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柴胡屬的系統學研究

中國柴胡屬的系統學研究

《中國柴胡屬的系統學研究》是依託四川大學,由何興金擔任項目負責人的面上項目。

基本介紹

  • 中文名:中國柴胡屬的系統學研究
  • 項目類別:面上項目
  • 項目負責人:何興金
  • 依託單位:四川大學
項目摘要,結題摘要,

項目摘要

柴胡屬Bupleurum L.是傘形科的重要類群,我國有42種(17變種),西南橫斷山區是柴胡屬在世界上的兩個分布中心之一,同時也是該屬的多樣化中心,且我國分布著柴胡屬7個染色體基數中的6個類型分類群。本項目在已有的形態學、比較解剖學、花粉形態學、細胞分類學和分子系統學研究基礎上,將細胞學中的染色體計數研究與分子系統學研究相結合;選擇核糖體rDNA ITS區和葉綠體上進化速率較快的4個基因片段為分子標記,開展中國柴胡屬的系統分類與系統發育研究。綜合分子系統學、細胞分類學(尤其染色體計數資料)和地史資料,進行聯合分支分析,構建柴胡屬的系統發育樹,探討柴胡屬的屬下分類系統、屬下各分類群間的親緣關係、種的界限,並探討柴胡屬的進化機制、地理分布格局成因及擴散等。本項目為進一步完善傘形科植物的系統發育與進化研究也將提供重要的科學依據。

結題摘要

在本項目執行期間,共對分布於我國的柴胡屬植物進行了17次野外考察,收集到中國柴胡屬植物44個種,279個居群的標本和實驗材料。本課題組共對中國柴胡屬植物37種95個居群的細胞分類學和細胞地理學進行了研究,綜合本課題組之前所做的標本及野外觀察、果實形態和微形態、葉表皮形態及微形態、以及本項目所進行的細胞學和分子系統學等研究結果,對中國柴胡屬的屬下分類系統及分類問題進行修訂。選擇葉綠體trnL-trnF, rps16, rpl32-trnL,trnH-psbA和matK,以及核糖體rDNA ITS區的DNA序列為分子標記,開展了國產柴胡屬的系統發育與分子進化研究,構建了柴胡屬的系統發育樹。綜合分子系統學和細胞學研究所得數據,探討了柴胡屬的系統位置、屬下各分類群間的親緣關係、屬下系統分類等問題。本課題組還利用譜系地理學的研究方法,探討柴胡屬內幾個特殊分布物種,如大葉柴胡、黑柴胡等的進化機制、擴散及遷移路線等。相關論文已經發表在SCI期刊上。本課題組還對該屬相關類群如獨活屬、當歸屬、茴芹屬等進行了微形態、解剖學、細胞分類學和分子系統學研究,部分結果已經發表在SCI期刊上。註明以本項目資助發表的論文38篇,其中SCI論文15篇,國核心心期刊23篇。培養畢業博士9人,培養畢業碩士11人。完成或超額完成了原申請書研究目標和研究內容。
check!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