版社
  • ISBN:9787040510836 
內容簡介,圖書目錄,

內容簡介

本書是馬克思主義理論研究和建設工程2015年度重大課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政治經濟學研究”(編號:2015MZD005)的成果之一。
全書按照縱向的時間線索,以中國社會主義經濟制度確立後,主要是改革開放新時期和進入新時代以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政治經濟學歷史發展為研究對象,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政治經濟學從開創到形成和發展,再到拓展和系統化的思想過程進行了系統、深入的梳理和闡釋,較為全面地反映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政治經濟學的發展過程,彰顯了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的中國“歷史路標”。
本書可供經濟學類、中國共產黨史研究人員以及黨政幹部學習參考。
This book is one of the achievements of the “Research on Socialist Political Economics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No. 2015MZD005)—the 2015 major task of Marxism theoretic research and construction projects.
The book conducts a systematic and in-depth analysis and interpretation of the ideological process of socialist political economics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covering its historical evolution from formation and development to expansion and systemization since the establishment of China's socialist economic system, mainly after reform and opening up and the entry of the new era. It comprehensively reflects the development of socialist political economics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and highlights the historical landmarks of Marxist political economics in China.
This book can be a reference for researchers of economics, history of the Communist Party of China, as well as the CPC and government cadres.

圖書目錄

前輔文
緒論
一、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政治經濟學的理論和歷史
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政治經濟學的開創
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政治經濟學開創中的理論特徵和結晶
四、新時期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政治經濟學的形成與發展
五、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政治經濟學體系的初步探索
六、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政治經濟學的拓展
七、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政治經濟學的根本指向與重大原則
八、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政治經濟學的主導理念和主要內容
九、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系統化的經濟學說”的探索
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政治經濟學在現代化經濟體系建設中的拓新
第一章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政治經濟學的開創(1956—1976)
第一節 社會主義建設道路的探索和曲折
一、中國社會主義經濟制度的建立
二、八大與中國社會主義建設道路的開創
三、社會主義建設道路的初步探索
四、“文化大革命”與社會主義建設道路的曲折
第二節 毛澤東對社會主義政治經濟學的開創性探索
一、“第二次結合”與《論十大關係》講話
二、《關於正確處理人民內部矛盾的問題》的理論探索
三、讀蘇聯《政治經濟學教科書》談話及其意義
第三節 社會主義基本經濟制度理論的提出
一、社會主義所有制問題的提出和探討
二、社會主義收入分配問題的探索
三、社會主義基本經濟規律的研究
第四節 社會主義經濟體制改革理論的萌芽
一、孫冶方對社會主義經濟體制的思考
二、社會主義商品生產和商品交換理論論爭
三、社會主義價值規律理論爭鳴
