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榕屬無花果亞屬(Ficus subg. Ficus)的分類學研究》是依託華東師範大學,由李宏慶擔任項目負責人的面上項目。
基本介紹
- 中文名:中國榕屬無花果亞屬(Ficus subg. Ficus)的分類學研究
- 項目類別:面上項目
- 項目負責人:李宏慶
- 依託單位:華東師範大學
項目摘要,結題摘要,
項目摘要
榕屬無花果亞屬(Ficus subg. Ficus, Berg 2003)是我國榕屬植物中物種多樣性最高的亞屬,集中分布在喜馬拉雅-中國-馬來西亞區域,它們與其傳粉者構成了獨特的互惠共生關係。然而由於種類多、分布廣、形態變異大、雌花期及雄花期榕果標本採集及記錄不全,加上榕-蜂協同進化壓力下形成的趨同進化性狀與榕樹本身的系統發育性狀相混雜,給該亞屬的分類學和系統學研究造成了極大困難,分類修訂工作進展緩慢,不少種類的分類學問題沒有得到解決,一些種類的處理值得商榷,亞屬和組下類群間的關係模糊不清。本項目擬主要針對國產無花果亞屬開展形態學、微形態解剖學、分子系統學研究,篩選系統發育性狀,探討亞屬下類群間的親緣關係、確定有爭議種類的身份、理清複合群內種間界限,解決國產無花果亞屬分類上存在的諸多遺留問題,為世界榕屬植物的修訂積累新資料。本項目為首次套用多學科手段進行中國榕屬的分類修訂工作。
結題摘要
本項目主要進行了中國無花果亞屬矮小天仙果複合群、粗葉榕複合群相關種類的比較形態解剖學、分子系統學研究。觀察記錄了生境及物候特點、葉片橫切面、種子形態和表面紋飾、隱頭花序內雌花、雄花及癭花的形態特點及分布、數量,表皮毛被及鐘乳體構造等特徵的變異規律和變異幅度,並繪製了51幅形態解剖圖版。套用DNA片段聯合進行系統發育分析及SSR聚類分析,結合形態學證據,闡明了無花果亞屬並非單系,其中Ficus亞組與Frutescentiae亞組關係較遠;明確了Frutescentiae亞組是一個獲得高度支持的單系群,其中的矮小天仙果複合群包含約17個分類群,其中5個物種身份已得到確認,而其餘分類群的身份尚未徹底解決;明確了黃毛榕,粗葉榕、金毛榕和極簡榕為同一物種,並對其進行了分類修訂。這些成果為中國榕屬植物的全面修訂奠定了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