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歷史上的關中士人

中國歷史上的關中士人

《中國歷史上的關中士人》一書由[新加坡] 王昌偉所著,浙江大學出版社出版發行。

基本介紹

  • 中文名:中國歷史上的關中士人
  • 作者:[新加坡] 王昌偉
  • 原作品:Men of Letters Within the Passes: Guanzhong Literati in Chinese History, 907-1911
  • 譯者:劉晨
  • 出版社:浙江大學出版社
  • 出版時間:2017年11月
  • 頁數:196 頁
  • 定價:52 元
  • 裝幀:平裝
  • ISBN:9787308176170
內容簡介,作者簡介,目錄,叢書信息,

內容簡介

說起關中,人們會想到鐘鳴鼎盛的周王朝,天下一統的秦帝國,還有說不盡的漢唐盛世,一時文採風流,霓裳羽衣,百國朝賀。唐以後的關中,不復昔日繁華,這一時段的發展史也鮮少被關注,"衰落"似乎成為這一"古帝王之洲"的定義性特徵。
關中之名始於戰國時期,因為西有散關(大散關),東有函谷關,南有武關,北有蕭關,故取意四關之中。關中地區在中國歷史上曾經是十三朝古都,本書的主題即是闡述當關中地區自宋代以降不再是中國的政治中心以後,該地區的文化與中國其他地區的文化之間的關係。作者考察了關中士人如何建立了三對觀念:朝廷的/地方的,官府的/民間的,中心的/地區性的,並進一步探討了中國近一千年來士人的自我身份建構等問題。
本書從地方的角度討論政府與社會的關係,展示了士人怎樣在"官方"管制下的地方形成了"非官方"的空間,以期在政府與地方的互動中尋找和諧的契合點。關中士人預想的是將地方變成一個聯合事業的紐帶,聯繫一個"溫和"的政府與一批以"非官方"身份行動的士人。這樣一個理想的社會秩序中並無政府與社會的分立;這兩者可以化成一個有凝聚力的體系,其中"非官方"的精英士人可以得到官方的支持來管理地方社會,而以朝廷為中心的政府始終是最終的權威。
本書的一個鮮明論點就是呈現了作為"意識"(consciousness) 的地方,"意識"強調的是人的思想情感與空間的結合,代表著理性與情感、知識與道德的交叉地帶。在關中士人參與公共事物的諸種努力中——無論是修族譜、編纂地方志,促進關學的形成,還是努力為地方與中央政府尋找合作互惠的切合點——無不顯示了眷眷鄉情與理性思考的結合,以及地方歷史知識的記錄與道德倫理的融合。
關中的鄉土社會見證了一代"關西陋儒"參與地方公共事務的努力。革命後的中國鄉村已無法延續傳統的士紳共同體的精英治理模式。我們只能在書中一瞥那遠去的賢人的背影。二十一世紀的中國已經意識到某些社會力量的缺失所造成的社會代價,並有意恢復"鄉紳社會"/"鄉賢社會"的傳統。是否可能恢復這一傳統,或者要怎樣才能恢復,"鄉賢回鄉的上虞現象"是否可以普及,我們不得而知。但是,也許今天的中國社會可以拋卻形式的考慮,嘗試以變體的方式實踐如"關西陋儒"一般的非官方士人在地方社會的公共精神。

作者簡介

王昌偉(Chang Woei Ong),新加坡國立大學榮譽學士、碩士,哈佛大學博士。目前任教於新加坡國立大學中文系。其主要研究領域為中國思想史、地方史。曾獲得新加坡國立大學文學院傑出教師獎。中國思想史方面的研究專著包括《中國歷史上的關中士人:907-1911》 (2008)以及《李夢陽、明代南北差異和士人學術》(2016)。兩書皆由美國哈佛大學亞洲研究中心出版。

目錄

引 論 .................................................................................. 1
第一章 五代至北宋時期:“新的起點” ............................ 18
關中與唐宋轉型期的士人 .................................................. 19
士人與國家關係的演變 ...................................................... 30
張載學派的獨特視野 .......................................................... 39
第二章 金元時期:“黑暗時代” ....................................... 62
異族統治與士人階層 .......................................................... 63
《中州集》詩人群,1175—1215 ......................................... 74
一個多元的世紀,1200—1300 ........................................... 80
道學的興衰,1250—1368 .................................................. 93
第三章 明清時期:“文藝復興” ..................................... 107
危機與機遇 ....................................................................... 109
一個“非官方”士人群的形成,1450—1500 .................. 122
張載遺產的多重運用,1500—1600 ................................. 128
馮從吾與關學的形成,1596—1627 ................................. 135
體用不二,1644—1911 .................................................... 144
結 論 .............................................................................. 163
參考書目 ........................................................................... 171
索 引 .............................................................................. 190
· · · · · ·

叢書信息

海外中國思想史研究前沿譯叢 (共4冊), 這套叢書還有 《義旨之爭》,《北轍》,《晚明地方社會中的禮法與騷動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