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氣候與生態環境演變2021第3卷減緩

中國氣候與生態環境演變2021第3卷減緩

《中國氣候與生態環境演變2021第3卷減緩》是2021年科學出版社出版的圖書。

基本介紹

  • 中文名:中國氣候與生態環境演變2021第3卷減緩
  • 作者:姜克雋,陳迎
  • 出版時間:2021年
  • 出版社:科學出版社
  • ISBN:9787030697806
  • 類別:地球科學
  • 開本:16 開
  • 裝幀:精裝
內容簡介,圖書目錄,

內容簡介

《中國氣候與生態環境演變.2021 第三卷 減緩》共包括13章,涵蓋了近期氣候變化減緩的主要議題。《中國氣候與生態環境演變.2021 第三卷 減緩》對2012年以來國內國際的相關研究進行了評估,反映了的研究進展。《中國氣候與生態環境演變.2021 第三卷 減緩》的主要內容包括我國溫室氣體排放的趨勢和驅動力,排放情景和路徑轉型,主要行業的減排潛力和技術,城市減排的政策和技術路徑,消費行為的減排選擇,我國實現《巴黎協定》目標下的減排路徑的政策選擇,減排和可持續發展的關聯,以及我國在氣候變化領域的合作和國際戰略等方面進行的評估。《中國氣候與生態環境演變.2021 第三卷 減緩》是全面認識中國未來溫室氣體減排相關研究進展的報告。

