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民族學人類學社會學史(1900-1949)(中國民族學人類學社會學史1900-1949)

中國民族學人類學社會學史(1900-1949)

中國民族學人類學社會學史1900-1949一般指本詞條

名稱《中國民族學人類學社會學史(1900-1949)》

作者 孟航

基本介紹

  • 書名:《中國民族學人類學社會學史(1900-1949)》
  • 作者:孟航
  • ISBN: 9787010102306
  • 頁數:406
  • 定價: 55.00元
  • 出版社:人民出版社
  • 出版時間:2011-10
  • 裝幀:平裝
  • 開本:16開
基本信息,內容簡介,目錄信息,

基本信息

《中國民族學人類學社會學史(1900-1949)》
孟航著
出版社:人民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1年09月

內容簡介

什麼是歷史?什麼是真實?古老的東方文明國家在近代與西方的相遇當中,被捲入了一個世界性的漩渦。不同文化之間的接觸和傳播,引發了激烈的碰撞。民族學、人類學、社會學作為西方文化的一部分進入中國,與中國本土當中關於家、群、族、國、天下、人性等原有傳統思想之間存在怎樣的張力?文化的移植和對接背後隱藏著不同行動者怎樣的目的和心態?面對外來的衝擊和巨大的社會變革,一批中國人接觸到民族學、人類學、社會學,其中一些將其作為人生的事業和理想;在狂風暴雨般的時事格局中,他們如何焦慮、吶喊?在對學術的探索和追求當中,他們遭遇到怎樣的挫折?一些人做出令世界矚目的成果與功能主義、社區研究等又是什麼關係?在歷史轉折關頭,中國民族學、人類學、社會學者做出了怎樣的選擇?…… 本書從把握歷史脈絡著眼,從觀察生活入手,從看似平常、瑣碎、熟悉的社會文化表象中挖掘出背後深層的信息;書中將學科史、學術機構史、人物史、研究成果的評介、學術思想的變化等放置在多維的社會場景之下,通過把學科發展的諸多細節與一系列重大歷史事件、重要歷史人物等進行有機整合和巧妙構架,從而揭示學術與政治、社會、生活之間千絲萬縷的聯繫。
閱讀本書,不僅能夠從中感受歷史的深厚,觸摸文化的魅力,辨析觀點的爭鳴,體會思想的交鋒,而且還能分享作者在反思西方思想史、融會中國傳統文化精髓基礎上提出的具有東方意境的“意化理論”,為讀者理解今世界出現的經濟全球化、政治多極化、文化多樣化、社會碎片化等複雜現象提供強有力的思維引擎!

目錄信息

第一章 導論:在場的熟悉與陌生
第一節 學科史的一條主線
第二節 反思的建構
第三節 文化·社會·行動者
第四節 結構與各章提要
第二章 來源審視:學術域與知識傳播
第一節 重新審視歷史
第二節 西方的“近代”興起與近代科學的誕生
第三節 社會學與芝加哥學派
第四節 民族學、人類學與功能主義
第五節 有機體·區位學·功能主義
第六節 歷史的啟示
第三章 背景與媒介:進人中國的條件
第一節 時代和社會背景
第二節 學術背景
第三節 學科背景
第四節 引人者吳文藻的早年生活
第五節 主要學習和實踐者的早年
第六節 文化傳播與行動者
第四章 山雨欲來:機構與行動者的結合
第一節 燕京大學社會學系
第二節 吳文藻到燕京
第三節 帕克來華
第四節 對功能主義人類學的早期印象
第五節 醞釀之中
第六節 矛盾中的轉換
第五章 初步實踐:走向田野和克服困難
第一節 學科“中國化”的主張
第二節 社會研究社與林耀華義序宗族調查
第三節 選擇功能主義與拉德克利夫-布朗訪華
第四節 大瑤山調查與《花蘭瑤社會組織》
第五節 探索中的障礙
第六節 行動者與社會環境
第六章 向外與向內:拓展交流和本土調查成果
第一節 與國際接軌
第二節 費孝通留學英國
第三節 內部交流與外部應對
第四節 從江村調查到《江村經濟》
第五節 林耀華留美與《金翼》
第六節 方向性問題
第七章 邊疆研究:戰爭影響下的學術轉移
第一節 初到雲南
第二節 “雲南三村”調查
第三節 從農村到都市
第四節 “魁閣”時期的內地研究
第五節 邊疆與少數民族研究
第六節 中國特色學術發展模式與戰爭的影響
第八章 海外與海內:文化比較和成果轉化
第一節 海外的整體性印象
第二節 抗戰後的發展
第三節 費孝通的理論化思考
第四節 相關的社區研究
第五節 研究成果·反思·評論
第六節 對於學者分化的疑問
第九章 多維透視:學術與政治、社會、生活
第一節 政府任職
第二節 社會參與
第三節 個人生活
第四節 學術爭鳴
第五節 天各一方
第六節 互動選擇
第十章 結論:從意化理論看問題
第一節 對“社區研究”和“功能主義”在中國結合的總體性認識
第二節 傳播·行動·社會結構
第三節 理論的創新——意化理論
第四節 未盡的幾個問題
參考文獻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