四、經濟核算和經濟效果問題的討論
第五節 社會主義經濟發展理論的奠基
一、社會主義工業化道路的選擇
二、社會主義農業發展理論的探索
三、國民經濟綜合平衡發展思想的提出
四、實現“四個現代化”發展戰略的形成
第六節 社會主義政治經濟學體系的最初構想
一、社會主義政治經濟學體系討論的興起
二、《資本論》與社會主義政治經濟學體系的構建
三、社會主義政治經濟學體系構建的初步嘗試
第二章 改革開放初期的發展(1976—1982)
第一節 改革開放新時期確立與經濟建設探索
一、糾正“文化大革命”錯誤與十一屆三中全會的召開
二、三年經濟調整與十一屆六中全會的召開
三、十二大對經濟體制改革措施的探索
第二節 政治經濟學理論的撥亂反正與大討論
一、對“四人幫”批判“唯生產力論”的批判
二、按勞分配理論的正本清源
三、價值規律問題論爭
第三節 經濟體制改革思想的醞釀與實踐探索
一、對我國經濟體制弊端的認識
二、經濟體制改革整體思路的探尋
三、“鬆綁、讓利”的農業經濟體制改革的開啟
四、擴大企業自主權改革的啟動與逐步完善
五、協調中央和地方關係的初步探索
六、完善所有制結構改革的起步
第四節 社會主義經濟發展理論的初步探索
一、“以經濟建設為中心”思想的提出
二、重申“科學技術是生產力”的思想
三、按比例協調發展思想的提出與初步踐行
四、注重經濟效益的經濟發展觀的提出
五、農業發展新思想的多維呈現
第五節 對外開放理論的初步形成
一、我國實行對外開放的歷史機遇
二、對外開放認識的深化
三、“借錢搞建設”思路的產生
四、經濟特區的試點與理論論爭
第三章 社會主義有計畫商品經濟時期的發展(1982—1992)
第一節 社會主義有計畫商品經濟改革的拓展
一、農村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改革及其成效
二、建立充滿生機的社會主義經濟體制
三、經濟體制改革的全面推進
四、鄧小平社會主義本質論和南方談話
五、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框架的初步提出
第二節 社會主義有計畫商品經濟理論與實踐探索
一、社會主義有計畫商品經濟的確立
二、社會主義公有制實現形式的理論探索
三、國家調節市場、市場引導企業理論的提出
四、統一開放的市場體系的形成與發展
五、社會保障制度的建立與發展
六、經濟體制改革目標模式的確立
第三節 現代企業制度的理論探索
一、國有企業所有制理論的探索與發展
二、國有企業經營機制理論的發展
三、收入分配理論的豐富與發展
第四節 巨觀經濟管理理論的形成與發展
一、價格改革戰略及目標模式的探索
二、政府巨觀經濟調控職能理論的發展
三、通貨膨脹與巨觀經濟理論的豐富與發展
四、巨觀經濟管理體系的建立與發展
第五節 小康社會和經濟發展戰略目標的提出與發展
一、小康社會目標的提出及意義
二、“翻兩番”和“三步走”發展戰略的提出
三、農村改革和發展的“兩個飛躍”思想
四、區域經濟協調發展理論的提出與發展
第六節 對外開放理論的形成與發展
一、改革開放基本國策的提出與發展
二、擴大對外開放格局的探索與發展
三、豐富對外開放的形式和渠道
第七節 國外經濟思想與改革開放理論的發展
一、東歐經濟學與中國經濟改革
二、西方經濟學與中國經濟改革
第四章 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建立初期的發展(1992—2002)
第一節 世紀之交中國經濟體制改革的深化
一、鄧小平理論指導思想地位的確立
二、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初步建立
三、亞洲金融危機爆發和中國加入WTO
四、國有企業“三年脫困”與深化國有企業改革
第二節 “三個代表”重要思想與政治經濟學理論的發展
一、“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的形成
二、始終代表中國先進生產力的發展要求
三、始終代表中國最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四、正確處理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中若干重大關係
第三節 社會主義初級階段所有制結構理論的形成
一、公有制為主體、多種所有制經濟共同發展制度的確立
二、深化國有資產管理體制改革
三、理論界對社會主義初級階段所有制結構的論爭
第四節 社會主義初級階段基本分配製度理論的形成
一、按勞分配為主體、多種分配方式並存制度的確立
二、按勞分配與按生產要素分配相結合
三、建立健全社會保障體系
四、理論界對勞動價值論的論爭
第五節 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初步建立
一、對鄧小平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理論的豐富和發展
二、現代企業制度的構想與實踐
三、發揮市場的基礎性作用
四、健全巨觀調控體系
第六節 “三農”問題的理論發展與實踐探索
一、農業和農村經濟結構的戰略性調整
二、科教興農戰略和農業可持續發展思想
三、農村經濟體制改革理論的深化
第七節 經濟社會發展戰略與經濟結構戰略性調整理論
一、新“三步走”發展戰略與全面建設小康社會
二、西部大開發戰略
三、科教興國戰略與可持續發展戰略
四、經濟結構戰略性調整
第八節 對外開放理論與實踐的發展
一、“引進來”和“走出去”相結合的開放戰略
二、全方位對外開放格局的形成
三、增創和發揮經濟特區新優勢思想的提出
第五章 新世紀初全面建設小康社會中的發展(2002—2012)
第一節 全面建設小康社會時期的新任務和新部署
一、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深入推進
二、完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新要求
三、農村改革發展的新態勢
