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公民社會理論及雲南實踐路徑探討

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公民社會理論及雲南實踐路徑探討

《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公民社會理論及雲南實踐路徑探討》是蔣紅創作的政治學著作,首次出版於2017年5月。

該書在前期理論積累的基礎上,通過展開系統和有代表性的問卷調查、個別訪談,蒐集雲南多民族地區公民社會建設中有代表性的第一手數據和資料,在此基礎上,堅持理論聯繫實際的研究進路,對雲南多民族地區公民社會建設的現狀和問題進行系統的整理、分析和提煉,進而對邊疆多民族地區公民社會建設的內涵、要求及主要路徑進行了較為系統的理論闡述。

基本介紹

  • 作品名稱: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公民社會理論及雲南實踐路徑探討
  • 作者:蔣紅
  • 類別:政治學著作
  • 字數:291千字
  • 首版時間:2017年5月
內容簡介,作品目錄,創作背景,作品思想,出版信息,作者簡介,

內容簡介

該書對“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公民社會”的基本內涵進行了探索性的建構,並緊密聯繫雲南作為典型邊疆多民族地區的實際,著重探討了多民族國家在現代公民社會建構中所面臨的特殊問題,最後提出了當代中國公民社會研究中有待於深入展開的重要問題域和新的生長點。

作品目錄

緒論 公民社會研究概述
第一章 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公民社會:實踐運行與理論建構
第二章 多民族地區公民社會建設的實證研究與個案樣本選擇
第三章 楚雄彝族自治州公民社會建設情況調研
第四章 大理白族自治州公民社會建設情況調研
第五章 西雙版納傣族自治州公民社會建設情況調研
第六章 多民族地區公民社會建設路徑探討的基本敘事框架
第七章 以制度建設推進多民族地區的公民社會建設
第八章 以價值觀建設推進多民族地區的公民社會建設
結語 面向時代敞開的中國公民社會研究

創作背景

隨著中國改革開放的深入推進,公民社會的形成與發展已是不爭的事實,為此有必要開展並深化這一領域的理論研究。當代中國的公民社會研究肇始於20世紀90年代中期,在取得一系列成果的同時也必須看到:這一領域仍未實質性地超越西方公民社會理論的話語體系和敘事結構。公民社會研究是一個具有鮮明意識形態特徵的學術領域,如果中國的公民社會研究長期跟在西方背後亦步亦趨,其價值最終將被中國式的發展道路所否定。基於此,《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公民社會理論及雲南實踐路徑探討》對這一主題展開了研究。

作品思想

該書提出了“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公民社會”概念,認為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公民社會體現了黨的領導、人民當家作主和依法治國在社會層面上的有機統一,這是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公民社會存在和發展的根本定位,也集中體現了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公民社會在理論和實踐層面與西方公民社會的殊異性。在此基礎上,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公民社會包括三個層次的基本內涵。首先,就基本屬性來看,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公民社會,是異質於西方市民社會(公民社會)的新的社會構成方式,是馬克思主義中國化在社會領域裡的重大現實表現;其次,就其外延及定位來看,中國特色的公民社會具有相對於政治國家的獨立性,但並不與國家之間構成對抗性的制衡關係,而是與國家之間發生良性互動關係的社會組織;最後,就其內涵來看,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公民社會,主要指包括行業協會、社會團體、文化組織、非官方政策研究和決策諮詢機構、民辦非企業單位、基金會等在內的各類社會組織和作為基層民眾自治單位的社區組織。
該書指出,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公民社會通過既保持對於政治和經濟領域的相對獨立性,又保持與政治和經濟領域的豐富聯繫,在推動國家實現現代化的進程中發揮著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具有兩個方面的基本職能:第一,對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發展具有促進作用;第二,對社會主義民主政治的實施和權力運行具有監督和制約作用。具體表現為: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公民社會培育了具有平等身份的市場主體、塑造了與市場經濟發展相適應的經濟倫理觀、對政治體制的建構及政治權力的運行發揮著日益強大的監督作用、提升了國家的政治文化水平和公民的政治參與能力、促進了社會分層和社會流動。因此,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公民社會構成了中國國家現代化的重要動力,同時也構成了衡量當代中國發展程度的一項重要標誌。

出版信息

書名
出版時間
出版社
ISBN
《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公民社會理論及雲南實踐路徑探討》
2017年5月
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978-7-5161-9321-1

作者簡介

蔣紅,雲南大學馬克思主義理論學科博士生導師、博士後流動站合作導師。曾任雲南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院長,現任雲南大學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研究中心主任。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