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沿海濕地保護綠皮書

中國沿海濕地保護綠皮書

《中國沿海濕地保護綠皮書》是由國家林業和草原局濕地保護管理中心指導,阿拉善SEE基金會、紅樹林基金會資助,中國科學院地理科學與資源研究所組織編寫。其編寫與發布的目的是為了發展公眾參與機制,推動民間保護力量的成長;影響濱海濕地管理部門,推動濕地法律、法規的制定和管理。該報告所涉及的空間範圍為中國沿海11省(直轄市、自治區),包括:遼寧、河北、天津、山東、江蘇、上海、浙江、福建、廣東、廣西、海南。《綠皮書》中介紹了中國沿海濕地健康狀況、保護進展和熱點問題,面向的讀者主要是從事濕地保護與管理的政府官員、濕地類型保護區與國家濕地公園的管理與技術人員、NGO人員、研究人員和關心濕地與候鳥保護的公眾,特別是中國沿海濕地保護網路成員單位相關人員。《綠皮書》已在2017年中國沿海濕地保護網路年會上發布。《綠皮書》重點分析了過去2年我國東部沿海地區濕地保護的十大進展,系統介紹了亟待關注的十塊濱海濕地,並對沿海11省(直轄市、自治區)及35個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的濕地健康指數進行了全面評估,是我國沿海濕地健康狀況的第一份“體檢報告”。

濱海濕地生態系統為人類社會提供了豐富的生態系統產品和服務,特別是在紅樹林、海草床等代表性生態系統和生物多樣性保護上具有重要意義。為了聚焦社會團體、公眾及政府層面對濱海濕地的關注,期望藉此推動濕地保護和恢復行動,阿拉善SEE基金會支持的“中國沿海濕地保護綠皮書”(即《中國沿海濕地保護綠皮書》)項目,倡議發起“最值得關注的十塊濱海濕地”評選活動,並擬每兩年評選一次。
沿海濕地沿海濕地
2016年11月,由阿拉善SEE基金會和中國科學院地理科學與資源研究所發起並開展“2016年十塊最值得關注濱海濕地(Top 10 Coastal Wetland in Danger)”評選活動。活動共收到來自於20個單位的28份推薦書,涉及參與評選的濕地共23塊;並組織了來自於政府、高校、科研院所、NGO組織和有關愛鳥協會的17位專家分別從濕地的重要性、保護的迫切性、社會關注度等方面進行投票評選,最終選出了最值得關注的十塊濱海濕地。
參與評選的濕地主要向社會徵集,針對從事沿海濕地研究和保護的眾多科研機構、大學、民間觀鳥協會、非政府組織及社會團體。此次參與評選的濕地範圍北至遼寧盤錦,南至海南文昌,覆蓋了灘涂、紅樹林、海草床等主要的濕地類型,在生物多樣性及代表性生態系統的保護方面具有重要價值。
《中國沿海濕地保護綠皮書》分別從濕地的特點與獨特性、面臨的威脅及值得關注的事件等方面,對2016年評選的十塊最值得關注的濱海濕地進行介紹。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