四、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提出
五、國際金融危機和中國的應對
六、開啟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新征程
第二節 科學發展觀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政治經濟學的深化
一、科學發展觀的提出
二、“發展是第一要義”的新論斷
三、“以人為本”理念的升華
四、全面協調可持續的基本要求
五、“統籌兼顧”的根本方法
第三節 社會主義基本經濟制度的發展與完善
一、堅持和完善社會主義基本經濟制度
二、深化國有企業改革
三、建立健全現代產權制度
四、關於國有企業改革的爭論
第四節 社會主義初級階段分配製度的發展和完善
一、加快收入分配製度改革
二、效率與公平的關係
三、關於公平效率問題的爭論
四、關於收入分配問題的探討
第五節 完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時期的政府與市場
一、更加尊重市場規律,更好發揮政府作用
二、完善巨觀調控體系
三、加快財稅體制改革
第六節 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的理論創新
一、轉變經濟發展方式思想的形成與發展
二、經濟成長方式與經濟發展方式
三、促進國民經濟又好又快發展
第七節 解決好“三農”問題的理論與實踐
一、農村經濟體制改革的深化
二、堅持走農業現代化發展道路
三、統籌城鄉發展,推進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
第八節 21世紀國中國經濟社會發展戰略
一、提高自主創新能力,建設創新型國家
二、堅持走中國特色新型工業化道路
三、推進人才強國戰略
四、建設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社會
五、推動區域協調發展
第九節 對外開放理論的豐富和發展
一、對外開放水平的全面提高
二、開放型經濟體系的健全
三、對外開放格局的拓展
第六章 全面建成小康社會中的發展(2012—2017)
第一節 十八大和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目標的確定
一、科學發展觀的新表述、新定位
二、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新目標
三、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的新目標
四、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
第二節 全面深化經濟改革理論的推進
一、全面深化經濟改革的理論遵循
二、基本經濟制度有效實現形式的探索
三、經濟體制機制改革的新突破
第三節 中國經濟“新常態”理論的提出與實踐
一、經濟“新常態”理論形成的背景
二、經濟發展“新常態”的提出及深化
三、引領經濟“新常態”的新思路
第四節 新發展理念的理論與實踐創新
一、新發展理念對社會主義發展問題認識的升華
二、對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發展理論的豐富
三、對新發展理念內涵的深刻解讀
四、新發展理念的內在邏輯關係
第五節 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理論邏輯與實踐路徑
一、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理論淵源
二、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科學內涵
三、關於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現實路徑的討論
第六節 “一帶一路”建設與形成全面對外開放新格局
一、構建開放型經濟新體制的時代背景
二、“一帶一路”建設推動對外開放戰略的歷史性轉變
三、“一帶一路”倡議與中國經濟對外開放的再平衡
四、構建公平、普惠、共贏的高水平開放經濟新格局
第七章 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政治經濟學發展新境界
第一節 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的實踐
一、國內外形勢的新變化
二、歷史性成就和歷史性變革
三、全面建成小康社會與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
第二節 十八大以來習近平對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的理論探索
一、2015年在中共中央政治局集體學習時的講話
二、2017年12月底中央經濟工作會議
三、2018年5月紀念馬克思誕辰200周年大會的講話
第三節 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政治經濟學的主要內容
一、時代主題
二、社會主要矛盾
三、黨的領導和人民立場
四、發展戰略和新發展理念
五、供給側結構性改革
六、“五位一體”總體布局
七、現代化經濟體系
第四節 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政治經濟學的意義
一、對經典理論的繼承和發展
二、對現實的準確把握和對未來的科學引領
三、新時代中國化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的新境界
主要參考文獻
重要術語索引
後記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