圖書目錄

目錄
總序一
總序二
總序三
前言
第1章 總論 1
1.1 引言 2
1.2 《中國氣候與環境演變:2012》發布以來世界和中國經濟社會發展的新變化 2
1.2.1 全球氣候治理新格局 2
1.2.2 中國綠色低碳發展轉型 5
1.2.3 氣候變化與環境的協同治理 7
1.3 《中國氣候與環境演變:2012》發布以來IPCC有關減緩的新進展 8
1.3.1 IPCC AR5有關減緩的主要結論 8
1.3.2 IPCC三大特別報告有關減緩的結論 9
1.3.3 IPCC AR6的進展和關注重點 12
1.4 關於氣候變化減緩的新認知 13
1.4.1 氣候變化與可持續發展 13
1.4.2 減緩氣候變化的協同效應 14
1.4.3 減緩氣候變化途徑與排放路徑轉型 15
1.4.4 氣候變化研究中的可行性與不確定性 16
1.5 本次評估報告的邏輯主線和主要內容 17
1.5.1 評估目標和邏輯主線 17
1.5.2 評估報告的主要內容 17
參考文獻 20
第2章 溫室氣體排放的趨勢和驅動力 25
2.1 引言 27
2.2 排放趨勢 28
2.2.1 全球及主要國家排放 28
2.2.2 中國的排放 32
2.3 排放的驅動力 40
2.3.1 人口增長和人口特徵 40
2.3.2 城市化及城市形態因素 41
2.3.3 經濟成長和結構轉型 42
2.3.4 技術進步和能源結構變化 45
2.3.5 氣候與非氣候政策 49
2.3.6 空間集聚與空間不平等效應 53
2.3.7 消費行為和生活方式 54
2.3.8 化石能源設施投資 54
2.3.9 部門排放驅動力 55
2.4 GHG減排與可持續發展目標 58
2.4.1 GHG減排與清潔能源供應 60
2.4.2 GHG減排與可持續城市 61
2.4.3 GHG減排與消除貧困 63
參考文獻 64
第3章 排放情景和路徑轉型 79
3.1 引言 80
3.2 排放情景和路徑轉型評估模型工具 80
3.2.1 技術經濟分析模型 81
3.2.2 “自上而下”模型 82
3.2.3 綜合評估模型 83
3.3 全球排放情景及其特徵 84
3.4 2℃和1.5℃情景下全球和中國的碳排放空間 90
3.4.1 全球碳預算 90
3.4.2 碳排放配額分配方案 91
3.4.3 各國未來減排展望 97
3.5 中國減排情景和路徑 98
3.6 分部門排放情景 99
3.6.1 一次能源供應 99
3.6.2 電力行業 104
3.6.3 終端使用部門 105
3.6.4 農業、林業及土地利用 114
3.7 減排成本及經濟影響 115
3.7.1 碳價格 115
3.7.2 減排投資成本 117
3.7.3 經濟影響 119
3.8 轉型途徑 122
3.8.1 排放途徑 122
3.8.2 能源轉型途徑 124
3.8.3 政策途徑 125
3.9 減排途徑和SGDs的關聯 128
3.10 地球工程 132
參考文獻 134
第4章 能源 147
4.1 引言 148
4.2 全球能源轉型 148
4.2.1 全球能源消費和CO2排放現狀 148
4.2.2 《巴黎協定》對全球能源系統碳排放約束 149
4.2.3 全球能源低碳轉型路徑 150
4.2.4 主要國家和地區能源低碳轉型路徑 150
4.3 中國能源低碳轉型 151
4.3.1 中國能源消費和CO 2排放現狀 151
4.3.2 《巴黎協定》對中國能源系統碳排放約束 152
4.3.3 中國能源低碳轉型路徑 153
4.3.4 煤炭消費總量控制 155
4.3.5 低碳能源可以滿足我國的新增能源需求 155
4.4 化石能源 155
4.4.1 化石能源資源潛力 155
4.4.2 生產、消費和進出口 156
4.4.3 煤炭高效清潔化利用 156
4.5 可再生能源 157
4.5.1 可再生能源發展現狀和展望 157
4.5.2 可再生能源資源開發潛力 159
4.5.3 “低於 2℃”情景下的可再生能源展望 160
4.6 核電 161
4.6.1 發展現狀 161
4.6.2 面臨問題和挑戰 163
4.6.3 戰略定位 164
4.6.4 核電發展前景和展望 166
4.6.5 減排技術、減排潛力和減排成本 168
4.7 電力部門 168
4.7.1 溫升目標對電力需求的影響 168
4.7.2 電力系統轉型情景及路徑 168
4.7.3 煤電技術潛力、退出路徑及影響 170
4.7.4 高比例可再生能源的併網挑戰及應對策略 171
4.7.5 電網對低碳電力轉型的影響 172
4.8 能源部門CCUS/BECCS 172
4.8.1 發展現狀 172
4.8.2 處於研發和示範階段 174
4.8.3 未來發展前景 175
4.8.4 減排成本和面臨障礙 175
4.9 能源政策選擇 176
4.9.1 中國能源政策現狀及其執行效果 176
4.9.2 實現2050年氣候目標的能源政策情景 178
4.9.3 適應未來技術發展趨勢和能源政策選擇 179
參考文獻 180
第5章 城市 189
5.1 引言 190
5.2 城市碳排放特徵 190
