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歷代名家書法名帖-趙佶

中國歷代名家書法名帖-趙佶

《中國歷代名家書法名帖-趙佶》是2017年江西美術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許裕長。

這本書法名帖選擇中國歷代書法名家趙佶,精選書法家的代表作品,製作精良適合臨摹。

基本介紹

  • 中文名:中國歷代名家書法名帖---趙佶
  • 作者:許裕長
  • 出版社:江西美術出版社
  • ISBN:9787548048763
內容簡介,作者簡介,

內容簡介

古代書法藝術源遠流長,可以說從先祖結繩記事起,便有了文字的象形意義,也有著書法審美的萌芽。甲骨文是迄今能夠發現的最早的書法形式與藝術,其後產生金文、石刻文、磚瓦文、帛文等,從比較質樸的象形文字,逐步發展出大篆、小篆、隸書、章草、楷書、行書、小草、大草等書法造型藝術。在歷史的演變中,書法藝術的發展也有著鮮明的時代烙印。
由於中國文字的象形意義,書法也成為我國獨有的造型藝術,歷來為社會上層建築及文人士子重視。從漢魏時期,眾多士大夫階層為書法藝術的發展做出傑出的貢獻,奠定了書法藝術的理論與創作基礎。如東漢梁鵠、崔瑗、蔡邕、杜度等,魏晉時期的鐘繇、索靖、王羲之、王獻之、王珣、皇象、陸機、衛瓘、衛恆、衛夫人、謝安、張芝等,隋唐時期智永和尚、薛稷、虞世南、褚遂良、柳公權、歐陽詢、顏真卿、李世民、鐘紹京、國仝、歐陽通、裴休、徐浩、李邕、張旭、懷素、高閒、李賀等,兩宋時期的楊凝式、蘇軾、米芾、蔡襄、蔡京、趙佶、黃庭堅、薛紹彭、釋夢英、趙構、陸游、張即之、趙孟堅等,元代趙孟頫、吳鎮、倪瓚、鮮于樞、康里巎巎、鄧文原、耶律楚材等,明清時期的宋克、宋璲、宋廣、李東陽、吳寬、張弼、沈周、文徵明、唐寅、祝允明、王寵、張瑞圖、徐渭、沈度、徐霖、解縉、邢侗、米萬鐘、董其昌、黃道周、倪元璐、王鐸、趙宦光、石濤、朱耷、傅山、鄧石如、金農、鄭板橋、黃易、粱同書、丁敬、吳大澂、吳熙載、何紹基、楊沂孫、吳昌碩、趙之謙等,近代齊白石、林散之、李叔同、于右任、沈伊默、黃賓虹、溥儒等。可以說在中華數千年的文明進程中,文字作為文明傳承的載體,書法藝術在文人士大夫及民眾的心中,具有舉足輕重的地位。

作者簡介

趙佶(1082—1135),宋神宗第十一子、宋哲宗之弟,宋朝第八位皇帝。“做個才人真絕代,可憐薄命做君王”,這句感嘆南唐後主李煜的詩句,用到宋徽宗趙佶身上也同樣貼切。其在位期間,重用蔡京、高俅、王黼、童貫等一幫奸臣,橫徵暴斂,荒淫無度,民怨沸騰。靖康元年(1126年),北宋被金國滅亡,徽宗趙佶也和其子欽宗趙桓被金人擄走,受盡磨難,鬱鬱而終。
趙佶在政治上乏善可陳,然而他對中國傳統書畫藝術的發展,具有重大的貢獻,他在位的時期,宋代書畫藝術達到巔峰。趙佶天資聰穎,驚才絕艷,自身的書畫藝術修養極高。
他創立的“瘦金體”以其獨特的美感為世人效仿,為後人追慕。趙佶起初學黃庭堅,取其中宮收緊、四面開張的輻射狀結構,後又學褚遂良和薛稷、薛曜兄弟,吸收其瘦硬瀟灑的筆畫,並雜糅各家,將腴潤挺拔的特點巧妙地植入筆畫之中,橫畫豎畫收筆頓點回鋒,撇畫如刀,捺畫如蘭,轉折處如斬釘截鐵,既有“天骨遒美,逸趣藹然”的書法共性,又有“屈鐵斷金,骨致瀟散”的強烈個性,最終創造出別具一格的“瘦金體”,其意思是美其書為金,取富貴義,也以挺勁自詡。趙佶的草書也十分了得,在學習張旭、懷素狂草的基礎上,又以若絲綢飛舞般的線條、收放自如的結構布局營造出如美人簪花、長袖廣舒的草書意境,卓然一家,後世鮮有能夠匹敵者。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