5.2.1 城市總體的碳排放特徵 191
5.2.2 城市提出的碳排放峰值目標 191
5.3 城市碳排放驅動因素 193
5.3.1 城鎮化與碳排放的相關性 193
5.3.2 驅動因素對碳排放的影響 194
5.3.3 城市碳減排政策的選擇 195
5.4 城市結構與碳減排 196
5.4.1 城市形態與碳減排 196
5.4.2 空間規劃與碳減排 199
5.4.3 基礎設施與碳減排 202
5.5 城市減緩氣候變化影響的技術與潛力 204
5.5.1 減緩技術在中國城市氣候變化中的作用 205
5.5.2 城市減緩氣候變化技術的重點領域 205
5.5.3 城市減緩氣候變化的潛力 208
5.6 體制機制與政策 210
5.6.1 國家層面針對低碳城市的政策 211
5.6.2 城市層面的體制機制與政策創新 213
5.7 城市減緩的協同效應 216
5.7.1 城市空氣品質的協同效應 216
5.7.2 城市能源系統的協同效應 217
5.7.3 健康與社會經濟的協同效應 218
5.7.4 降低城市熱島效應的協同效應 219
參考文獻 220
第6章 工業 228
6.1 引言 230
6.2 中國的工業轉型情景 230
6.2.1 中國工業能源消費和碳排放的現狀與趨勢 230
6.2.2 中國工業轉型與減排主要驅動力 233
6.2.3 中國工業排放情景分析 234
6.3 產業結構調整與需求減量 237
6.3.1 產業結構調整與升級 237
6.3.2 跨行業協同節能減碳 241
6.4 高耗能行業的工藝革新與技術進步 246
6.4.1 鋼鐵行業 247
6.4.2 水泥行業 248
6.4.3 石化行業 250
6.4.4 有色金屬行業 252
6.4.5 玻璃、建築衛生陶瓷、牆體材料等其他建材行業 253
6.5 工業能源結構調整效應 254
6.5.1 工業能源結構調整的減排績效 254
6.5.2 工業電氣化的套用 257
6.5.3 可再生能源的套用 259
6.5.4 氫的套用 261
6.5.5 成本和減排潛力 262
6.5.6 小結 263
6.6 工業CCUS 264
6.6.1 1.5℃ &2℃溫升目標下的不同減排量評估 264
6.6.2 CCUS減排成本 265
6.6.3 水泥行業套用CCUS的減排潛力 265
6.6.4 鋼鐵行業套用CCUS的減排潛力 267
6.6.5 煤化工行業套用CCUS的減排潛力 268
6.6.6 空氣碳捕集技術的減排 270
參考文獻 271
第7章 交通 280
7.1 引言 282
7.2 交通碳排放現狀、特徵、驅動力與趨勢 282
7.2.1 排放總量與各子部門情況 282
7.2.2 主要排放特徵 284
7.2.3 主要驅動力 286
7.2.4 CO2排放趨勢 288
7.3 交通部門已有主要減排措施 290
7.3.1 總體情況 290
7.3.2 各子部門減排措施 296
7.4 交通低碳發展轉型路徑 303
7.4.1 交通部門未來總體的減排潛力 303
7.4.2 主要減排路徑 304
7.5 交通減排技術措施的成本、潛力、障礙和機會 309
7.5.1 主要節能減碳技術措施的綜合比較 309
7.5.2 各子部門情況 311
7.6 交通運輸的碳減排政策 316
7.6.1 強化部門頂層設計,開展低碳交通試點 317
7.6.2 完善環境保護政策,促進生態文明建設 317
7.6.3 採用經濟激勵政策,加快發展新能源汽車 319
7.6.4 加強鐵路管理,提升環保與減碳協同效益 319
7.6.5 設立節能減排資金,加快低碳民航發展 320
7.6.6 設立2050年交通部門深度減排目標,促進交通技術轉型 320
7.7 本章 結論 320
參考文獻 321
第8章 建築 325
8.1 引言 326
8.2 建築碳排放的範圍界定 326
8.2.1 建築碳排放定義 326
8.2.2 建築碳排放構成 327
8.2.3 建築碳排放總量及發展趨勢 329
8.3 城鄉發展與建設規模的控制 331
8.3.1 中國建築面積現狀 331
8.3.2 中國城鄉規劃和建設中的主要問題 332
8.3.3 未來建築面積發展趨勢 334
8.4 中外建築運行能耗的比較 336
8.4.1 能耗總量和強度的比較 336
8.4.2 關於用能差異的研究 338
8.5 建築減排的目標和路徑 340
8.5.1 巨觀目標和路徑 340
8.5.2 重點技術討論 344
8.6 建築實現深度減排、零排放的技術和政策路徑 347
8.6.1 近零能耗建築 347
8.6.2 精細化運維 352
8.6.3 直流建築與柔性供電 355
8.7 小結 359
參考文獻 360
第9章 農業、林業和其他土地利用(AFOLU) 365
9.1 引言 366
9.2 中國AFOLU現狀 366
9.2.1 中國土地利用現狀 366
9.2.2 AFOLU生產現狀 368
9.3 AFOLU溫室氣體排放和碳匯現狀 370
9.3.1 農業溫室氣體排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